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产儿血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及其营养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燕  张晓鸣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02-1303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测定作为评价新生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分早产儿组和足月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2h采股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1)早产儿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低胎龄早产儿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胎龄早产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61);(3)早产儿生后3天测定前白蛋白水平较开奶前明显上升(P<0.01),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前白蛋白可反映早产儿宫内营养状况,前白蛋白可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敏感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感染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住院的早产儿200例,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测定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及感染指标如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感染组早产儿在感染治疗好转后再次留取股静脉血清检测白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早产儿在胎龄、体质量、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低蛋白血症的发病率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早产儿的血清白蛋白在感染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感染好转后,感染组早产儿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早产儿生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是否容易发生感染有关,若早产儿生后白蛋白水平低,应该积极予以补充,以降低其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3.
钟西鹤 《海峡药学》2016,(4):101-10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血清中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作为评价胎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足月与早产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正常体重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产儿与足月儿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母亲的营养状况、胎龄和体重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可作为胎儿宫内营养近期和远期状况的评估,围生期母婴要注意全面科学的营养,尤其是加强孕期营养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近几年湛江市中心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现状,为本地区更好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 37周,进行了ROP筛查的50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ROP的发病及防治情况,并观察相关防治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接受筛查的早产儿502例中,发生ROP病变32例,均为双眼发病,发病率为6.37%;发病率在出生胎龄≤28周组、29 ~ 32周组、33 ~ 34周组、>3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P<0.005);发病率在出生体重≤1000 g组、1000 ~ 1500 g组、1501 ~ 2000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P<0.05);氧疗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4.32,P<0.05),机械通气组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20.18,P<0.005).结论 ROP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氧疗、机械通气;可通过规范早产儿ROP筛查及诊治能够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研究,依据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4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比较三组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依据胎龄将100例新生儿分为早期早产儿组19例、晚期早产儿组46例、足月儿组35例,比较三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胎龄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对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有明显影响,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越严重、新生儿胎龄越低越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与检查结果、发病日龄与死亡率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75例患儿按出生胎龄分为足月儿、34~37周组和小于34周组,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与早产儿比较足月儿的腹泻和大便潜血发病率高(P<0.05),其炎症指标、死亡率相似(P>0.05);确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时腹部X线早产儿主要为早期改变,而足月儿主要为进展期改变(P<0.05);患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NEC的发病日龄越迟(P<0.01).结论 足月儿腹泻和大便潜血可能是早期NEC的主要症状;足月儿NEC多合并其它疾病,进展快,动态监测腹部X线是评估NEC进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有NEC高危因素的患儿,须注意进食过早、加量过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观察其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9年4月,某院ICU一共收治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入组患者均接受营养支持,并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28例,应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对比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观察实验开始时与不同的营养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变化情况相关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并计算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营养状况优于对比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营养干预支持后,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4/28),对比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组间比较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较,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儿与早产儿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 MB)、肌红蛋白( MYO)、脑钠肽(BNP)、肌钙蛋白 I(cTnI)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无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的新生儿89例,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59例)和足月儿组(30例)。测定两组出生30min 血浆 CK -MB、MYO、BNP、cTnI 水平。结果足月儿组血浆 CK - MB、MYO 水平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血浆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cTnI ﹤0.05ng/ ml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月儿血浆 CK - MB、MYO 水平高于早产儿,制定参考范围时应参考胎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胎龄分为足月儿及早产儿两组,足月儿50例,早产儿40例,测定光疗前后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光疗后血清总钙和游离钙均下降(P〈0.01),早产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50.0%,足月儿为2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其中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产儿脐带血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0例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根据胎龄情况分组,胎龄≤32周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1组,胎龄>32周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胎儿脐带血25-(OH)D水平。对早产儿及足月儿均进行补充维生素D治疗,不同组补充剂量不同。观察三组胎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三组胎儿治疗前25-(OH)D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组高于研究2组,高于研究1组(均P<0.05)。按照不同组和维生素D3缺乏情况进行维生素D3补充治疗,治疗后发现三组胎儿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有差异,治疗组明显大于研究2组,大于研究1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来说生长发育相对较快,针对性对患儿进行维生素D补充,可有效解决早产儿生长发育过快导致的维生素D不足问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陶文强  周雯  蒋光辉  万建国 《江西医药》2014,(12):1373-1375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外科重症患者营养和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氨酸组(n=16例)和对照组(n=16例),精氨酸组患者在常规营养支持基础上静脉给予精氨酸20g/d,连用7d。治疗第1d与第8d分别抽血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CD3+、CD4+)、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结果精氨酸组患者第8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CD3+、CD4+、IgG、IgM均较第1d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第8d血清前白蛋白均较第1d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IgA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CD3+、CD4+、IgG、IgM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外科重症患者免疫应答水平,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探讨其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PPROM患者115例,按照孕周分为3组(28~31+6周25例,32~33+6周47例,〉34周43例),分析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3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1+6周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围生儿死亡与〉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与32~33+6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3+6周的新生儿窒息与〉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处理,抗感染、促胎肺成熟、延长孕周,以降低PPROM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郭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4,(5):674-675,67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早产儿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胎龄30~34周的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均接受静脉营养和相同的基础治疗,干预组从胃肠内喂养开始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14d后观察两组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总胆汁酸(TAB)和y-谷氨酰转肽酶(y—GGT)]的变化差异及PNAC的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患儿发生PNAC的相关因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间、量,胎龄和体质量]有无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儿的血液生化指标AST、ALT、TB、CB、TAB和y-GGT以及PNA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NAC发生的相关因素(TPN时间、量,胎龄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预防早产儿PN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情况及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65例早产儿进行血清FT4、T4、FT3、T3、TSH检测,对FT4、T4降低的早产儿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有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T3降低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定期复查血清FT4、T4、FT3、T3、TSH。结果①早产儿暂时胜甲状腺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7.27%,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其中胎龄28~30周发生率为77.27%,30。32周75%,32—34周39.47%,34~36周32.47%。②低甲状腺素血症观察组早产儿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清FT4及T4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生后14天观察组FT4、T3 100%恢复正常,对照组44.4%恢复正常,P=0.00。③低T3综合征早产儿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SH、T3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无差别。生后28天观察组TSH、T315%恢复正常,对照组10%恢复正常,P=1.00。结论早产儿生后甲状腺功能暂时性低下,胎龄越小,功能越低。对于有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症状的早产儿予短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5.
侯金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32-33,37
目的:探讨孕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8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龄分为两组:A组32例,发病孕龄28~34+6周;B组54例,发病孕龄35~36+6周。比较不同孕周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的影响。结果:两组围生儿胎儿窘迫率分别为45.7%、31.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51.4%、35.2%,肺部并发症及感染率分别为57.1%、31.5%,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周为28~34+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宜采用期待疗法,尽可能延长孕周,同时给予促胎儿肺成熟、预防感染治疗,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胎龄不同将其分为〈32周组及≥32周组,对两组不同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胎龄分组的两组患儿平均体重日增长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性(P〉0.05)。〈32周患儿的NRDS发生率、喂养不耐受率明显高于≥32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BWI的发病病因较多,主要为母体因素,不同胎龄VLBWl日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不同,其中〈32周胎龄VLBWI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才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对早产儿黄疸的预防效果,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胎龄28~32周的病情稳定、无消化道疾病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早产儿配方奶加布拉酵母菌100 mg/(kg·d)口服,对照组单纯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连续治疗2~4周至校正胎龄34周,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分别为(4.25±1.18)d、(5.12±1.39)d及(8.56±2.04)d,对照组分别为(2.09±0.98)d,(11.25±1.68)d及(14.21±3.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后第3天和第7天血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布拉酵母菌対早产儿黄疸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宁远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2-13,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分3组:A组〈28周10例;B组28~31+6周26例,C组32~34周23例。对各组均行期待治疗。结果:3组孕妇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在保证母亲安全下采取积极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能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早产儿生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有无ROP发生分组,有ROP的30例设为ROP组,无ROP的选30例设为早产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分别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周、34周、36周、40周时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GF-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足月对照组.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前血清IGF-1水平均随周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OP组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34、36周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早产对照组(P<0.05).ROP组及早产对照组在生后第1周时IGF-1浓度低于足月对照组(P<0.05).在纠正胎龄40周时三组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早期低IGF-1水平可能导致早产儿ROP的发生,于生后早期提高早产儿血中IGF-1浓度或许能有效防治R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营养状态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 5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VAP组23例和未发生VAP组35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血清胆碱酯酶(ACHE)、淋巴细胞计数(TLC)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结果 VAP组入科48h时的PA、入科96h时的TLC及入科1周时的TFR、TLC均低于未发生VAP组,入科96h、1周时SOFA、CPI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的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可选半衰期较短的PA和TRF作为监测指标。早期积极地营养干预可能会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已发生VAP的危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