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药痛点注射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西药痛点注射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痛点注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西药痛点注射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和神经妥乐平治疗,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进行比较。结果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和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34例,基本有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66.2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对照组只用痛点注射治疗,观察组内服黄芪当归汤加痛点注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的差别。结果:2组治疗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7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给予神经妥乐平7.2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2周后改为3.6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巩固2周,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500Ixg,共4周。对照组34例,单用弥可保肌注,每日500μg,共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5 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 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 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7.2 Nu·d- 1 ,并在治疗1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发凉、感觉异常(或减退)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1)。结论 神经妥乐平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所诊治的肩周炎患者中的冻结肩患者76例,所有病例首次就诊时都先在臂丛阻滞下完成手法松解,次日开始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及痛点注射;对照组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治疗效果分Ⅳ级:优、良、好转、无效。结果: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组优81.6%,良15.8%,优良率97.4%。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优28.9%,良47.4%,优良率76.3%。两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用于冻结肩疗效明显优于TDP照射加痛点注射。  相似文献   

7.
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 将所诊治的肩周炎患者中的冻结肩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对照组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治疗效果分Ⅳ级:优、良、好转、无效.结果 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组优84.1%,良12.7%,优良率96.8%.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优30.2%,良41.35%,优良率71.4%.两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用于冻结肩疗效明显优于TD尸照射加痛点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予以神经妥乐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6例。予以对照组神经妥乐平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和VRS评分情况相比(P0.05);关于SDS评分与SAS评分情况比较,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组间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情况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神经妥乐平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卡马西平和神经妥乐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多.结论 卡马西平与神经妥乐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各有所长,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配合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并配合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配合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与葛根素对颈肩腰腿痛的治行作用。方法:将48例颈肩腰腿痛病人随机双盲法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对照组)及葛根素加神经妥乐平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葛根素0.5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共10天,治疗组加用神经妥乐平7.2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共10天,观察治疗前后惠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1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69.5%,显效率26.1%,对照组有效率50%,显效率8%,冶行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与葛根素联合应用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葛根素,特刺是并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缺血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神经妥乐平联合曲安奈德行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曲安奈德行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加理疗、腰椎牵引患者226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曲安奈德行硬膜外阻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毛荣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02-803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均进行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测定及复发病例的观察。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84.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治疗组第7,14,21天VAS评分及第7,14天镇痛起效时间和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复发率:治疗组疼痛复发2例,复发率为2.50%,对照组疼痛复发9例,复发率为1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7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给予神经妥乐平7.2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2周后改为3.6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巩固2周,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500μg,共4周。对照组34例,单用弥可保肌注,每日500μg,共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臀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神经妥乐平封闭治疗LDH(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40~59岁的LDH患者90例(男女各45例)经正规保守治疗4周无效且VAS≥5分患者,行腰4~5或腰5-骶1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后第2周仍存在下肢疼痛或(和)麻木者,按照完全随机等分法分三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B组(骶管封闭组),C组(臀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神经妥乐平封闭组),通过上述三组治疗24周后,观察C组治疗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VAS、JOA评分、临床改善率.结果:C组(臀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神经妥乐平封闭组)临床疗效及VAS、JOA评分、临床改善率显著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神经妥乐平封闭治疗可显著改善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症状,缓解临床患者痛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所诊治的肩周炎患者中的冻结肩患者76例,所有病例首次就诊时都先在臂丛阻滞下完成手法松解,次日开始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及痛点注射;对照组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治疗效果分IV级:优、良、好转、无效。结果: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组优81.6%,良15.8%,优良率97.4%。TDP照射及痛点注射组优28.9%,良47.4%,优良率76.3%。两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用于冻结肩疗效明显优于TDP照射加痛点注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切口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开胸术后切口痛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与治疗组(14例),对照组:椎旁阻滞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组:椎旁阻滞注射消炎镇痛液+神经妥乐平7.2 U,每周1次,连续6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并按主观感觉评价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麻木、痛觉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综合征状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切口痛有明显效果;且神经妥乐平能有效改善麻木、痛觉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与葛根素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例颈肩腰腿痛病人随机双盲法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对照组)及葛根素加神经妥乐平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葛根素0.5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共10天,治疗组加用神经妥乐平7.2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共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1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69.5%,显效率26.1%,对照组有效率50%,显效率8%,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与葛根素联合应用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葛根素,特别是并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缺血性疼痛。  相似文献   

19.
田福宏 《吉林医学》2013,(20):4091-4092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加关节腔液压注射和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加关节腔液压注射和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愈75%,显效17%,总有效率92%。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加关节腔液压注射和痛点封闭治疗粘连性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痛点注射和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肩周炎患者60例,Ⅰ组行痛点注射后加用小针刀治疗,Ⅱ组单纯行痛点注射.结果 Ⅰ组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Ⅱ组,上肢运动功能Ⅰ组治疗后优良率86.7%(26/30例)明显高于Ⅱ组63.3%(19/30例),睡眠情况Ⅰ组治疗后较Ⅱ组改善显著.结论 痛点注射加小针刀较单纯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