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钝性腹部创伤往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合并肝脏、脾脏损伤甚至破裂。以往由于条件和技术的局限,对腹部钝性创伤导致的实脏器破裂的早期诊断,多依赖于常规查体,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T扫描、MRI、核素扫描等相继出现,为腹部钝性创伤实脏器破裂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腹部钝性创伤早期诊断的关键点可归纳为快和准两方面,即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危及生命的实脏器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出血部位、是否需要急诊手术等,以上几种检查方法各具特点,但目前超声造影、CT扫描可能更具准确、快捷和可行性等特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CT及联合应用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综合治疗证实为腹部脏器外伤的93例患者107个外伤灶的超声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7个损伤的脏器中,超声诊断准确95个,占88.79%,CT诊断准确98个,占91.59%;在27个复合脏器损伤中,超声诊断准确率88.89%(24/27),CT诊断准确率100.00%(27/27)。结论: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是值得信赖的,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别不大,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联合应用,用CT诊断结果来证实超声诊断的做法不合理,对腹部脏器单一损伤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应首选CT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病例中的意义。方法:收治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52例,均经超声诊断,同期另52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采取CT检查,将两组的诊断率和临床运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汇总探讨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B超、CT检查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无痛等优点(P<0.05)。结论:超声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是一种高效、迅速、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能及时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为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4.
B超对钝性腹部创伤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部超声、诊断性腹腔灌洗(DPL)、CT是钝性腹部创伤常用的诊断手段,但近年来B超对钝性腹部创伤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1~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例钝性腹部创伤,评价了B超诊断腹内脏器损伤需手术治疗的能力。资料和方法1993年8月~1997年12月钝性腹部创伤住院病人198例,男116例,女82例。年龄7~68岁。常见损伤原因为车祸、坠落。伴四肢骨折18例,胸部损伤14例,颅脑损伤11例,骨盆骨折17例。病人入院后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类:①立即剖腹探查,②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必要时重…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闭合性)腹腔脏器破裂的声像图特征,以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总结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123例,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超声对内脏破裂出血所致腹、盆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00%,超声对实质脏器破裂的诊断准确率为92.1%,对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准确率为30.7%。结论超声检查能较为正确及时地做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应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于空腔脏器破裂诊断准确率较低,同时提出检查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的常规彩超检查和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腹部实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5%、83.3%、96.5%,常规彩超诊断腹部实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0%、50.0%、68.6%,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彩超,它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实时、无需做过敏试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等优点,能发现常规彩超不能发现的小的裂伤、挫伤、活动性出血,腹部外伤后要尽可能做超声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7.
李鸥 《四川医学》2013,(12):1908-1909
目的 探索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综合征治疗和手术治疗确诊为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的87例患者、103个外伤灶的CT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 在103个外伤脏器当中,利用超声进行准确诊断的共有91个(88.34%),利用CT进行准确诊断的有96个(93.20%);在25个对损伤复合脏器的诊断当中,利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8%(22/25),利用CT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5/25).结论 利用CT和超声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二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都比较高,而且差别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联合使用,进行腹部脏器单一损伤检查是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进行检查时应首选CT诊断,并且在证实超声诊断时运用CT诊断的方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腹部创伤的CT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CT扫描和B超检查的方法对腹部创伤的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比较B超和CT成像技术的检查符合率。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100例患者中,涉及到的脏器损伤情况包括肝损伤、脾损伤、肾脏损伤、肠系膜损伤、胰腺损伤、胆道损伤等,分别有20例、37例、20例、14例、6例、3例。经B超检查和CT扫描可见,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0%和81.0%,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能够清晰地反映腹部创伤的位置、创伤面积以及腹腔实质脏器的损伤类别、损伤程度等,较之B超检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是诊断腹部创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叶晓青  陈健  谭旭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F0003
目的 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 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结论 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6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1例患者,对研究组进行超声检查诊断,对对照组进行CT检查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查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中出现的阳性、假阳性及阴性、假阴性的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进行超声诊断具有方便、快速且准确性较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CT检查进行比较,探讨床旁超声在腹部钝性伤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166例患者,先后进行床旁超声和CT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肝脾肾损伤方面的结果以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床旁超声所示结果整体与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尤其在诊断血肿、实质损伤甚至破裂的符合率与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CT检查所花费时间明显长于床旁超声检查(P<0.05).结论:对于腹部钝性伤的诊断,床旁超声诊断率高,与CT检查比较还能有效节约患者确诊所需时间,避免反复搬动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超声、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超声、CT检查,观察各自影像表现,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超声、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符合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共118个,其中多脏器损伤28个。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CT诊断脾脏损伤符合率、多脏器损伤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89.28%、100.00%、90.68%,均显著高于超声的71.43%、85.71%、8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符合率分别为85.36%、95.24%,较CT的90.24%、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超声特点为损伤脏器体积变大,不均匀回声;CT特点为损伤脏器体积变大,不均匀密度影,增强扫描更明显。结论超声与CT在腹部肝脏及肾脏损伤诊断准确率类似,但CT在多脏器损伤、脾脏损伤诊断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腹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13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04例,保守治疗成功31例,死亡37例,各种并发症58例。结论:重视外伤后症状及体征的动态观察,通过腹腔置管引流及腹腔镜探查等方式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掌握手术指征,是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闭合性胰腺损伤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2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呕吐、腹膜刺激征,其中伴休克3例,早期血淀粉酶检查18例,15例阳性;尿淀粉酶12例,6例阳性,腹水淀粉酶检查6例,均为阳性,腹穿12例均为阳性.B超检查18例,确诊9例,CT检查10例,确诊8例.并发症发生率50%(11/22)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淀粉酶检查和B超及CT检查.各种辅助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前提高对胰腺损伤程度的认识,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平扫诊断肝损伤23例,脾损伤47例,肾损伤19例,胰腺损伤3例,其中2例脾肾复合损伤;可疑肝损伤2例,脾损伤6例,肾损伤4例,未见异常8例,对以上患者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明确诊断。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腹部脏器损伤76例,其中肝损伤12例,脾损伤40例,肾损伤12例,脾肾复合损伤5例,其中3例肾损伤行介入治疗。结论 CT增强扫描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判断闭合性腹部外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选择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71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确诊小肠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痊愈出院。死亡2例。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出现肠瘘2例、腹腔残存脓肿1例、腹壁切口裂开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在外科疑难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建忠  郑起  张频  杨世勋  王武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5):422-42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外科疑难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自身对照研究分析2003年3月~2004年11月外科疑难急腹症患者147例,比较螺旋CT检查前后的诊断、治疗方案、手术符合率。结果147例疑难急腹症患者通过16排螺旋CT检查后,50.3%的患者改变了原先的诊断与治疗计划,33.33%的患者完全改变原初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结论螺旋CT能够提高外科疑难急腹症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2005年0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的8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资料。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危重,合并症多,易发生误诊。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