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穴位敷贴治疗组60例,安慰剂贴敷对照组30例,分别在中脘穴给予贴敷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治疗结束4周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10);两组患者除了治疗组有3例脱落,对照组有5例脱落,未能坚持完成疗程,其余82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后的安全性评价。通过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检测和穴位贴敷过程中出现的皮疹、皮肤不适、皮肤瘙痒、皮肤潮红和水泡不艮反应观测,无1例贴敷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贴敷治疗组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十分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 Web of Science, CBM, CNKI, 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收集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9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治疗组有效率、治愈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3, Z=5.26, 95%CI (1.14, 1.33),P<0.01; RR=1.96, Z=4.49,95%CI (1.46, 2.64),P<0.01],穴位贴敷疗法能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降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SMD=-0.40,95%CI (-0.73,-0.07),P=0.02]。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胃排空(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和胃窦收缩幅度)、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各组治疗前比较,两组胃半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血清MOT、GAS、NPY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促进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跃文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31-2333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组(A组)、中药治疗组(B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C组),各35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A组和B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A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且B组低于C组(P<0.05).治疗4周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优于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胃肠道症状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两组...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埋线组有效率为78.9%,优于药物治疗组6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埋线组各型治疗后近期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肝胃不和证与其他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肯定疗效,且对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穴位埋线取穴为:中脘、天枢、肝俞、足三里、脾俞透胃俞。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4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出现或组合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典型的胃肠动力障碍类疾病,是一组非常多见的以上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常见症状为上腹饱胀、嗳气、恶心,食后加重,纳差,便秘与便溏交替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以吗丁啉、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66例,并与口服西沙必利组65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人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觉敏感性升高、胃肠激素的改变、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幽门螺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与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用中药、针灸、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对照组68例用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治疗,疗程4周.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8%、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治疗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中脘、关元、任督二脉皮温,血浆生长抑素(SS)、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6.7%)高于西药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穴位埋线组症状积分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中药对照组中脘、关元、任脉及督脉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西药组各穴位皮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各穴位皮温均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血浆SS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浆SP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穴位埋线组血浆SS含量均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血浆SP含量均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FD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SS及S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用自拟中药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36例,并与用贝络纳(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的36例作对照,同时观察了两组患者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择了 4 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2组 ,中药组 2 9例 ,对照组 1 4例 ,分别服用木香顺气散与莫沙比利。治疗 4周 ,通过症状评分 ,计算疗效指数。结果显示中药组的总疗效指数为 89.2 3± 1 7.6 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51± 1 8.51 ( p<0 .0 0 1 ) ,各症状的疗效指数亦高于对照组。中药组治愈率 1 0 .34% ,显效率 82 .76 % ,总有效率 96 .5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32例和普通针刺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两组均每日针刺一次,每次30min,以6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一个月后回访患者NDI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NDSI较前下降(P〈0.01),NDLQI较前升高(P〈0.01);治疗后一个月,NDSI与NDLQI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辨证针刺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FD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辨证针刺具有更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及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对其疗效。方法:对56例FD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FD症状量表测评,运用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SCL-90评分对比,均显示FD患者治疗前精神症状与健康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精神症状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单纯西医治疗更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永 《北京中医药》2006,25(5):265-266
目的观察自拟调中化饮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吗丁啉治疗,服法为每次100 mg,每日3次,餐前0.5 h口服.治疗组31例采用自拟调中化饮汤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总疗效及各主要症状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为93.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疗效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调中化饮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