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吸烟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控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1所中学,185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为1831,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6.7%(男生35.6%,女生18.2%)。调查前1个月吸烟率6.3%(男生10.7%,女生2.0%)。开始吸第1支烟的平均年龄(13.4±2.9)岁,其中男生(13.3±2.9)岁,女生(13.5±3.1)岁。吸烟的相关因素,男生为周围人吸烟、好朋友吸烟、学校类别、认为拒绝别人递的烟不礼貌等因素。女生为家庭收入、好朋友吸烟等因素。结论沈阳市中学生吸烟率较高,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低,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动员社会、学校力量,采取加大禁烟力度,城市立法,严禁向未满18岁青少年售烟等综合措施降低中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19个区的57所学校(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各19所)11~20岁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9239人,其中初中生3112人(男1565人,女1547人),高中生3097人(男1475人,女1622人),职业学校学生3030人(男1734人,女1296人)。上海中学生总吸烟率为19.5%,其中初中生吸烟率为6.9%,男生10.5%,女生3.2%;高中生吸烟率为16.7%,男生24.7%,女生9.4%;职校生吸烟率为35.2%,男生47.1%,女生23.4%,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占49.1%;朋友提供香烟是中学生第一支香烟的主要获得途径,占53.3%。结论目前上海市中学生吸烟率仍在上升,特别是高中生和职校生。普及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提高抵御第一支香烟能力应是中学控烟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市中学生吸烟情况,我们于1991年11月对我市城乡4所中学1366人(男855人,女511人)进行了吸烟情况调查,为保证资料的可靠性,采取不记名填表法,调查共设计14个项目,每一项目设计若干选择答案,学生独立填写,当场交卷,调查结果如下:1吸烟率我市中学生吸烟率为23.41%;其中城区男生31.20%,女生1.78%,乡村男生37.37%,女生5.38%;城区男生与乡村男生吸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2开始吸烟年龄有53.25%的中学生15~17岁开始吸烟,其中69.39%城区男生开始吸烟年龄为16~18岁,72.18%乡村男生开始…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我地区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便于有针对性进行教育.于1992年1月对彭县农村重点完中波阳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及西部中学初中及成都师专随机抽取了五个系的部分大学生.进行吸烟状况调查。实得有效卡1450张,其中男生941人,女生509入。结果分析如下:1吸烟等级划分:吸烟者,每天吸烟1次以上者;试吸烟者,指偶尔情况下吸过几次;不吸烟者,指从来吸过烟。2吸烟率:我县大、中学生总吸烟率为25.3%(367/1450)。男生吸烟率37.2%(350/941)明显高于女生3.3%(17/509),P<0.0001。互吸烟与学生年龄:学生吸烟率在12~23岁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吸烟情况,自1991年选择了市郊区各6所中小学,调查了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3716名学生(年龄9~18岁)。其中男生2042人,女生1674人。本调查是在保健人员动员.说明目的、解除顾虑和保密的情况下以无记名方式,单独填表、当场交卷的调查方法进行。在3716名被调查学生中有吸烟史考548人,吸烟率为148%,其中男生吸烟人数为486人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238%,女生吸烟人数为62名占被调查女生人数的3.7%。偶而吸烟者275人,吸烟1年上者165人.成病者108人。结果表明,本市中小学生吸烟率同江苏、北京、银川市学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6.
宁康 《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453-444
为准确掌握我校学生的吸烟情况,采用RRT法(随机应答技术)对各年级学生的吸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吸烟学生主要是男生,—~三年级经常吸烟率分别为5.20%,7.41%,22.17%,偶尔吸烟率分别为42.00%,46.09%,61.32%;全校女生经常吸烟率为0.62%,偶尔吸烟率为4.68%,吸烟率在各年级变化不明显。吸烟率的城乡差别也存在。类似中学生吸烟这类较敏感问题,通过RRT法得到的结果较一般调查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为在维吾尔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取的2130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为14、18%(男生31~30%,女生2.39%),吸烟率为12.09%(男生27.24%,女生1.65%)。促使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烦恼或无聊(42.09%),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酒、父母亲吸烟、零用钱较多。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吸烟有害健康(75.78%)。男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女生、初中生得分低于高中生、吸烟者得分低于非吸烟者。75.78%的学生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结论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吸烟率较低,有较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禁烟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应针对影响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3月.对我市一所厂矿中学、二所普通中学的初一至高三1365名学生采用无记名填表调查了吸烟情况,结果如下:1吸烟情况:共调查12~18岁中学生1365人,男生吸烟率12.14%,女生吸烟率0.8%,初中吸烟率5.16%,高中吸烟率10.94%.吸烟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18岁,平均年龄162岁.2对吸烟的认识:95.38%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1.64%的学生认为吸烟对健康有益,2.3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3对他人在公共场所及在家庭中吸烟的态度:有反感情绪的占82.20%,乐于忍受的占6.52%。4对控制吸烟的意向:要求国家立法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_5月对北京市通州区9所中学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7.5%、25.7%和24.8%,13岁以前吸烟率分别为10.6%、9.4%和8.8%,30%以上的尝试吸烟者在小学阶段(13岁以前)开始吸第一支烟;3次监测尝试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分别为36.9%、34.9%和31.2%,女生分别为18.4%、17.7%和19.3%;随着年级升高、学习成绩降低尝试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在校住宿生吸烟率明显高于不住宿学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学生吸烟率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结论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重点人群,在家庭、学校中共同开展控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市3所高校(医学院校1所、非医学院校2所)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样,使用统一问卷进行有关吸烟与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共调查2500名,获得有效问卷2472份,应答率为98.9%。大学生吸烟率为21.9%(542名),其中男生吸烟率为34.8%(506名),女生吸烟率为3.5%(36名),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烟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吸烟与控烟态度等与吸烟行为相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非医学专业、城镇、对烟草危害知晓率低、对被动吸烟态度忍让、对他人吸烟持赞成态度的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对吸烟和控烟的态度与吸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1.
医科大学生吸烟心理与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医科大学生吸烟情况及心理、行为状态,笔者于1993年5~11月对本校1303名医科大学生进行了吸烟现况调查。其吸烟率为14.58%(男生为29.34%,女生为1.31%);男生吸烟率有随年级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吸第一支烟的年龄多数在14~19岁之间;影响学生的吸烟的主要因素有生源、心理和行为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烟草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今后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该师范大学1—3年级在校学生1100名,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1100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1.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21.8%,女生吸烟率为2.2%,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影响等。结论师范生虽然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吸烟现象不容忽视,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以控制师范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乡市中小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中小学生吸烟状况,探讨社会、家庭、学校诸因素对学生吸烟的影响,于1991年10月选择我市辖区城乡中小学校各3所,整群抽取64个班,4254名学生进行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1吸烟与性别、城乡关系:新乡市中小学生总吸烟率为20.2%。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分别为29.4%和65%,P<0.001;城市学生吸烟率(4.7%)明显低于乡村(25二4%),P<O001。这种差异主要与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关。2吸烟与学校的关系: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吸烟率14.6%(53/363)低于非重点中学209%(197/941),P<0.of。这可能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现状以及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3年9—10月随机从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中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共6个区2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对239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1232名,女生1163名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中学生吸烟率为9.5%;男性吸烟率14.7%高于女性4.0%(P〈0.05)。初一~高三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3.6%、6.3%、7.9%、7.5%、13.4%和21.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4.18)、高年级(以初一学生为基准,初二~高三OR值分别为1.80、2.32、2.17、4.17和7.13)、自感孤独(OR=1.31)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以初中及以下为基准,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0.721、0.377和0.476)为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高,高年级男生是干预重点,吸烟行为受学生所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减少吸烟行为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国内对大、中学生吸烟状况的报道较多.而对小学生吸烟状况的报道尚少。近年来我县大面积种植烟叶,农户几乎家家都种,小学生吸烟现象屡见不鲜。为及早进行预防吸烟教育.我们以分层整群抽检方法,抽取了9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吸烟状况及吸烟诱因调查,共获得合格问卷2626份。结果如下:在2026名小学生中;吸烟者775人,吸烟率38.25%,其中试吸烟者占91.35%;偶吸烟者占4.52%.常吸烟者1.16%;戒烟<3个月者2.97%。性别.:男生1129人、吸烟733人,吸烟率64.92%(标准化吸烟率62.69%);女生897人,吸烟者42人,吸烟率4.68%(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校学生吸烟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我们于1991年6月对我校学生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吸烟率:本次调查有效人数679人.吸烟者237人.吸烟率为34.90%.三个年级学生中吸烟年以88级为最高,达46.30%,其次为89级,占35.95%,90级为最低,占22.27%.三个年级学生吸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9,P<0.005).可见学生的吸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学生吸烟与性别关系:在237名吸烟者中,男生222人,吸烟率为52.36%,女生15人,为5.88%,男、女生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学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广州市某区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一年来发生校园暴力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型的暴力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了1064名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40.7%,其中男生发生率为49.7%,女生为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5,P=0.000);高中生暴力发生率低于初中生(x^2=25.25,P=0.000)。男生遭受总暴力、心理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39.3%、21.6%、17.0%、6.0%,女生为26.3%、14.1%、9.7%、3.2%;男生施暴他人的各暴力发生率分别为26.7%、13.3%、17.0%、3.6%,女生分别为8.6%、4.6%、5.7%、1.7%。吸烟、逃学、游荡、曾受家庭暴力、零用钱少是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OR=6.15、2.52、2.05、1.88、1.31)。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平邑县中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平邑县驻城4所中学共3618名学生有关吸烟倾向、行为的影响因素,了解平邑县中学生吸烟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中学生总吸烟率为9.98%,其中男生17.4%,女生0.62%;初中生和高中生均随年级升高而吸烟率明显上升;吸烟原因以朋友聚会、新奇、情绪低落为主;影响吸烟的主要因素为掌握吸烟有害的知识、环境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结论:平邑县中学生吸烟率在全国属较高者,在中学生中开展控烟、禁烟活动十分必要,并应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9.
新疆汉族初中学生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汉族初中学生的吸烟状况。方法 对乌鲁木齐及阜康4所城市和县镇中学2061名初中学生吸烟状况进行产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24.8%(男生39.2%,女生12.8%),吸烟率9.2%(男生16.1%,女生2.4%),县镇高于城市,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模仿及伙伴效应。81.1%的学生首次吸烟年龄低于12岁,男生,高级年,学习成绩差,零用钱较多的学生,尝试吸烟率及吸烟率明显较高。学生有关吸烟危害的知识主要来自大众媒体,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结论 新疆汉族初中生的吸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柞水县中学生吸烟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严重危害,已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曾对青少年的吸烟情况进行过调查。我区青少年的吸烟情况如何尚不清楚,为此,作者于1991年6~7月对陕西省排水县三所城乡中学进行了调查。结果:1吸烟惰况共调查726人,吸烟者192人,吸烟率26.45%。城乡学生吸烟率无明显差别([WTBX]X2[WTBZ]=0.52,P>0.05),男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WTBX]X2[WTBZ]=94.98,P<0.001)。2吸烟与家庭和近邻吸烟状况的关系父母吸烟与不吸烟者,学生吸烟率分别为30.08%(179/595)、9.9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