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将112例PDR患者180只眼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90眼)与对照组(54例,90眼),对照组给予光凝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Ⅳ期好转率为84.4%,Ⅴ期好转率为64.3%,Ⅵ期好转率为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23.3%以及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在PDR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同时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效果及视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分期的PDR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视力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82例(90眼)患者的手术效果分为显著和不显著,结果显示,Ⅳ期患者的手术效果显效率最高,达78.6%,不同分期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92.9%(13/14),Ⅴ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77.8%(28/36),Ⅵ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55.0%(22/40).三组术后视力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56例(198眼)PDR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杲198眼术后视力改善146眼(73.74%),其中Ⅳ~Ⅴ期116眼(79.45%),Ⅵ期30眼(20.55%);32眼(16.16%)视力不变,20眼(10.10%)视力下降。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大部分患者视力改善;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对该病的顸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对86例104眼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82眼(78.5%).其中Ⅳ期~V期62眼(75.6%),Ⅵ期20眼(24.4%);19眼(18.3%)视力不变,其中Ⅳ期~V期2眼(10.5%),Ⅵ期17眼(89.5%);3眼术后视力下降,其中Ⅳ期~V期1眼(33.3%),Ⅵ期2眼(66.7%).视力≥0.1者由术前12只眼(11.5%)增加到术后39眼(37.5%).Ⅳ期、V期患眼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明显好于Ⅵ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方法,但PDR的严重程度不同对术后视力恢复有不同的影响,早期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93例 (13 9只眼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平均随访 (16.72± 8.5 3 )个月 ,对视力改善情况及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只眼 (70 5 0 % )视力得到提高 ,术后视力明显好于术前 (P <0 0 0 1) ;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脱离和黄斑病变。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英  王琳  黄蔚  韩泉洪  惠延年 《医学争鸣》2002,23(14):1332-1332
1 临床资料  1997- 0 2 / 2 0 0 0 - 0 5经玻璃体手术的 PDR连续患者 79(男 38,女 4 1)例、10 4只眼 (右 2 6 ,左 2 8;双眼 2 5例 ) ,年龄 2 4~ 71岁 .发现糖尿病史 0 .5~ 37(平均 8.5± 6 .5 ) a.其中 型糖尿病 5例 (2 7~ 5 4岁 ,平均 39.6岁 ) , 型糖尿病74例 .发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或漂浮物等眼病史 15 d~ 8a.入院经眼科系统检查 ,患眼均有新生血管膜或程度不等的玻璃体积血 .在介质混浊、不能看到眼底的 2 8只眼 ,经眼部A/ B型超声检查 ,均显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术前视力为光感、手动和指数的分别有 15、38和 2 2只眼 ,≥…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燕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5):388-388,3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对于严重的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等改变,玻璃体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眼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77例(77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18例(22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的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改善17眼(77.27%);3眼视力不变(13.64%);2眼视力下降(9.09%)。结论四切口玻璃体手术使术者得以采用双手操作行眼内的膜分离、膜剥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组织损伤,是治疗PDR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2002~2006年期间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2例共288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入选病例根据术前B超及术中眼底所见分为4组:单纯玻璃体积血不合并视网膜脱离组(Ⅰ组)、纤维血管性增殖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但未累及黄斑组(Ⅱ组)、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组(Ⅲ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组(Ⅳ组),对以上4组病例手术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术后视力改善率为84.9%;Ⅱ组术后视力改善率为81.1%;Ⅲ组手术后视力改善率为41.9%;Ⅳ手术后视力改善率为72.0%.Ⅰ组与Ⅱ组的视力改善率经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x2=0.529,P=0.467),而Ⅲ组视力改善率与Ⅰ组、Ⅱ组、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1、0.000 1、0.016).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在黄斑未受明显累及时手术治疗将有町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1例(48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广泛眼内光凝术、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41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85.41%,4只眼视力术后无变化,占8.33%,3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略下降,占6.25%.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手术并发症少.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广泛眼内光凝术、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PPV)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的83例(95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加眼内光凝术,并根据具体情况加行巩膜外环扎、巩膜外硅胶垫压、C3F8填充或硅油填充.结果术后视力改善56只眼,其中Ⅳ期11只眼(84.62%),Ⅴ期24只眼(64.86%),Ⅵ期21只眼(46.67%).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术后视力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继发性高眼压、玻璃体腔再出血、并发性白内障.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尽早手术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9眼,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注射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月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18.术后黄斑水肿减退,黄斑中心凹厚度减低,3月后基本恢复正常253±169μm。眼压术后有增加,术后7d为19.42±6.97mmHg,术后1月为24.14±11.25mmHg,用药后基本可以降至正常,术后3月19.21±6.45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逐步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PV)后玻璃体再积血(PVH)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PV手术,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与非PVH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VH的影响因素,并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PDR患者PPV术后6个月内PVH发生率为13.46%(21/15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眼部激光治疗史、合并虹膜新生血管、收缩压、舒张压、视力、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PPV时间、术中激光光凝点数、术中填充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VH组PDRⅥ期比例、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术后眼压均高于非PVH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R分期[O^R=4.591(95% CI:1.997,10.550)]、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O^R=3.736(95% CI:1.626,8.586)]、HbAlc [O^R=4.293(95% CI:1.868,9.867)]、术后眼压[O^R=3.666(95% CI:1.595,8.425)]均为PDR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P <0.05)。非PVH组预后优于PVH组(P <0.05)。结论 PDR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影响因素包括PDR分期、合并增生视网膜牵引、HbAlc、术后眼压,且PVH的发生会影响预后视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姜世怀  乔岗  余敏  代艳  胡波  范萍 《四川医学》2010,31(5):601-603
目的观察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玻璃体手术前及术后分别使用止血药物对术中、术后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探讨PDR围手术期止血药物使用的最佳方案。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观察资料的PDR患者43例(49眼)按止血药物使用方案不同分为3组,A组14例(17眼),术前1h肌注注射用血凝酶1KU,B组13例(15眼),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75mg,1次/d,5d,C组16例(17眼)既术前肌注注射用血凝酶1KU,又于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75mg,1次/d,5d。对比分析3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术中渗血程度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B组,术后出血指标(术后早期玻璃体混浊程度、晚期再出血),C组优于A、B组(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即术前术后均使用止血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再出血,效果优于单纯术前或术后使用止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