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月  于世家 《中医药学刊》2008,26(3):479-480
介绍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于世家教授在糖尿病腹泻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依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于世家教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病人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于世家教授在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早期DN的治疗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经验,现从其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认识,依证施治,遣方用药,随证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强调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导师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王森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7-407
于世家认为糖尿病腹泻由脾肾阳虚引起,治疗上温肾健脾、化湿止泻,达到标本兼治。重点介绍了对糖尿病腹泻的认识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晶晶  于世家 《新中医》2008,40(3):12-14
于世家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5年,对治疗内分泌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有独特的见解.现将于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硬化症多以皮损为首发症状,但累及多系统,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吴生元教授在探索系统性硬化症(皮痹)的治疗中发现血虚感寒、寒凝血瘀、脉络不通为其核心病因病机,治当温经通络、活血化瘀,需早期干预,积极治疗。临证依病情进展分期论治,抓主症、观次症、顾皮损、防进展,使寒邪得散、痰瘀得消、血虚得养,脉络得充,皮痹得以控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肾阳虚型、心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等,介绍于世家教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研究20余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从其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依证施治、应用中药要掌握最佳时机、西药治疗贯穿始终、个体化原则、合理及时应用激素、慎用富碘中药及加碘盐等几方面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属中医"消渴"、"中风"的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本病是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劳逸失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补脾固肾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8周(4周为一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Q)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对病情均有改善的作用,治疗组对蛋白尿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脾固肾方具有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全血粘度的作用,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以及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靖中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杨梅  刘伟  董振华 《北京中医药》2024,43(3):286-288
董振华教授认为系统性硬化症属本虚标实之病,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腠理疏松、营卫不和为本;寒湿外侵导致的经络痹阻、寒凝血瘀、寒郁化热、湿热蕴毒为标.因其症状多样,病因病机复杂,治疗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遣方用药,以温补脾肾、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治其本,散寒通络、活血化瘀、清利湿热、凉血解毒治其标.  相似文献   

15.
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松岩  于世家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89-2190
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强调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导师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赵进喜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慧 《中医杂志》2011,52(4):344-345
赵进喜教授长期从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糖尿病肾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随师临证学习,获益匪浅。现择要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赵老师受《黄帝内经》"壮火食气"说启发,提出了糖尿病"内热伤阴耗气"的基本病机,认为内热不仅指燥热,更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在糖尿病后期发病率高,治疗多以对症为主.  相似文献   

18.
周仲瑛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丽红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3,44(12):900-901
<正>糖尿病因其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分上、中、下三消,分肺、胃、肾重点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常选用消渴方、玉女煎及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然而,导师周仲瑛教授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现总结如下。l从“三热”论治糖尿病糖尿病虽以三多为主症,但周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发现三多症状或同时存在,或又伴见其它症状;有些患者又无明显三多症状。传统归纳的阴虚燥热不能全面反映病机。周老师根据糖尿病患者常多出现的症状,如咽燥、口干、欲饮,口苦、口中粘腻,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19.
杨友鹤,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带徒老师之一,从事中医工作70余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胃肠病、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潜心于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多年。研制有糖尿病治疗系列药物“抗糖胶囊”,“抗糖口服液”等,疗效满意。1博古通今阐发病因病机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糖尿病属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吕靖中主任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糖尿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吕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病经验,介绍如下:l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①重视脾胃是根本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之范畴,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颇多,曾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