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9.2±31.5)min,术后第2天即能进食。住院天数3~6天,平均(4.1±0.6)天。治疗组的住院时问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术后胆道残留结石2例,经T管纤维胆道镜再取石后痊愈。对照组1例发生术后胆道大出血,经缝扎后得以止血。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切口较小,对胆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石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操作简单,无困难的镜下缝合,成功率高,是理想的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后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后不良反应,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能够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治疗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率、结石石复发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创伤小,残石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合胆囊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前两组患者均常规留置胃管、尿管,胃肠减压。均静脉全身麻醉。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囊镜取石,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方法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情况,术后排气时间、胃肠营养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P〈0.05),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明显减少(P〈0.05);另外,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P〈0.05),肠道开始排气时间较治疗组明显提前(P〈0.05),术后肠道喂养较早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留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囊镜治疗胆管结石疗效确切,术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74-275
目的通过对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此术式是治疗此类病症的最佳术式。方法选择平昌县中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病例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管镜取石、T形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胆管结石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总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相比,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结石残留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总天数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管镜取石加T形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治疗86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微创意义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有79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经胆囊管途径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所有患者随访至今,仅1例患者残余胆总管结石,术后用胆道镜经T管取石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胆囊之前切开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金属网篮或取石钳取出。结果 46例患者,41例双镜联合经胆囊管取石成功并未安置T管,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中转开腹安置T管,手术时间70~125min,平均85.5min;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6.4d;术后随访3个月,B超检查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无胆总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减少了胆总管切开探查及安置T管所带来的并发症,且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成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也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OCHTD)方案治疗32例(A组)、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方案治疗3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并在术后1~5 d最高体温、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均低于A组(P<0.05).结论 EST+LC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4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胆总管一期缝合(实验组,n=70)与T管引流(对照组,n=70)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肝功能恢复、黄疸消退、术后胆瘘、残石率、结石复发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只要掌握适应证,LCBDE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更避免了留置T管的弊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改进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将在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施行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42例患者作为Ⅰ组,同时选取近期42例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作为Ⅱ组,对手术过程、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平均手术时间(220±58)min,明显长于Ⅱ组(130±45)min(P〈0.05)。Ⅰ组术中出血量为(30±10)ml,Ⅱ组术中出血量为(75±21)ml(P〉0.05)。Ⅰ组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1.5±7.5)h和(7.5±2.5)d,明显短于Ⅱ组(49.7±14.3)h(P〈0.05)和(13.3±5.2)d(P〈0.05)。Ⅰ组术后胆瘘发生率为9.5%(4/42),与Ⅱ组4.8%(2/42)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结石残留率为19.0%(8/42),与Ⅱ组14.3%(6/4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取石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开腹器械在3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中应用开腹器械取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LCBDE取石的临床资料。胆总管切开后以纤维胆道镜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大小及数量,以常规开腹胆道取石器械进行胆道取石,并与同期36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LCBDE组3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常规于术后4周行T管造影,34例示结石取净;胆道残余结石2例,均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治愈。在手术时间上,LCBDE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留置T管,均无胆瘘、胆管狭窄或出血病例,均痊愈出院。LCBDE组36例随访6~48个月均无异常。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应用开腹器械进行腹腔镜胆道取石安全有效、操作容易、成本低、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其中20例(治疗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30例(对照组)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2月本院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残留结石、胆管狭窄发生,胆汁漏3例,经腹腔引流后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1年3月经悬吊式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的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果显示,32例患者采用LC及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管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后,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手术时间为79~22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为35~210ml,平均55ml。所有患者均被取出胆管结石。结论:悬吊式腹腔镜胆管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比气腹腹腔镜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苏珅  马鸿祥  周鸣清 《安徽医药》2013,17(5):799-800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5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1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其余50例均成功,术后并发症6例。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01.24±12.17)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51)d,平均恢复时间(14.33±3.17)d;对照组相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36.46±17.65)min、(9.34±0.39)d、(19.57±4.26)d。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周海波 《北方药学》2014,(8):99-100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康复周期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肝胆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6例对照组与34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术后残余结石,胆管狭窄、胆囊炎、结石复发的概率并不多于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其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348例成功经胆囊管探查,探查阴性者125例(35.9%),胆管结石223例(64.1%),215例通过胆囊管处理,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及取石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降低胆管盲目切开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