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临床分析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妇女,并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与妊娠相互影响,妊娠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SLE使妊娠合并症增加,威胁母婴生命,因此严密的观察病情和全面系统的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光 《天津护理》2013,(6):543-54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累及多系统多脏器。SLE与妊娠相互影响。近年来,SLE在疾病控制及预后上已大为改观,SLE已不再是妊娠禁忌证,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系统的临床护理对SLE患者能否度过孕产期极为重要。现对国内有关妊娠合并SLE的妊娠指导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男女比为1:7~10,育龄妇女占患者的90%~95%。SLE会导致孕妇病情加重及妊娠高血压综合性(简称妊高征)发生率增高,孕妇病死率为50%~80%,胎儿病死率为12.9%~45.5%,妊娠会使SLE病情活动或加重,复发率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因此严密的观察病情和全面系统的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结果: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与SLE病情活动程度、肾脏损害、血管炎及补体下降相关: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阳性率存在正相关联。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是SLE的主要自身抗体之一,可作为诊断SLE和判断其活动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移、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妊娠生育曾经被列为SLE的禁忌证。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今SLE病人妊娠分娩成为可能。但是妊娠和产后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SLE病人生育存在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和诱发母体病情恶化的危险。对8例产后和终止妊娠引产后SLE病人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护理干预措施,以探讨妊娠对SLE病人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以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此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易反复。不少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出院后不注意有关该疾病诱发因素,如激素减量不当,女患者病情不稳时妊娠,紫外线照射等均可导致病情反复。我们在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每个即将出院的SLE患者分别给予康复指导,降低了复发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抗细胞膜DNA(mDNA)抗体在抗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等特异性自身抗体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45例SLE患者。以Raji细胞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mD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nuA。分析抗mDNA抗体在其他特异性自身抗体阴性SL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抗mD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69.7%,明显高于抗Sm抗体(19.7%)、抗dsDNA抗体(31.9%)和AnuA(45.8%,均P〈0.01)。在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达64.3%;在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为70.2%;而AnuA阴性的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为60.3%。结论 抗mDNA抗体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SLE血清学标志之一,尤其对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或AnuA阴性SLE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其中狼疮性肾炎(LN)36例,SLE非肾炎者2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的血清AnuA,同时进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检测。结果 AnuA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55.0%,显著高于抗-Sm抗体(P〈0.01),但与抗-dsDNA抗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组AnuA与抗-Sm抗体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抗-dsDNA抗体显著相关(P〈0.01),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达76.7%;LN组的AnuA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5.0%和63.9%,均显著高于SLE非肾炎组(P〈0.01)。结论 AnuA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是SLE的另一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能有效提高SLE的实验诊断率;血清AnuA的检测有助于LN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EE)活动性的关系以及在狼疮肾(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3例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76例SLE患者按SLEDAI评分分为SLEDAI≥10分组和SLEDAI〈10分组两组,进行抗C1q抗体与SLE活动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 LN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对照组(P〈O.01)。同时SLEDAI/〉10分组,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SLEDAI〈10分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人选的白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P〈0.05),以SLEDAI作为因变量人选的白变量抗C1q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存在着抗C1q抗体的高表达,抗C1q抗体在LN疾病中起较为重要作用。抗C1q抗体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其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较好的反映SLE病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0例SLE患者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结果 40例SLE患者血清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5%、40.0%、45.0%,其中AnuA的阳性率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AnuA)是诊断SLE新的特异性指标,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特异性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可用作SLE患者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胎死宫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SLE以年轻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病人的90%~95%,而SLE妇女的妊娠给原发病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SLE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风险均较大,尤其是抗磷脂抗体的存在更增加了对妊娠SLE妇女的威胁,因为血管内皮是由磷脂组成,如体内有抗磷脂抗体,就可以形成血栓,如果发生在子宫,则可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而造成流产,所以SLE孕妇易出现流产,早产,过期产,胎儿发育不良或死胎等,从而增加胎儿的夭折率,比例在11.5%~60%,对于育龄期SLE患者是否能怀孕,妊娠对SLE病情及妊娠结局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病毒DNA载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SLE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的相关性。结果 248例SLE患者中,49例为EBV-VCA-IgA抗体阳性,167例健康对照者中12例阳性,SLE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 vs 7.2%; P < 0.001);SLE患者EB病毒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SLE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SLE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育龄妇女。SLE患者的生育能力与常人无区别,故SLE患者妊娠是风湿科医师常遇到的问题。这部分患者的诊治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是临床诊治中很具挑战性的一个部分。SLE和妊娠可以相互产生不良影响:妊娠可能会导致SLE复发,SLE可对妊娠和(或)胎儿造成不良后果。现将几个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昭华  徐红星  段艳  赵星 《检验医学》2007,22(4):442-44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9例SLE患者和24名正常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并分析sICAM-1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补体C3等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sICAM-1水平与ANA滴度具一定的相关性(r=0.363,P〈0.05),而与抗dsDNA抗体、补体无明显的相关。结论sICAM-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血清sICAM-1的测定有助于SLE的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在SLE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斑点法对199例SLE患者,309例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72例正常组进行上述3个抗体的联合检测,并与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核小体抗体在SLE组、CTD组和正常组中的阳性率为47.24%、0.97%和0.00%;抗组蛋白抗体为41.71%、0.97%和0.00%;抗双链DNA抗体为33.17%、0.65%和0.00%,上述各组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SLE组中的特异性分别为96.91%、96.51%和97.06%;任何两种或三种抗体同时阳性对SLE的特异性为100%。三种抗体在SLE活动组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1);抗核小体抗体与WBC、HB、C3、C4、胸膜炎等指标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对SLE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核小体抗体的敏感性最高且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妊娠患者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时会出现病态妊娠,本研究针对轻 中度活动SLE合并APS患者使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观察患者及其胎儿的预后。方法 SLE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接受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每月1次10 g,直到生产为止;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妊娠结局,患者病情,胎儿状况。结果 两组在入组时年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 DNA)抗体阳性例数、抗β2GPI(抗β2GPI)阳性例数、抗心磷脂抗体(ACA)亚型、既往发生病态妊娠人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补体(C3)降低(P=0.02)。妊娠期间产科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妊高症、胎儿窘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子痫、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孕妇选择顺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比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免疫抑制剂减量使用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较对照组多(P<0.05);妊娠期间观察组SLEDAI评分整体较对照组更低,更快稳定;但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对SLE合并APS患者提高妊娠保有率,减少妊娠合并症、产后并发症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Clq抗体水平与其肾损的关系。方法将118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组81例和SLE稳定组37例;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56例,正常对照组35例。抗Clq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采用速率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检测采用邻苯三酚红法。比较各组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均值差异和阳性率或异常百分比,并分析11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lq抗体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抗Clq抗体浓度在SLE活动组为54.12&#177;47.64RU/ml,明显高于SLE稳定组9.87&#177;19.36RU/ml,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16.24&#177;14.06RU/ml)和正常对照组(0.84&#177;1.28RU/ml)(均P〈0.01)。抗Clq抗体在SLE活动组、SLE稳定组、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2%,10.8%0,30.4%和0.0%。SLE活动组的抗ds—DNA抗体浓度也明显高于SLE稳定组、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LE活动组的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高于SLE稳定组(P〈0.05)。以抗Clq抗体为变量,以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SLE病人血清中的抗Clq抗体与SLEDAI(r=0.483,P〈0.01)、抗ds—DNA抗体(r=0.372,P〈0.01)和β2-MG(r=0.277,P〈0.01)呈正相关,而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抗Clq抗体水平是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SLE患者有无肾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95例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SLE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G^-)杆菌,感染与疾病的活动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白细胞数及补体C3有关。结论做好SLE患者的病情评估,加强健康教育,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及严密病情观察是控制和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病情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合并妊娠围生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2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是否接受医生指导将其分为非指导性妊娠组38例和指导性妊娠组64例,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围生结局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SLE患者合并妊娠的围生结局与SLE患者病程、年龄、孕产次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与患者孕前病情稳定性、孕期发病、孕前自行停药及是否出现肾损害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孕前病情不稳定(即SLEDAI评分≥5分)的危险性最大(OR=3.679),其次为并发肾损害(OR=3.127),孕前自行停药(OR=2.360)等。非指导妊娠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指导性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指导性妊娠组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也高于指导性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病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妊娠围生结局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度被禁止生育,但近几十年发现大多数SLE病人是可以生育的,病人在病情控制情况下可以妊娠,但是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而SLE也会影响妊娠的过程和结局,导致多种妊娠合并症~([1])。本例病人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重度贫血、肾炎等并发症,在我科住院4周治疗护理后病情得到控制,在妊娠34周时转产科行剖宫产术,成功分娩一男婴。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