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背景:有文献报道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如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可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和/或成熟神经细胞,但诱导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剂量却各不相同。目的:联合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以确定最佳诱导剂组合及最佳浓度。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7-05/2008-09在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细胞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新鲜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组合的诱导因子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佳诱导因子组合:①10ug/L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②10ug/L NGF+10u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③10ug/L bFGF+10ug/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④10ug/L bFGF+10ug/L EGF。同时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FGF和EGF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仕诱导浓度:①5ug/L bFGF+5ug/L EGF组。②10ug/L bFGF和10ug/LEGF组。③20ug/L bFGF和20ug/L EGF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荧光照微镜下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各诱导剂组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特征。②免疫荧光检测10ug/L bFGF和10ug/L EGF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③流式细胞仪检测10ug/L bFGF和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和第15天的细胞nesfin表达情况。结果:①分离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呈散在的圆形生长。②至诱导第7天,分化细胞出现突触样结构和生长端样结构,并可见多个细胞之间形成网络,符合神经干细胞样形态特征。③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情况不同,含NGF实验组细胞长势相对最差,含bFGF和EGF实验组的细胞长势最旺盛,胞体较大而圆,细胞突起也粗大,呈三角形或锥形,突触样结构和生长端样结构明显可见,为最佳诱导因子组合。④10ug/LbFGF+10p-g,LEGF组的细胞密度适中,伸出突起明显,神经细胞形态最特异,培养周期最短,为最适实验浓度。⑤细胞免疫荧光检测10ug/L bFGF+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细胞nestin阳性。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对照组和10ug/L bFGF+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第15天nestin阳性细胞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10ug/L bFGF和10ug/L EGF可较短时间内定向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来源仅限于胚胎,因此寻找一种新的:NSCs的来源对于神经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脐血中资源丰富。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神经细胞特有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地点与材料:研究地点为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材料为用肝素抗凝采血袋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无菌收集健康产妇足月孕娠顺产或剖宫产的婴儿脐带血50~100mL,充分混匀后,置保温盒中带回实验室。设计与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nestin,NF-M及MAP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nestin,NF-M和MAP2 mRNA的表达。结果:nestin,NF-M及MAP2 mRNA在培养前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呈阳性;同未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相比,nestin,NF-M及MAP2 mRNA在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增强。结论:在直接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着神经(干)细胞;培养后,神经元样细胞增多,nestin,NF-M及MAP2 mR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4.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定向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脐血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利用源自人脐静脉血的MN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asic,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 factor—Ⅰ,IGF—Ⅰ)的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条件,体外进行向内皮细胞的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在该体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典型梭形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vWF( )细胞率可达80%以上,电镜观察发现在胞浆中含有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VEGF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有可能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脐血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成体干细胞的一个供源。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神经于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来源仅限于胚胎,因此寻找一种新的NSCs的来源对于神经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脐血中资源丰富.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神经细胞特有标志物的表达差异.地点与材料研究地点为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材料为用肝素抗凝采血袋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无菌收集健康产妇足月孕娠顺产或剖宫产的要儿脐带血50~100 mL,充分混匀后,置保温盒中带回实验室.设计与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nestin,NF-M及MAP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nestin,NF-M和MAP2 mRNA的表达.结果nestin,NF-M及MAP2 mRNA在培养前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呈阳性;同未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相比,nestin,NF-M及MAP2mRNA在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增强.结论在直接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着神经(干)细胞;培养后,神经元样细胞增多,nesth,NF-M及MAP2 mR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通过Ficoll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加以诱导,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在VEGF、bFGF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倒置荧光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化示VWF抗体染色阳性,CD34抗体染色阴性。结论: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可作为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1~13d大鼠胚胎神经管取神经干细胞,原代体外培养中加入bFGF和EGF,观察对神经干细胞胞体发育及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EGF主要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也可以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但胞体直径与相应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bFGF可促进胞体发育及突起的生长;两种因子联合应用,生长作用优于单独应用组.结论EGF和bFGF可以促进原代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相似文献   

8.
于进  王海昌  刘源  金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4996-4997,F006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及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方法:实验选用7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只,抽取SD大鼠骨髓,进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获得较纯的MSCs。采用第4代的MSCs,以内皮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进行体外诱导,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内皮细胞特征样蛋白Ⅷ因子的表达阳性率,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特异性W-P小体。结果:诱导前MSCs多呈扁平、多突起形态,诱导后形态均发生变化,10d细胞呈扁圆形,20d后细胞之间渐呈集落状、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化检测Ⅷ因子阳性比例接近70%。透射电镜显示诱导后细胞内出现内皮细胞特异性W-P小体。结论:成体中的MS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表现内皮细胞样特征,是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理想的移植用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的目的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能力,细胞因子介导的脐血造血细胞能使细胞数有效扩增,但同时也耗竭了具有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对多细胞因子组合介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扩增后黏附分子和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在预先建立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分组培养:对照组仅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培养0,7 d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和单用细胞因子组均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并提高造血细胞上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而单用细胞因子组促进脐血造血细胞扩增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强,提高造血细胞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差.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虽可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但难以实现造血细胞的大量扩增,但在骨髓基质细胞层的支持下,多细胞因子可有效地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并优于单用细胞因子及骨髓基质细胞,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协同多细胞因子有效地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扩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黏附和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胚胎、新生以及成年3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肠道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小肠,经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用链酶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EGF和bFGF两种生长因子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EGF的阳性表达可见于胚胎、新生以及成年3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小肠,主要位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细胞和膜肌层细胞胞浆,其表达强度为阳性。bFGF在胚胎、新生与成年大鼠小肠表达的定位与EGF类似,但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表达为弱阳性或阳性。结论:EGF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小肠呈强阳性表达,表明了它对肠道的发生、表型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十分重要。与EGF相比,大鼠胚胎期、新生以及成年期bFGF低表达特征,表明bFGF参与了动物不同发育阶段肠道的发育过程,但其作用可能较EGF为弱。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联合诱导脐血CD133+细胞分化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认识脐血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体外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CD133+细胞,用含干细胞因子(SCF)、bFGF、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培养10-15天,提取培养前后细胞总RNA,利用Oligo GEArray芯片和GEArray表达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基因表达的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63个基因中,发现21个基因培养后表达比培养前显著上调,7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细胞周期、干细胞分化标志以及与干细胞相关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结论:SCF和bFGF通过一些特定基因的变化影响脐血CD133+细胞增殖分化,这一结果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理解SCF与bFGF联合作用对CD133+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有利于细胞因子诱导的CD133+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课题组已建立胎儿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造血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能否有效扩增各个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有待验证。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面抗原CD133、CD3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从脐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实验分为3组:①F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体+促血小板生成素+单个核细胞。②S组:基质细胞+单个核细胞。③SF组:基质细胞+干细胞因子+Flt3配体+促血小板生成素+单个核细胞。在第0,6,10,14天检测有核细胞总数、CD133^+、CD34^+、CD133^+CD34^+细胞数以及集落形成单位数。结果与结论:SF组有核细胞总数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均比其他两组高;除了第14天外,第6、10天两个时间点SF组中CD133^+、CD34^+、CD133^+CD34^+细胞及集落形成单位数均高于其他组;含骨髓基质细胞的S组和SF组中CD133+细胞/有核细胞、CD34+细胞/有核细胞、CD133+CD34+细胞/有核细胞的比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果说明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能有效的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其中的CD133^+、CD34^+、CD133^+CD34^+细胞,基质细胞对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原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干细胞移植为治疗心肌梗死带来新的希望,但研究结果不一致,存在争议。细胞移植能否长期持久地改善心脏功能、改善缺血心功能的机制这些问题均不明确。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功能、血管生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杂种犬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n=10)和生理盐水组(n=6),前上嵴或髂后上棘穿刺分离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心肌梗死后2h分别经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生理盐水,心肌梗死后2h及6周时分别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6周vW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毛细血管密度,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6周,超声心动图显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梗死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果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促进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端粒酶相关蛋白基因hTERT和TEP1在造血过程中对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T-PCR和TRAP法分别测定脐血干/祖细胞中hTERT、TEP1mRNA及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在新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hTERTmRNA表达阴性;CD34^ 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低,hTERTmRNA阳性;而TEP1mRNA在MNC、CD34^-细胞和CD34^ 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CD34^ 细胞体外培养7d,细胞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表达增高,之后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二者表达降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TWEP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一致,hTERT基因表达水平对端粒酶的活性起关键作用,TEP1基因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F组(SCF+FL);SFT组(SCF+FL+TPO)和SFT6组(SCF+FL+TP0+IL-6)。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SF组合仅能低水平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加入TPO后即SCF/FL/TPO组合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但SFT和SFT6两组之间差异却无明显发生(P〉0.05);SF,SFT和SFT63组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CD49d,CXCR4的表达,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F组合可协同扩增人造血细胞,但协同作用较弱;TPO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IL-6作用不显著;SCF/FL/TPO 3种因子组合不仅可促进脐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而且可上调脐血造血细胞CD49d,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脐血淋巴细胞能否在体外培养成为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性T细胞(CTL),联合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再吞噬凋亡白血病细胞并将其抗原呈递给相同脐血的T淋巴细胞,得到杀伤性T细胞。用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DC。CTL细胞的杀伤功能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结果表明:12份脐血标本均可培养出形态典型的DC,DC的表面标志CD1a 、HLA DR 、CD86 、CD83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TL可以杀伤未经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效∶靶=50∶1对AML细胞的平均杀伤率为44.76±17.42%,对ALL细胞的平均杀伤率为8.50±4.25%),对相同患者缓解期的骨髓细胞杀伤率极低。结论: 在外体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可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典型的DC;负载有白血病抗原的DC可诱导同一脐血的淋巴细胞生成白血病特异的杀伤性T细胞(CTL),所得CTL可特异性杀伤未经培养的白血病细胞而不严重伤害相同患者缓解期的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As2O3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培养上清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从而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As2O3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CML患者与5例正常人骨髓细胞MMP-2,VEGFmRNA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VEGF,MMP-2mRNA表达阳性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CML患者VEGF,MMP-2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5&#215;10^-6mol/L As2O3可明显下调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VEGF蛋白的表达(P〈0.05);As2O3对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MMP-2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并为剂量依赖性。结论CML中VEGF与MMP-2mRNA表达异常增高。As2O3下调白血病细胞VEGF,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白血病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方法 从脐血中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细胞表面抗原;以此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将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18天,在第0、7、10、14及18天检测有核细胞总数、CD34+、CDl33+细胞数、集落形成单位数和(G2+M+S)期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①从脐血中分离、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表达CD29、CD105和CD44,但不表达CD34和CD133;②外源性细胞因子及脐血源间充质下细胞均支持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扩增,但以细胞因子联合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组效果最好,在第10天上述榆测指标达到峰值,分别为第0天的(6.91±1.91)、(7.75±1.24)、(6.49±1.33)、(15.62±1.29)和(28.26±6.58)倍,且维持造血至少18天.结论 ①从脐血巾能成功分离、培养出间充质下细胞,并完成细胞表型的初步鉴定;②外源性细胞因子联合脐血源间允质干细胞可有效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细胞移植为重度肝损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肝细胞来源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实验采用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是否可以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以期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脐血由蚌埠解放军123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后,将其分组培养: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实验组加入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生长因子4和重组人制瘤素.③实验评估: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8、白蛋白和肝细胞抗体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白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甲胎蛋白的分泌水平. 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第7天可见甲胎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第21天后染色基本为阴性,第7天未检测到细胞角蛋白18和白蛋白阳性表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阳性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对照组染色均呈阴性.②实验组培养第21天时检测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28 d时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糖原染色呈阴性.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白蛋白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第28天达80%.放射免疫法检测7 d的甲胎蛋白水平达到最高,与诱导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在特定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有学者认为麻醉状态可提高脐血采集分离质量,目前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方法:选择顺产新生儿及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标本各20份,分别列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分离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每份标本常规培养3 d后分别进行非诱导分化培养和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培养。对培养前后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标志性Nestin、GFAP抗原免疫组化鉴定。 结果与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后表达 Nestin、GFAP 抗原阳性细胞,与顺产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