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证实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在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与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进一步探讨AQP5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变应性鼻炎组)和10例正常人鼻中隔前下部黏膜(对照组)标本中AQP5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QP5的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鼻黏膜中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均表达于鼻黏膜表面柱状上皮细胞及黏膜下腺的腺上皮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AQP5在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中,AQP5的高表达与腺体过度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鼻粘膜中趋化因子CC含量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22只变应性鼻炎组大鼠及对照组鼻黏膜中的总RNA,设计趋化因子CC和内参GAPDHPCR扩增引物,利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趋化因子CC及内参的表达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趋化因子CC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趋化因子CC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秋萍 《江西医药》2010,45(6):530-531,593
目的探讨1%硝酸铈溶液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39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用2,4-二异氰酸甲苯酯(2,4-Toluene-Dissocya-nate,TDI)作致敏原,经鼻腔滴入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治疗期间变应性鼻炎组(n=30)动物随机分成3组:阳性对照组(n=10)、药物治疗对照组(n=10)、硝酸铈治疗组(n=10),正常对照组(n=9)设为阴性对照组,治疗15d。观察症状体征、鼻分泌物涂片、鼻黏膜组胺含量和光镜和电镜下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鼻黏膜组胺含量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硝酸铈治疗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1%硝酸铈溶液能有效控制豚鼠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使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组胺含量减低。  相似文献   

4.
任秀敏  张燕  段乃超  杨彦忠 《河北医药》2009,31(24):3356-335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蛋白激酶C(PKC)、抗凋亡基因Bcl-2及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了解AR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6例AR患者(AR组)鼻黏膜及10例下鼻甲组织中(对照组)PKC、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PKC、Bcl-2及Bax在2组中均有表达,AR组中PKC主要表达在嗜酸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腺体细胞,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鼻黏膜腺体细胞和上皮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x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部位一致,2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鼻黏膜蛋白激酶C、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上调,是AR嗜酸粒细胞增多、鼻分泌物增多及鼻黏膜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鼻炎通窍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豚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和鼻黏膜组织中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鼻炎通窍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10%toluene-2,4-diisocyanate,TDI)橄榄油溶液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各组豚鼠血清中IL-4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鼻黏膜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豚鼠血清的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实验组豚鼠鼻黏膜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鼻炎通窍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NF-κBp65、GATA-3表达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的大鼠均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变应性鼻炎模型。分组给药干预1周。应用HE染色检测鼻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应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F-κBp65、GATA-3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鼻组织病理学表现以组织重塑、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化生、组织水肿、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治疗组的表现以鼻黏膜存在组织重塑表现,鼻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组织间质轻度水肿、固有层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鼻黏膜中NF-κBp65、GATA-3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变化;给予玉屏风散治疗后,NF-κBp65、GATA-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降,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存在组织重塑,玉屏风散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GATA-3表达,发挥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试验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2例,声嘶1例;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1例、鼻黏膜出血1例、关节疼痛与腹痛1例、睡眠障碍1例和皮疹1例,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未予处理均逐渐自行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鼻呼吸区黏膜,行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鼻黏膜细胞凋亡状况,以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包括鼻黏膜腺体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鼻分泌物中可见大量呈强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散在于鼻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实验组更多见于上皮层,实验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细胞凋亡过程受抑可能是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增多及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及血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单个细胞TLR4表达、肺功能指标和血清CRP含量。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单核细胞TLR4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P血清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中单核细胞表明TLR4的表达下调,血清CRP含量上调,都反映了COPD发病时机体的调节机制,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提供了新的科学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5(IL-5)、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观察它们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发展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36例,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3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IL-5、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IL-5、ET及CGRP含量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中较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有明显增高,IL-5、ET及CGRP含量分别为(88.25±33.47)、(77.81±8.26)、(45.32±7.35)ng/L,显著高于慢性鼻-鼻窦炎组[(44.34±16.32)、(72.53±8.34)、(40.07±7.13)ng/L]及健康对照组[(31.24±8.43)、(66.12±7.73)、(35.53±8.02)ng/L]。慢性鼻-鼻窦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结论:IL-5、ET及CGRP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液中含量较高,它们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变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5(TLR5)的表达及甲泼尼龙对该受体的影响,探讨TLRs在哮喘炎症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和甲泼尼龙组,每组各9只,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LR4和TLR5的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TLR4的光密度值哮喘组为(0.196±0.045),对照组为(0.172±0.0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组为(0.142±0.019),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哮喘组(P均〈0.05)。肺组织TLR5的光密度值哮喘组为(0.185±0.0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38±0.014)(P〈0.05);甲泼尼龙组为(0.143±0.038),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TLR4和TLR5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n=25,r=0.209)。结论:Ⅴ级鸡卵白蛋白致敏的哮喘大鼠肺组织TLR5蛋白的表达升高,TLR4无明显变化,TLR5在哮喘炎症中可能具有促炎作用。甲泼尼龙能下调TLR4和TLR5的表达,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和TLR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涛  ;谢慧  ;付文洋  ;熊大经 《中国药房》2009,(15):1127-1129
目的:研究五龙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3(IL-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以卵清蛋白为变应原复制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AR)组、五龙颗粒组和息斯敏组。取3组和健康大鼠(空白组)血清进行组胺检测;取大鼠鼻黏膜作苏木素-伊红染色,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法对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IL-3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比较。结果:IL-3mRNA在4组大鼠鼻黏膜中均有表达,其中AR组的表达水平为11.85±0.82,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AR组比较,五龙颗粒及息斯敏组大鼠鼻黏膜IL-3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五龙颗粒能降低模型大鼠鼻黏膜IL-3mRNA的表达水平,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MD-2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于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内毒素信号转导复合体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分析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用腹腔注射5mg/kg体重内毒素(LPS)制作的大鼠脓毒症模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例,在内毒素注射后一、三、五小时观察其心肌组织TLR4/MD-2的基因表达。结果在对治疗组LPS注射一小时后,TLR4/MD-2的基因表达开始升高,3h后达到顶峰,5h又开始降低,三个时间段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分析,心肌TLR4/MD-2基因表达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LRS可以对心肌组织TLR4/MD-2进行上调基因表达,TLR4通过其与MD-2的复合体进行来识别LPS信号,本过程中,MD-2是TLR4必须的作用分子。这个变化有可能是引发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术防粘连液预防小儿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后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加用手术防粘连液,对照组仅予鼻用糖皮质激素,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出现鼻腔粘连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鼻腔粘连2例(3.2%),对照组出现鼻腔粘连8例(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防粘连液能有效预防小儿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72例中-重度持续性AR,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在鼻内镜下分别行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组总有效率92.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于伴有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大的持续性AR,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6.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伴过敏性鼻炎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翠萍  康国贵 《中国药业》2010,19(19):66-67
目的观察哮喘伴过敏性鼻炎(AR)儿童服用孟鲁司特(顺尔宁)后对鼻炎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50例,分为Ⅰ组25例(伴AR20例,占80.00%)和Ⅱ组25例(伴AR19例,占76.00%)治疗。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Ⅰ组患儿睡前口服孟鲁司特4mg,Ⅱ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500μg,均为每天1次,且每天记录鼻炎症状(鼻塞、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流泪、眼痒、眼部红肿)并评分。结果服用孟鲁司特后第4周,患儿的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明显改善,各评分值与入院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程度继续提高。布地奈德组患儿吸入药物后第4周,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眼部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显著减少轻中度哮喘伴AR儿童的鼻炎和眼部症状,是治疗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应用二重血浆置换(DFPP)、免疫吸附(IA)联合IL-2受体单抗方案处理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致敏肾移植受者分为2组,35例试验组应用DFPP、IA联合IL-2受体单抗方案,21例对照组未进行上述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肾移植受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比较2组急性排斥反应(AR)和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率,随访2组人/肾1a存活率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血肌酐情况。结果:试验组PRA明显下降,PRA降为阴性者1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AR发生率分别为28.6%、42.9%(P<0.05),DGF发生率分别为8.6%、14.3%(P>0.05),1a人存活率分别为100.0%、95.2%(P>0.05),移植肾1a存活率分别为94.3%、76.2%(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血肌酐分别为(115.2±16.6)/(121.2±28.6)μmol.L-1和(128.4±27.4)/(134.6±33.7)μmol.L-1(P<0.05)。结论:DFPP、IA联合IL-2受体单抗方案可选择性去除受者体内的致敏抗体,可降低致敏受者术后AR的发生率,提高术后肾移植受者1a移植肾存活率,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血肌酐水平也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用于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行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予以清洁鼻腔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湿润烧伤膏涂擦创面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5)d,低于对照组的(2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用于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后长期不愈的患者,具有促进创面正常愈合、纤维组织少、疤痕小、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