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胆管梗阻、恢复胆汁引流,已成为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对少数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乳头插管不成功或虽然ERCP乳头插管成功但选择性胆管插管不成功的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ephy,PTC)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这部分患者的胆道微创治疗成为了可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对ERCP乳头插管失败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与ERCP对接技术,使13例治疗成功,现将对接操作及配合技术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6年至2010年在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14例因乳头插管不成功采用了PTC与ERCP对接技术,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82岁,平均65岁.患者均有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均经CT、MRCP等明确诊断,因肿瘤晚期或身体情况而不能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PTCD与ERCP对接术--微创胆道治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十二指肠镜的发展及其相关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进步,使胆道微创治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插管不成功.从而使以ERCP插管成功为基础的胆道微创治疗无法进行。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常规ERCP插管失败的病例尝试先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导入导丝.并使导丝经总胆管自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腔内.再在十二指肠镜下将导丝拉出.在体外实现造影导管和导丝的对接.并将造影导管沿导丝推入总胆管.或在十二指肠镜下用造影导管与导丝直接对接.并沿导丝插入胆管.即PTCD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采用这一技术可以使造影导管进入绝大多数ERCP插管失败病例的胆管.使这一部分患者胆道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RCP插管困难患者择期行二次ERCP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12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常规插管失败后先行乳头预切开,然后再尝试插管,超过1h仍未能成功插管者择期行二次ERCP诊疗,统计首次ERCP和总体ERCP(首次ERCP+二次ERCP)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ERCP插管成功率为67.0%(142/212),总体ERCP插管成功率为90.6%(192/212),总体ERCP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首次ERCP(χ2=35.263,P〈0.05)。首次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8.96%(19/212),总体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10.38%(22/212),其中二次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4.29%(3/70),总体ERCP以及二次ERCP并发症发生率与首次ERC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插管困难行乳头预切开后仍不能完成插管者,择期行二次ERC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针状刀实施十二指肠乳头开窗术,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接受ERCP治疗的患者中,当常规插管方法和(或)其他预切开技术无法进入胆管时,采用针状刀在主乳头背部选点进行电灼造口,完成胆管深插管及后续治疗.观察本方法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08例患者接受开窗术,其中97例(91.2%)成功插至胆管;11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虽经开窗仍无法进入胆管,其中远端恶性梗阻失败率(25.8%,8/31),明显高于近端梗阻(5.3%,3/57),(P=0.014,χ^2=5.983).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5例(4.6%),其中插管失败组(18.2%,2/11)明显高于成功组(3.1%,3/97)(P=0.006,χ^2=7.418);另有肠道穿孔1例、胆管炎4例,均经保守治疗控制.结论 在困难胆管插管的ERCP病例中,应用针状刀行乳头开窗术可以有效提高ERCP诊治的成功率,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该方法是较为安全的;但远端胆管恶性梗阻行乳头开窗术的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ERCP检查术患者23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ERCP)是近年来一种先进的检查和治疗方法.McCune(1968)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乳头插管.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对胆胰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1月~2002年9月,我院共对230例患者进行ERCP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导丝技术在ERCP操作中的应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丝技术在ERCP操作中的应用技巧.方法:随机选取需要进行ERCP手术操作的不同病因的126例患者,对乳头部插入困难者采用导丝引导插管;运用直接插入法、借助导管法、借助切开刀法、借助球囊法、导丝头端塑形法进行胆管的选择性插管;调整导丝的位置和角度使其通过胆管的狭窄段;采用“对吻法”对已行T管插管或PTC术的患者进行插管.结果:使用ERCP导丝新技术,胰腺炎的发生率为3.96%(5/126),而使用常规的ERCP技术发生率为8.0%(16/150),胰腺炎并发症明显下降(t=1.94,P<0.05).使用导丝新技术对不同疾病的126例完成的造影成功率为96.0%,治疗成功率为91.3%,而使用常规的ERCP技术150例造影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0%(129/150)、79.3%(119/150),提示造影成功率和治疗成功率均有明显提高(t=2.28,P<0.01;t=2.79,P<0.01).巧妙地运用导丝技术可以起到提高乳头部插管成功率、导管超选进入目标胆管、通过胰胆管狭窄或梗阻部位等作用,还可以采用对吻法导丝技术使难度较大的ERCP操作得以完成.结论:有意识地、巧妙地运用导丝技术可以提高ERCP操作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ERCP诊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毕Ⅰ式或毕Ⅱ式)胆总管梗阻患者行ERCP术,术中使用乳头预切开、导丝引导插管、网篮取石等方法,以及及时改变患者体位加以配合。结果1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均成功实施ERCP术,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3例,胆管支架内引流7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我院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ERCP诊疗术成功率高,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过留置临时性胰管支架选择性胆管插管对提高胆管插管困难者的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胆管插管为目的时,因为十二指肠乳头偏位、柔软易移动、胆总管下端过度弯曲、乳头狭窄、憩室旁乳头等存在一些胆管插管困难病例,导丝反复进入胰管,且双导丝技术2~3次后导丝仍不能进入胆管者,我们采用在胰管内临时留置胰管支架,再试行胆管插管造影或预切开.结果 43例留置胰管支架者,42例胆管插管造影成功,1例失败,1例轻症胰腺炎发生结论.结论 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采用临时胰管支架能提高成功率,可能降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由于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的优点,已在胆胰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的胆管复发结石的治疗方面已经成为了首选.但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大量研究显示局部解剖因素,尤其是十二指肠周围憩室、乳头嵌顿结石和乳头狭窄是影响ERCP操作成功的主要解剖因素.同时医护患三者间的配合也是影响ERCP操作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对ERCP操作失败的原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01例(憩室内乳头37例,非憩室内乳头64例)和胆总管结石患者174例。所有患者在ERCP下插管、取石治疗。结果 憩室组和非憩室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5.1%和98.4%,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1.1%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憩室组与非憩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内乳头组插管成功率为86.5%,取石成功率为81.1%,均显著低于非憩室内乳头组的100.0%和96.9%(P<0.05);术后,憩室内乳头组与非憩室内乳头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和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会对ERCP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憩室内乳头会增加插管难度,降低取石成功率,需要医生提高手术技巧,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与操作有关的危险因素(胰管显影、插管困难、乳头括约肌切开)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对4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16例插管困难、48例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淀粉酶动态变化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插管困难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与诊断性ERC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容易的患者行EST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与诊断性ERCP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胰管显影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胰管显影的患者(P〈0.05)。结论 胰管显影、插管困难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而乳头括约肌切开不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穿孔是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1%,但病死率却高达16%~18%。ERCP术后穿孔的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理对预后的影响极大。现将我科近年遇到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例1女,60岁,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中见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巨大憩室,反复插管未成功,行针状刀预切开,造影成功后用拉式刀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用取石网篮顺利取石。术后患者出现腹痛,误认为术后胰腺炎,给予生长抑素及抑酸抗炎补液治疗。术后12h患者腹胀明显,腹平片见后腹膜气体影,考虑十二指肠穿孔,留置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其对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病人380例,了解老年人PAD与胆管疾病的关系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PAD患者105例,在老年人中发生率27.63%。本组ERCP插管造影成功率95.23%,并发胆管结石者72例,胆管下段良性狭窄15例;胆胰管及壶腹部肿瘤10例;慢性胰腺炎2例,胆总管乳头瘤1例,均进行了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4例出血,1例轻型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均经内科治疗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 ERCP治疗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年龄、憩室本身不是ERCP的禁忌证,所有治疗性ERCP的方法均适合高龄患者,疗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RCP在诊治胆管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ERCP检查时发现的6例胆管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52~83岁,平均72.8岁.患者均表现为复发性胆管炎或黄疸,其中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疼痛5例,腹痛伴有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寒战、高热3例.2例曾行部分肝叶切除术.5例在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肿大的乳头开口类似鱼嘴样改变;1例见乳头占位性病变;乳头内均可见透明胶冻状粘液流出.造影下6例均表现为胆总管扩张,合并肝外胆管扩张3例,合并右肝内胆管扩张、主胰管扩张各1例.扩张的胆管内可见不规则、絮状飘浮的充盈缺损影,取石球囊清理胆道时常可见充盈缺损形状改变.5例多次行ERCP术,于内镜下置入内支架或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已存活10~30个月.1例83岁患者球囊、网篮清理胆道、ENBD 10 d后死于胆管炎.结论 ERCP在胆管乳头状瘤诊断中具有典型的内镜学及影像学特征;对于术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引发AP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方法,对54例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结果 54例患者中,3例(5.6%)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1例为诊断性ERCP,2例为诊疗性ERCP,ERCP术后胰腺炎均为轻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插管、多次胰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导丝引导插管、术中腹痛、全胰管显影、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等.其中,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以及术中腹痛为高危因素.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有效避免或减少这些高危因素的发生可预防PEP.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时的操作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ERCP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时的操作成功率。方法在常规插管方法失败时,采用超细导丝配合尖头导管插管技术、乳头预切开技术、导丝胰管占据技术、经皮经肝与ERCP对接技术等,来提高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率。结果5年间内镜下行乳头插管5743例,插管成功5664例(98.6%);其中发生乳头插管困难396例,分别采用以下技术:超细导管插管20例,胰管占据67例,预切开294例,对接法15例,共成功317例,成功率80.0%。结论根据乳头形态特点,合理运用各类特殊插管技术,注重操作配合技巧,可有效提高乳头插管困难者的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RCP在左右肝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左右肝管结石患者(n=48),根据病情特点,在ERCP术中依次采用取石网篮直接取石法、带导丝取石网篮取石法、胆道取石球囊取石法、胆道取石球囊吸引法进行左右肝管取石术.结果:左右肝管结石48例的ERCP取石成功42例,成功率为87.5%.其中取石网篮直接取石48例,成功19例;带导丝取石网篮取石29例,成功11例;胆道取石球囊取石18例,成功6例;胆道取石球囊负压吸引取石12例,成功6例.结论:ERCP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左右肝管结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使用双腔前视胃镜对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胆胰疾病患者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使用双腔前视胃镜进行ERCP治疗的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率为82.6%(38/46),8例失败,其中6例因双腔前视胃镜无法进入输入袢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而失败,2例因乳头插管困难而失败。38例插管成功者中,3l例胆管结石者均成功取出结石,4例胆总管下端恶性梗阻者均成功置入胆管金属支架,3例十二指肠乳头良性狭窄者经气囊扩张后均成功置入鼻胆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和术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双腔前视胃镜对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胆胰疾病患者进行ERCP治疗,插管成功率较高,可顺利完成后续ERCP相关治疗,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在ERCP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肝胆胰外科共完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930例,其中选择性插管困难者采用常规方法不能完成而采用乳头预切开术108例,占11.6%.纳入标准为常规插管失败或反复进入胰管4次判定为选择性插管困难,术中改行乳头预切开术,根据病情完成ERCP检查和内镜下治疗.观察终点为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与同期常规ERCP插管病例资料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组乳头预切开术108例,ERCP成功103例,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6.5%,无十二指肠穿孔及死亡病例.同期822例常规ERCP诊治成功率97.7%,术后并发症63例,发生率7.7%.乳头预切开与常规选择性胆管插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x2=0.141,P=0.707)及成功率(x2=2.041,P=0.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头预切开术与常规ERCP相比不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提高困难ERCP的成功率,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