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新生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1例新生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7.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热、皮疹、血钙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模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双面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20例,将本组观察患儿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使用双面蓝光给予观察组患儿治疗,使用普通蓝光给予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照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期间腹泻、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使用双面蓝光治疗,可有效缩短照射时间,且疗效明显优于普通蓝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持续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对沿河土家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沿河土家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160例,其中足月儿100例、早产儿60例,将足月儿与早产儿均随机分为持续治疗组与间断治疗组,其中持续治疗组采用连续24 h蓝光照射治疗,间断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12 h后停12 h,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足月持续治疗组与间断治疗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d、2 d、3 d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下降幅度相近(P0.05);早产持续治疗组与间断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d、2 d、3 d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早产间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持续治疗组(P0.05)。足月持续治疗组与间断治疗组疗效相近(P0.05),早产间断治疗组疗效优于持续治疗组(P0.05);足月与早产间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持续治疗组(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沿河土家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足月儿组疗效相近,早产儿组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疗效更佳,同时所有患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更好,因此临床应首选间断蓝光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82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41例患儿接受间断照射蓝光治疗,对照组的41例患儿进行持续照射蓝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41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有1例皮疹,1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有1例腹泻,2例皮疹,3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3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和蒙脱石散,观察组另接受间断蓝光照射,而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连续治疗3d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皮肤黄染消退情况、精神和神经症状、总胆红素值,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25.1%,远低于对照组的42.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蓝光间断照射与连续照射具有同样的疗效,同样能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但间断照射蓝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连续照射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冯惠蓝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7-2268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采用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恩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经皮胆红素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08、11.75,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可观,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种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住院的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对照组实施连续性蓝光照射,比较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的方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宝乐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5d时观察组胆红素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乐安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确切,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加速患儿康复进程,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间断蓝光照射法和金双歧+茵栀黄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46例患儿分为参照组和临床组,为参照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和持续的蓝光照射治疗,为临床组患儿在采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岐、茵桅黄进行治疗,并实施间断的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胆红素指标的改善情况及退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24h、48h及72h后,其胆红素水平逐渐显著下降。与参照组患儿相比,临床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更明显,退黄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联合应用间断蓝光照射法和金双歧+茵栀黄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病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取本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诊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患儿用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连续组、间断组,对应连续蓝光照射治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后归纳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在病情控制有效率方面,间断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连续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红素下降、黄疸减退所需时间方面,间断组患儿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连续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所需时间,间断组患儿疗程显著短于连续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蓝光治疗对病情有较好的干预价值,相对于连续蓝光照射,间断性蓝光照射方案无论病情症状控制、疗程时间等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每天光疗8h,休息2h后再次光疗8h,然后休息6h,连用3d;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24 h.观察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光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光疗方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但是间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及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持续蓝光治疗),观察组(26例,间断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48h血清胆红素比较t=0.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96h血清胆红素比较t=5.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与对照组(34.6%)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持续蓝光照射相比,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香梅 《吉林医学》2014,(24):5413-5414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进行治疗。结果:治疗3 d,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HS-CRP、TBIL、γ-GT、AKP以及FF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吸氧、预防及控制感染、静脉输液、对症及其他支持治疗等。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9.07%、实验组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238)。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综合护理。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新生儿常规光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动态比较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胆红素下降水平、及退黄时间等,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发热、皮肤干燥、皮肤损伤、哭吵、精神差的发生率和治疗后3、5天后胆红素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蓝光照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预防严重后遗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黎宏锐 《广西医学》2011,33(10):1336-1338
目的观察持续及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60例,分别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组)和间断蓝光照射治疗(间断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蓝光照射治疗3d后,血清总胆红素持续组为(168.8±20.7)μmol/L,间断组为(169.6±18.3)μ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皮疹、低血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发热、哭闹不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断组(P〈0.05)。结论间断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相近,但前者的副作用少,在临床上可根据病情尽量选用间断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味外洗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外洗治疗,疗程为5天。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5天后,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8,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外洗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颜思璐  宁岑 《海南医学》2013,24(3):361-362
目的 比较间隙和持续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新生儿黄疸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实施间隙蓝光照射,对照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胆红素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皮疹和发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是可靠的、有效的方法,比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面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单面蓝光治疗,观察组进行双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vs16.0%)(P0.05)。结论双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63-65
目的观察双面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两年间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双面蓝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单面蓝光照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蓝光照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72 h、5 d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以及两组经过治疗后出现各种副作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相似,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后,双面蓝光照射的实验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相对于单面蓝光照射的对照组患儿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时间更短,疗效显著。从并发症上看,双面蓝光照射患儿出现的副作用例数比单面蓝光照射病例增多。结论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单面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明显,蓝光照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