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光远 《吉林医学》2016,(4):881-88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辅助应用替格瑞洛在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d,分2次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d,分2次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状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病人发生出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90 mg/d替格瑞洛口服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且未增加MACE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吴锦萍 《中外医疗》2014,(34):15-16
目的探讨和分析进展性脑卒中多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共1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参麦、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用药物巴曲酶注射液,然后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状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9%,在治疗以后的第11天,观察组血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但是两组间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该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抗凝、降纤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靶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70-127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住院期间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P<0.05),消化道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但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研究组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疗效更显著、抗血小板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9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治疗组(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观察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流变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流变参数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78%)高于对照组(8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制血小板活化,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653-1656
目的:分析不同双抗血小板疗程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80例,依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凝3个月后调整为单抗+抗凝9个月,观察组100例采用双抗板(方案同对照组)+抗凝6个月后改为单抗加抗凝6月;两组均连续随访12个月,观察并分析其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疗程(6个月)可能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有增加出血风险,应依据患者情况选择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予以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各相关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散布宽度(PDW)、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比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PV、PDW、CD62p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进口氯吡格雷,研究组采取国产氯吡格雷,两组均服用12个月。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治疗1个疗程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12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13%)与对照组(10.26%、5.1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但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104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IB、P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IB、P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0.00%(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与对照组的7.69%(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治疗,可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功能,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化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及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化护理。比较2组抑郁情况(EPD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情况。 结果 2组护理前EPDS评分、GQOLI-74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EP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与心理功能维度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护理前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血清孕酮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家庭化护理能够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雌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强化护理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8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践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践组进行围手术期强化护理。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液纤溶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血栓栓塞事件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护理前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护理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活性、D二聚体(D-D)浓度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t PA、D-D、PLT均显著降低(P0.05),但实践组t PA、D-D、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实践组血栓栓塞事件DVT、P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均显著升高(P0.05),但实践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强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并有助于术后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因子及心理和躯体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浙江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抑郁自评调查。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7、IL-23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自评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抑郁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结合治疗,改善患者外周IL-17、IL-23的表达,同时具有针对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自我行为的管理和健康的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观察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选择门诊给予依托孕烯皮下埋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变化,同时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月经模式及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痛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个月,2组病人各时间点痛经评分均逐渐降低(P<0.01)。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2组间痛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1个月月经量均减少(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月经量减少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子宫体积均有缩小(P<0.05),2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2组体质量增加及痤疮、乳房肿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期延长、月经频发更多见。结论: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都能够治疗子宫腺肌病,二者治疗效果相当,但依托孕烯皮埋后经期延长、月经频发发生率高,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方面,依托孕烯可作为不宜放置左炔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郑州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特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Hcy水平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纯音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纯音听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 结论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浆Hcy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张晓冬  西英俊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19-1621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及干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因子得分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SCL-90因子得分差值及总分差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值及总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提高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性化组,各6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个性化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统计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对2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SDS量表、SA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个性化组的SDS量表、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SDS量表、SAS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护理前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个性化组的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性化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性化组的总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73.33%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及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照顾,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2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均接受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期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期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结论:对于血液透析病人,引入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朱红艳  刘静  徐小丽 《当代医学》2016,(25):106-10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4年神经外科ICU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4~2015年神经外科手术后转到ICU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ICU治疗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分别为93.33%和80.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1,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NICU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能明显缩短患者在NICU的治疗时间,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0.
石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05-1606,1609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的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施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后,与单纯的药物干预相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也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