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例,阻滞组给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行关节松动术,隔日1次,连续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CASCS和VAS评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半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ASCS评分明显增高,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CASCS、VAS评分、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明显优于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棱针放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合肥市某康复中心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组采用三棱针放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1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2采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并比较3组的颈椎疼痛缓解程度、关节活动度、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结果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2为80.0%,治疗组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3组治疗前颈椎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3组治疗前CAS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CAS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棱针放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的作用均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和颈椎牵引疗法,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关节松动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实施颈椎牵引和常规按摩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法关节松动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正常例数和中度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手法关节松动能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肌电图,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松动术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临床积分、肌肉电信号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颈部后缩、伸展、旋转及侧屈等练习外,同时进行神经松动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积分变化及疗效,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颈前屈持续时间和颈后伸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颈前屈持续时间、颈后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神经松动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温针灸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有42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温针灸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给其使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PRI(疼痛分级指数)的评分、VAS(疼痛目测类比指数)的评分和PPI(现有疼痛强度)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PRI的评分、VAS的评分和PP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治疗组患者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体相同,但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显愈率(显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用温针灸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改善其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邱晓亮 《海南医学》2013,24(8):1202-1203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麻木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松动术治疗20min,对照组采用低频治疗仪治疗20min,两组疗程均为5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结论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比较其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各对应时间点上的VAS评分、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2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中的症状、工作生活能力及总分三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征、手的功能两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及总分五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推拿组则给予推拿联合牵引颈部肌群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推拿组为87.5%,经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推拿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加速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离子导入和中频脉冲电治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6.99%,显效率24.73%,好转率17.20%,无效率1.08%,总有效率98.92%。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显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本疗法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障碍以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接诊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AS)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4%(27/35)(χ~2=4.2000,P=0.0404);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76±1.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2±1.72)分(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5例肩袖部分损伤合并肩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人。A组为冲击波组患者,予体外冲击波以及常规理疗(干扰电、短波等)和运动指导,B组为关节松动术组,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及常规理疗和运动指导,C组为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予冲击波治疗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及常规理疗和运动指导。分别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肩关节评分均增加,各组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80±1.08)明显低于冲击波组(3.08±1.44)和关节松动术组(2.96±1.57),且UCLA肩关节评分(27.44±1.96)也明显高于冲击波组(24.76±2.24),关节松动术组(22.92±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冲击波组与关节松动术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部分损伤相比单纯冲击波或关节松动术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7.14%(27/3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疼痛症状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颈椎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伴上肢部疼痛麻木症状,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止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7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研究组37例才采用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术;常规组37例采用常规牵引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各项临床指标可看出,研究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对照组(64.8%,P<0.05),有显著性特征。结论:研究表明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止麻效果明显,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好,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络推拿结合电针治疗,两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仰卧位定点牵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1组为治疗组,采用定点牵伸法治疗,另2组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和常规推拿治疗。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疗效,组内比较,P <0.05,其中定点牵伸法临床疗效优于颈椎牵引和常规推拿,组间比较,P <0.05。结论定点牵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远期疗效的干预作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颈椎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牵引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干预效果理想,能明显降低颈椎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针刀疗法的操作常规。对颈型颈椎病的病变部位进行剥离松解等治疗,同时配合关节松动术,对颈部进行牵拉、按压、旋转、等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84.62%;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本法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波牵引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颈椎脉冲微波加间歇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每日一次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3.6U肌肉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采用CASCS及SF-MPQ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CASCS及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SCS及SF—MPQ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后2组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SCS及SF-MPQ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常规微波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症状体征,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