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惊厥,语言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国际上统计CP的发病率为1‰-5‰,国内CP的发病率为1.8‰~4.0‰[2].脑瘫是当前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脑瘫大多以康复治疗为主[3],但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近年来治疗脑瘫取得一定成效,现举四则验案,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简称,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脑瘫患病率为1.8‰~4.9‰活婴,多集中在2‰~3‰之间。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脑瘫患儿存在地区差别。我国在1997年至1999年曾对江苏、河北、黑龙江、四川、甘肃及广西等省、自治区进行大规模脑瘫流行病学调查,在1~7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2‰~2.7‰,是继脊髓灰质炎基本被控制后致我国儿童肢体残疾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出生前后1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1]。据统计,CP发病率在我国为1.8‰~4.0‰,在国际上的发病率为1‰~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笔者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  相似文献   

4.
党伟利 《光明中医》2009,24(5):984-985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为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CP是儿童神经残疾中最为严重和常见的疾病,国内外报道发病率多为1‰~3‰.因此,预防和治疗CP已经成为小儿神经科的一项艰巨任务.研究发现:CP的病因复杂,不同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CP病理改变各异,其临床表现不一,故防治措施也有区别.探讨CP的致病原因,进而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目前脑瘫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以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症状在2岁前出现.国内现患病率为1.8‰~4‰,是最为严重的小儿致残类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CP)是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作者于1998年9月对安徽六安地区六县一市的106例CP患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旨在了解CP的病因分类、头颅CT改变及远期预后。现将结果作如下分析。1;脑床资料1.亚对象:106例患儿均来自参加1998年六安地区病残儿医学鉴定的285例患儿。男94例,女12例。由于我国农村计生政策规定:第一胎为女孩,准生二胎,第一胎为异常男孩需经医学鉴定,符合病残儿暂行标准后方准生二胎,而且未满3周…  相似文献   

7.
头针恢复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诊断根据<儿童疾病诊断标准>: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ies,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此属于五迟、五软范畴,以头针为主治疗CP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就近五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及独立步行远期预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疗效,探讨预测患儿独立步行可能性的指标。对92例CP患儿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有效率79.2%,对照组有效率55.0%,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岁前是CP患儿针刺的最佳治疗时机;CT异常的CT患儿其运动障碍明显高于CT无异常者,运动障碍多见于中央型萎缩,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多见于皮质型萎缩,针刺可尽早建立CP患儿的主要运动功能,为CP患儿独立行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疗综合疗法治疗脑瘫患儿1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见的合并症有癫痫、言语落后、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觉障碍等异常表现。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为1.8‰~4.0%。而脑瘫患儿越早介入康复治疗其预后越好,对于一周岁以内的脑发育不全的低龄儿童,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性瘫痪(CP)是目前主要致使小儿残疾的一种综合征。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8‰~4‰,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根据研究表明,对CP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笔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感知觉障碍。小儿脑瘫发生率在我国约为3%0~5‰,而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5‰~2‰。小儿脑瘫病因及临床类型多种多样,且大多数在1~2岁症状明显出现后才来就诊,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小儿脑瘫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可接近正常。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是决定此症预后的关键,现就早期诊断及治疗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是继小儿麻痹后肢体致残的首发疾病。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脑瘫患儿31万,患病率1.86‰,并且仍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脑瘫的康复强调早期康复、综合康复、全面康复。全面康复的涵义为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脑瘫儿童的教育康复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脑瘫儿童只有全面康复,才能提高潜在功能,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技能,为其回归社会,自立于或半自立于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性瘫痪(CP)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常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及癫痫等,是儿童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压力和痛苦,在治疗中手法训练及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有重要的康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CP),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活动的疾病。脑瘫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0.1%~0.4%,我国约为0.15%~0.5%。目前全国约有500万例脑瘫患儿,每年新增4.6万例。笔者采用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患者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斌  郑宏 《河南中医》2008,28(12):81-81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1]。脑性瘫痪共分5型,其中肌张力低下型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归属  相似文献   

17.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蕾 《河北中医》2003,25(5):370-371
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 ,CP)简称脑瘫 ,是指脑发育时期发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CP发生率为 1 .8‰~ 6‰[1 ] ,目前国内外无明确特效的治疗手段。 1 9981 2~2 0 0 1 0 7,我科采用针刺为主治疗CP 2 2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均为住院患儿 ,男 1 4例 ,女 8例 ;病因 :产程中窒息 1 4例 ,高热引起 6例 ,产后昏迷 >6h 2例。按脑瘫临床表现分型 :痉挛型 1 3例 ,强直型 2例 ,手足徐动型 2例 ,弛缓型 3例 ,混合型 2例。1 …  相似文献   

18.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至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从而形成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2].近年来,我院采用头针结合理学疗法治疗脑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严重者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等表现.脑瘫是小儿致畸的主要病种,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占1‰-4%.,我国为2%.左右,目前我国约有脑瘫患者600万人,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