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的孕妇开展产科门诊护理,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门诊接诊的GIGT孕妇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孕期保健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入组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PG)和孕36周及分娩时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36周和分娩时的2 h P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36周、分娩时体质量以及孕妇孕期增重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膜早破、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HDCP)、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GIGT孕妇产科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与体质量,降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随机双盲法比较119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阿卡波糖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糖耐量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8·8%;阿卡波糖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HPG、TC、TG、LDL、FINS及PINS均明显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结论阿卡波糖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IGT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4%,而对照组的DM发生率为20.0%,两组转归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从而降低此类人群DM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糖耐量异常患者医疗干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第三大疾病 ,是危及人类健康的现代文明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研究报告认为 :几乎所有的 NIDDM在发病前都要经过糖耐量异常 (IGT)阶段 [1 ]。如不及时干预 ,约有2 /3病人可转变为糖尿病 [2 ]。因此对 IGT作干预治疗是预防发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本文报道在临床上进行 OGTT试验 ,按照 1985年 WHO诊断标准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者 48例进行医疗干预 ,并以 2 5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未接受干预作为对照 ,两组资料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平台干预应用于孕早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02~2020-02本院孕早期糖耐量异常孕妇8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02~2019-08内44例为对照组,2019-09~2020-02共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联合微信平台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后饮食管理情况、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饮食管理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回授法联合微信平台干预应用于孕早期糖耐量异常孕妇能改善饮食管理情况,降低血糖水平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5例确诊的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强化饮食辅以合理体育运动,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出院时2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入院时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饮食干预辅以合理体育运动有利于GDM患者血糖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芳 《上海医药》2012,(14):35-37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饮食治疗知识知晓率、糖尿病年转化率和血糖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饮食治疗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年转化率、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对降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孕妇1835例,其中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胎儿畸形发生率及剖腹产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GDM与GIGT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产后随访,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属于高危妊娠,容易引起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及畸形,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笔者对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饮食和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在社区给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将5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口服阿卡波糖。设定期限1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56例患者中有62.5%转为正常糖耐量,21.4%无变化,16.1%有进展,但是未发展为糖尿病。结论:进行生活方式及口服阿卡波糖干预糖耐量异常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人群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张凯 《天津药学》2012,24(1):22-24
目的:观察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协助临床控制糖耐量以减低患者向2型糖尿病的转变。方法:对12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加用阿卡波糖,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 2 h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干预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为8.3%,阿卡波糖组的发病率为5.0%;治疗组BMI、WHR、FPG、2HPG、FINS、PINS以及IR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S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IGT患者的代谢紊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期管理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获得恰当、有效的处理方法 和监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常规产检,并在本院分娩的、材料完整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80例,进行OGTY检查,并对胎儿体重、羊水情况及胎盘成熟度进行追踪.结果 GDM组孕妇空腹血糖异常者占20%,GIGT组中3小时血糖异常占44%;血糖管理组胎儿体重及羊水指数较未管理组明显下降;管理组低体重儿较未管理组明显增多,未管理组巨大儿明显增多;巨大儿组羊水过多明显增多,低体重儿组羊水过少及胎盘Ⅲ级者明显增多.结论 OGTT中3小时血糖检查在GIGT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血糖管理在减少巨大儿、羊水过多发生的同时增加了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且进行血糖管理时要考虑胎盘的功能,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立助产士专科门诊,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改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孕妇血糖控制及改善孕妇自我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10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干预组39例,糖尿病对照组66例。干预组由助产士专科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助产士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其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糖尿病教育后其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控制行为有了显著的提高。干预组孕妇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专科门诊助产士加强对糖尿病干预组实施糖尿病教育后,孕妇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控制行为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麻丽军  周俊鸿  丁军 《河北医药》2002,24(4):258-25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代谢血脂及体重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对照性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结果 治疗组1年间转变为糖尿病(DM)者2例(4.34%),维持IGT者5例(10.87%),转变为正常者39例(84.78%),而对照组上述病例数分别为5(10.42%)、32(66.67%)和11(22.92%)。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提示二甲双胍非常适用于肥胖型IGT患者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GIGT孕妇12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70例及100例50g糖筛查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GIGT和GDM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IGT的妊娠结局与GDM相似,应及时干预及管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葡萄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予以药物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前瞻性观察(1年)IGT患者的血糖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方法: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治疗组(A组)和二甲双胍药物(250 mg,每日3次)联合生活方式治疗组(B组)治疗1年,1年后复测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颈总动脉IMT。结果:在基础状态时,两组的血糖和颈总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B组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7.9±1.2)(、8.7±1.4)mmol/L,P=0.002],B组IMT的增加值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0.001±0.010)、(0.007±0.014)mm,P=0.042]。结论:二甲双胍治疗明显改善IGT患者的餐后血糖,并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对肥胖糖耐量减低(IGT)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肥胖的IG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ALA 600 mg·d-1治疗14 d,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方法观察ALA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输注ALA后,钳夹过程中稳态下葡萄糖输注率(GIR)升高76%(P<0.001);TNF-α、IL-6分别下降38%和55%(P<0.05);MDA水平降低43%,GSH水平升高26%(P<0.05)。结论抗氧化剂ALA能显著改善肥胖IGT人群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可能为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同时下调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对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IGT 70例 ,其中男 31例 ,女 39例 ,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对照组各 35例。对照组进行饮食、运动控制 ,贝那普利组除饮食、运动控制外 ,加贝那普利10mgqd ,观察 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及舒张压均下降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无下降 ,而贝那普利组有所下降 (P <0 .0 1) ;两组治疗后的餐后 2h血糖 (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下降 ,贝那普利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贝那普利可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P2HBG、HbA1c及收缩压水平 ,提示贝那普利可改善糖耐量减低患者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对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经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筛选出肥胖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100例,口服降压药雷米普利片5 mg,每天1次;1月后,血压仍间断波动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2组原用降压药与原生活方式均不变;此外,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片0.5 g,每日3次;疗程各16周。测定治疗前后24 h的动态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胰岛素、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胰岛素。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与治疗前比较或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降压总有效率达72%,明显优于对照组44%,且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餐后2 h血糖与空腹、餐后2h血胰岛素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体重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二甲双胍组无低血糖出现。结论二甲双胍对肥胖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显示了良好的抗高血压效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