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咳痰方法采集标本,观察组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对比2组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集标本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检出阳性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能够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培养标本,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比较两组的细菌学检验质量。结果:(1)两组标本合格情况比较:对照组30例中,标本合格的有10例,合格率为33.3%,可用率为53.3%;研究组的合格率为53.3%,可用率为70.0%,研究组的合格率和标本可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情况对比:研究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3.3%,对照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采集痰标本,能够提高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提高痰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以及准确率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肺部感染临床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在留取痰液标本时采取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对照组则是采取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对比分析两组痰液标本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痰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率、准确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合理的痰液标本留取方法对于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生素、采集方法两个独立因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将1 280例呼吸道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院日为单号的640例患者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Ⅰ组以及对照Ⅰ组,每组320例。将入院日为双号的640例患者依照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观察Ⅱ组及对照Ⅱ组,观察Ⅱ组324例,未使用抗生素;对照Ⅱ组316例,使用抗生素。对照I组使用自然咳痰法收集痰液样本,观察Ⅰ组使用改进后的痰液样本收集方式完成样本采集工作,对照Ⅱ组及观察Ⅱ组的痰液样本收集方式与对照Ⅰ组收集方法相同。结果与对照Ⅰ组比较,观察Ⅰ组的样本合格率明显更高(P 0.05),观察Ⅰ组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较对照Ⅰ组高(P 0.05),观察Ⅱ组与对照Ⅱ组的样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较对照Ⅱ组高(P 0.05)。结论对肺部感染患者开展的痰液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抗生素应用以及样本采集方法。在开展样本采集过程中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规范操作,另外也应在患者使用抗生药物之前采集痰液样本。使用此法有助于提升结果准确性,可以为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痰液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前质量控制: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限及检验申请单规范书写.检验中质量控制:痰液前处理、涂片染色、接种、菌种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检验后质量控制:三级报告制度和限时报告制度及规范报告单内容.加强和临床联系,提供细菌耐药性信息,防范抗生素滥用.目的:探讨痰液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再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自主咳痰患者检验前痰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2016年9月1日-2017年3月31日间在我院开展以"降低自主咳痰患者检验前痰标本不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以提高自主咳痰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并与活动实施前的痰标本送检数以及送检合格率相对比。结果痰标本不合格因素主要有痰标本量不足、痰标本污染以及送检时间过长等,品管圈活动中改善前痰检不合格率为40.7%,改善后为1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自主咳痰患者检验前痰标本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张国英  夏学红 《重庆医学》2013,42(9):1061-1062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确保标本送检质量的提高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该院门诊送检的痰液、中段尿、咽拭子、粪便、血液、分泌物、脓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4 605例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不合格标本数为232例(5.03%),其中,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占10.59%,其次是痰液标本,占7.45%。主要原因为标本采集不符合规范,占59.05%,运送不及时占17.24%,未使用无菌容器占3.45%。结论应加强医护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培训,以提高标本的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8.
苏琼 《吉林医学》2014,(18):4027-4028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高送检标本的检验准确度,保证标本质量。方法:选择送检的分泌物、粪便、痰液、尿液、胸腹腔积液、脓液等500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检验不合格标本为57例,占11.40%。粪便不合格率最高,占35.08%,痰液次之。不合格原因主要由不规范标本采集、送检时间延误、标本容器污染等原因造成。结论:加强标本采集及送检规范培训,加强标本送检前质量把控力度,提高标本送检速度,才可实现有效送检标本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与世界各国同样面临着细菌耐药性增加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约有80%的住院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临床医师根据经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者约占86%,其重要原因是临床细菌学检验耗时长,不能及时提供临床医师用药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这就迫切要求临床细菌学检验人员采取有力措施,缩短报告时间,增加可靠性。增强临床治疗对细菌学检验的依赖性,以取得最佳疗效,进一步提高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地位。但不规范的操作,将会影响临床细菌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1 细菌学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国内80%的医院程度不等的存在着细菌学检验标本的质量问题,应严格规范标本采集、运送,并掌握好标本的采集时机,还要继续加强对临床医护人员宣讲标本采集规范要求,使之更好地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各种标本。并进行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可判断标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另一方面将细菌染色分类情况(革兰氏阳性、阴性、球菌、杆菌、有无荚膜及芽孢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2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儿均占据11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在入院后即刻采取痰液标本,实验组患儿在第2天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合格率为53.64%,常规组合格率为36.36%,P0.05;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91%,常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5.45%,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痰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检验阳性率,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孙红霞 《河北医学》1999,5(5):84-85
细菌学检验实验室前质量管理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标本采取时间、采集方法及标本的运送。痰细菌培养的检出率与痰标本的收集方法密切相关。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痰标本采集容器,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采集痰标本,做细菌检验,进行细菌检出率比较,发现新的采集标本容器具有...  相似文献   

12.
余丽文  蔡芸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78-1279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处理,与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痰培养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提高痰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关键要抓好采样-送检-接种3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痰液标本培养检验接种前的预处理和预处理时间,对痰液培养细菌学检验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合理地对痰液标本进行预处理可提高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现有的痰液培养接种前预处理方法中存在着操作繁琐、费时费事和成本支出高的不足。依据痰液可研磨均质化的原理,研究一种痰液旋转研磨均质液化处理装置,使该处理装置实际操作简便,能使痰液快速均质液化,而且不需添加化学性质的液化试剂,同时能运用于临床痰液标本的采集及洗涤,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4.
肺癌痰标本收集方法与提高癌细胞检出率关系极大。本组肺癌257例留痰检查,分两组:①普通留痰组,45例,病人清晨咳痰一口送检;②准确留痰组,212例,检验室人员到病人床前收集病人刚咳出的痰液送验。准确留痰方法:①留痰前,护理人员讲解、示范,指导病人作深呼吸。②患者晨起饮少量较热开水,深呼吸数次,然后把气管内的痰咳出。③如痰液粘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两种不同用物留痰标本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12月110例昏迷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留取痰标本的方法,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改进,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管留取痰标本。结果观察组痰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为87.3%,病原菌检出率为81.8%,对照组痰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为46.7%,病原菌检出率为27.3%。两组经x^2检验,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昏迷患者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管留取痰标本可以提高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人群中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核酸检测痰标本的获取率。方法: 以2020年2月3日至3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发热门诊及疑似隔离病房的227例患者,和上海地区5家企业307名返工人员为受试者,通过明确标准化痰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制作图文/视频健康教育资料,规范医护人员的宣教内容、宣教流程,采取多样化的宣教方法对受试者进行宣教。受试者自行咳痰或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咳痰。记录受试者在标准化咳痰法实施前后的采样尝试次数、获痰次数,其中企业返工人群仅收集标准化咳痰法实施后的数据。结果: 227例患者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378例次,标准化痰液采集法实施前后的取痰率分别为40.9%和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07名企业返工人员共获痰304次,取痰率为99.0%。结论: 标准化痰标本采集法可有效提高人群取痰率,可操作性强,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监测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含漱后留痰标本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探讨这种留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0份呼吸内科送检的痰标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痰方法;实验组先予以复方氯已定含漱液15m L含漱5分钟后留痰。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和病原茵检出率分别为68.1%、56.4%;对照组分别为47.2%、45.3%。两组标本的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标本检出的病原菌相近(P0.05),病原菌检出率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后留痰能优化留取痰标本,提高了标本的合格率和病原菌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痰标本医学检验是呼吸系统疾病明确诊断的必要检查。给患者做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是临床上确诊肺结核的指标之一,是常用的病原学诊断的方法。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此种分泌物甚少,病理情况下,如患肺结核、肺炎肿瘤时,痰量增加,并有性状和成分的改变[1]。目前采集痰标本的方法不尽相同,有自然咳痰法、吸痰留取法、雾化诱导排痰法、纤支镜毛刷刷片法等。在痰涂片和痰培养中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痰标本质量的好坏,患者  相似文献   

19.
李坚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23-124,127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方法对入住ICU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监测,将372例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且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患者标本质量及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90.86%,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为84.94%,假阳性率为0.53%,假阴性率为3.7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可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使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增高,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降低,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20.
张青芳 《当代医学》2008,(12):138-138
昏迷病人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合并呼吸系统感染、肺炎,他们常需要采集痰标本做培养加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索,不正确的细菌培养结果会误导医师用药,对于病人痰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尤为重要.而昏迷病人不能自行将痰液从口腔咳出,采集痰标本非常困难,采用一次性无菌婴儿吸痰器能明显提高昏迷病人痰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减少二次污染,操作简便,从而能节约病人的开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