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郭新绵 《养生月刊》2004,25(5):394-396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医药卫生养生保健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孔。  相似文献   

3.
刘俊杰 《气功》2011,(5):464-465
老年养生各有道,保健妙方自己找; 及时就医最重要,合理饮食好食疗; 积极运动体质好,乐观心态不可少; 医疗保健结合好,保你健康奏奇效。 这就是我通过多年实践,悟出的养生之道。对老年人来说,治疗和保健同样重要。有了科学的养生,才能有好的疗效。这里,我愿把多年积累的一些保健养生体会,和广大老年朋友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4.
《养生大世界》2008,(3):7-8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92岁的韩国儒学家郑瑽第一次来到他的“心之故乡”——曲阜,完成了他人生中最神圣的一次朝拜。这个热爱孔子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人间孔子”,他说:“孔子是一个十分可爱的有人情味的人!”  相似文献   

5.
谈及老年养生,"心态"一词值得细说. 心态,按"词典"里的解释,似为心情、心绪、心境之意.指人在每时每刻的情感状态而言. 心态,因其具有极其细微、瞬息万变,以及难以捉摸等待性,所以,很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朱国庆 《气功》2009,(6):553-555
老年保健非常重要,尤其是“三双”保健更为重要。何谓“三双”?双眼、双耳、双下肢也。眼要观物,耳要听声,下肢要行动.此三者均是人生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老年人如何做到耳聪目明.行动灵便呢?适当的按摩、运动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如何按摩、运动呢?根据有关知识结合本人肤浅的体会,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老年保健非常重要,尤其是"三双"保健更为重要.何谓"三双"?双眼、双耳、双下肢也.眼要观物,耳要听声,下肢要行动,此三者均是人生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老年人如何做到耳聪目明,行动灵便呢?适当的按摩、运动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如何按摩、运动呢?根据有关知识结合本人肤浅的体会,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今年95岁的美学家王朝闻,仍然保持着一份好心情,并且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年轻时他曾用易名的方式向自己提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知要求。1979年,在他70寿辰时,请著名篆刻家曹辛之先生为他刻了一方图章,为“夕不甘死”,他的要求更高了:闻道未详,夕不甘死;壮志未酬,夕不甘死。如今24年过去了,先生仍然“要尽残生为党为人民干点事,不吃老本,不做有两只手却吃闲饭的人”。现在他每天清晨4点钟左右就开始写作,“完成了功课才去锻炼和吃早饭”。王老说,晚年他有两件事,就是勤奋地读书和写作。他不仅自己辛勤劳作,而且指导着年轻的研究人员和…  相似文献   

9.
“不息则久”,是孔子总结出来的养身之道。意思是只要生命的内在运动和外在运动不停息,生命就能持久。多年来,我一直信奉孔子的这句名言,身体力行,坚持不懈,虽年近花甲,身体却很健康。 回忆我的实践经验,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读书写作不停息。笔者从小就和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离失的情结。记  相似文献   

10.
边齐 《养生大世界》2003,(10):11-12
湖南省石门县116岁的老红军向多本,成为全国幸存老红军长寿之最。他生于1888年,出身贫寒,从小就过着乞讨的生活,16岁起给财主家当挑夫,每天挑着百斤的担子走三四十里山路,直到40多岁,仍是家无片瓦,孤单一人。 1935年8月,恰逢贺龙、王震率领的红军进驻石门,休整扩兵,他便争着要参加红军。当时有位“胡子”首长,看他年纪挺大,  相似文献   

11.
《孔子家语》载:"孔子有疾,哀公使医就之,医曰:‘子居处饮何如?’"孔子曰:‘丘春居葛,夏居密阳,秋不风,冬不炀。饮食不适,饮酒不勤。’医曰:‘是良药也。’"可见,生活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体质的强弱,鲁哀公的御医把研究生活方式喻为"良药",也不为过。明代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明确指出:"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则麻黄桂枝理中四逆之剂不必服矣;节劳逸,以保其  相似文献   

12.
侯海涛 《养生月刊》2007,28(5):406-407
美国纽约某老年保健研究中心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这个机构抽查了4万份各医院的55岁以上的老人的医疗档案资料,发现有52%左右的老人实际上并没有病,他们去医院看“病”完全是情绪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最怕动怒,又最易动怒,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愈是常识,就愈不容易为人所重视,除非受到提示或刺激,一般人是不会想到违反常识的后果的。  相似文献   

14.
冬意渐浓,天寒欲雪。从屋外带进的阵阵凉意在老人和暖的笑容中慢慢消融着。84岁高龄,牙齿依然整齐白亮、腰背挺直,岁月仿佛不曾刻意眷顾过,一任老人健康愉悦地演述着晚年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步入桑榆晚年,养生保健成为离退休老年人的头等大事,我在从医20余年的工作中,发现老年人在养生保健中存在很多误区,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于“病从口入”的问题,普遍比较重视。但是,对“病从心生”的现象,却往往有所忽视。这里所说的“心”,主要是指心理、情绪。尽管各种报刊及健康科普文章登载了大量的有关“调节心理机制、培养良好情绪、保持积极心态”等内容的文章,但是,大多数的人们仍然对这个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中庸》中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现代语言表述为:情感要“中节”、“中和”,即宜适度,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宜于主客观一致,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严格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梗和中风等,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长寿格外重要。专家提出的健康处方“三个三”,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水”。“三个半分钟”是: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在临床上,发现脑血栓、脑溢血、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许多病人的心脏跳动一天都很平稳,惟独夜里有几次大的波动,且大多数在病人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19.
隆光 《养生大世界》2003,(11):19-19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水光潋滟的湖畔或葱郁的松林中,总能看到一位步伐稳健,精神矍铄,身背长笛的老者。时而在放歌的人群中领唱,时而在悠扬的乐曲中起舞,时而在秀美的湖畔奏起长笛。 如果不是她那一头稀疏的华发,仅仅从她那敏捷的动作和眉宇间焕发出的异样的神采中,任谁也不会相信她是一位做过3次手术,切除了体内3个器官的癌症患者,且已年逾70高龄。  相似文献   

20.
王家喻 《养生月刊》2006,27(11):984-985
人到了老年,因组织器官退化,生理功能减弱,故在养生保健方面,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方可益寿延年,安度晚年。一、慎食老年人脾胃虚弱,消化力不强,但总想多吃一点,多喝一点,以饱口福。可是食多则胃饱满,易生积滞,积久化热,则会耗津伤阴。老人阴本不足,更需要脾胃运化水谷之阴来滋养。如再因多食伤阴,更能诱发病患。医院里常见到老年人因饱餐一顿美味佳肴而引发急性胰腺炎或心肌梗塞以致猝死的病例。俗话说:“爽口物多必作疾,忍口慎食可免灾”。这句话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也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食品丰盛,老年人必须持谨慎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