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状况,我们对某乡镇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及作业工人尿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严重,作业工人尿铅值有不同程度增高;提示,该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严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保护意识,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  相似文献   

2.
工业用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金属铅和铅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铅主要是铅化合物[1] 。就铅的接触而言 ,熔炼和精炼铅是危害最大的工种 ,但在蓄电池行业中混合的铅氧化物也是相当危险的 ,这些岗位的空气铅浓度可达 0 .8~ 4 .0 0mg/m3 。空气中高浓度的铅被吸入人体后 ,血铅和尿铅浓度相应增高[2 ] ,甚至造成铅中毒。为掌握县级蓄电池行业车间空气铅浓度对铅作业工人的危害情况 ,作者于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参加了两个县级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浓度及该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的调查分析。1 对象在承德市某县和石家庄市某县两个正常生产的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1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40名不接触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冷消化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分析尿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工种、工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该企业车间空气浓度的超标率为20.83%,接触组的尿铅超标率为63.41%,尿铅超标率和平均值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种的尿铅超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空气浓度未超标车间也存在工人尿铅超标现象。尿铅含量与工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受到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和工人尿铅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焊接、铸片、分片和涂片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接铅组尿铅浓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9±0.12)和(0.11±0.03)μmol/L。焊接工尿铅浓度最高(0.36±0.14)μmol/L;铸片工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35.7%);工龄25~30年组尿铅浓度最高(0.39±0.19)μmol/L,15~20年组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42.3%);不同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与尿铅含量、异常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尿铅水平与空气中铅浓度相关。降低车间空气铅浓度,对尿铅异常者排铅治疗,是控制接铅工人尿铅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印刷车间空气中铅对作业工人发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空气中铅浓度与工人发铅间的关系,对我区某印刷厂车间的铅浓度以及作业工人发铅含量进行了连续2个月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玉敏  朱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31-1832
目的了解滕州市某蓄电池企业空气中铅尘(烟)浓度及工人的尿铅含量。方法车间空气中铅尘(烟)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职工尿铅水平采用"尿中铅的双硫腙法"进行测定。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烟)浓度超标点较多,铅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超限倍数达32倍,铅烟最大超限倍数达50.5倍;203名职工尿中铅含量超标人数75人,超标率36.95%,机修工尿中铅含量超标率高于其他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急慢性铅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效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局冷热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于1997年3月至6月对113名铅作业工人进行现场调查。冷铅作业组53人,热铅作业组60人,对照组62人。调查结果显示,冷热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热铅作业组工人自觉症状及尿铅含量均较冷铅作业工人明显,且查出1例尿铅含量超标者,并给予驱铅治疗。提示防护重点应加强热铅作业工人的保护,但也不能忽视冷铅作业的危害,改善铅作业环境,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监测环境铅浓度及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8.
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仓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方法生产车间空气铅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尘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76名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测定。结果①车间内采集8个点的空气样,铅烟5个点,其中3个点超标,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②76名员工尿铅超标(尿铅值≥33.78μmol/L)有44人,其中轻度中毒(尿铅值≥57.91μmol/L)有24人;③各工段间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④男女和不同工龄间的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工作场所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引起该单位对车间环境、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蓄电池行业铅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南平市铅作业工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情况。[方法]对3家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以铅作业工人自然排尿铅含量≥0.34pmol/L为观察对象,尿铅含量≥0.58pmol/L诊断为慢性铅中毒病人。[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为74.3%(26/35);465名作业工人中铅作业观察对象114例(24.5%),职业性慢性铅中毒50例(10.8%),发病工龄短,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高的工厂发病率最高达43.3%。[结论]职业健康监护可及早发现铅中毒病人,及时防护可有效控制铅中毒。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铅中毒诊断中驱铅前后尿铅含量值的变化规律,特对我市两家蓄池厂40例铅作业工人驱铅前后尿铅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两家蓄电池厂空气铅烟浓度为0.009~46.47mg/m~3和0.025~6.725mg/m~3,铅尘浓度为0.084~11.00mg/m~3和0.049~17.60mg/m~3;驱铅前后一次性晨尿铅浓度各工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驱铅前后尿铅浓度变化有非  相似文献   

11.
朱姝婧 《泰山卫生》2005,29(4):35-36
近几年,铅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铅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小型乡镇蓄电池企业迅速发展。为了解乡镇个体蓄电池行业车间空气中铅污染情况,对我市某乡镇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尿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测定。结果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作业工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160名铅作业工人中19人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0.34μmol/L),属于铅中毒观察对象,7人尿铅≥0.58μmol/L,ZPP≥2.91μmol/L,达到慢性轻度铅中毒水平。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铅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锡标  滕冲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59-2260
目的了解钢绳生产企业铅职业危害状况及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铅中毒发生,为环境治理和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17家钢丝绳厂接铅作业的240名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工厂作业环境进行检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工人血铅,车间铅浓度用DFC-3BF气体采样器采集,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钢绳生产热处理车间的司炉操作处和下线操作处空气中铅烟、烟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下线工、司炉工与上线工的血铅超标率分别为78.57%、69.05%、37.21%;血铅超标率与工种、工龄有一定的关系,与工人的性别、工作时戴口罩、车间进行湿式清扫、吸烟、喝酒、症状等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作业环境中铅烟、铅尘浓度超标是接铅工人体内铅含量超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铅与工人的性别、卫生习惯、个人防护等因素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铅作业小厂大量增加 ,铅作业工人剧增 ,车间设备简陋 ,劳动条件很差 ,工人素质偏低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铅烟 ,铅尘浓度严重超标 ,某乡镇蓄电池厂开办仅 2年 30名铅作业工人中就发生铅中毒 19例。结果报告于下。1 内容与方法1.1 现场劳动卫生调查 采取询问听取介绍等形式 ,了解工艺流程 ,防护设备及工人劳动保护情况。车间空气中铅烟 ,铅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法 ,实验室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湿式消化 )。1.2 职业性体检 对全厂 30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及血铅、尿铅和δ- AL A定量分析。尿铅测定 :1…  相似文献   

15.
264名铅作业工人健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真  李宪登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2):1060-1060
为了解铅对工人的危害情况,我们于1998年6月对曲阜市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调查。对象 铅接触组: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男148人,女116人,年龄18~54岁,平均27-44岁;工龄0-5~34年,平均7-31年。对照组:122名印刷厂铅作业工人,男68人,女54人,年龄20~54岁,平均30-91岁;工龄1~36年,平均11-96年。方法 (1)车间空气铅浓度测定:用FC2B粉尘采样器,玻璃滤膜,样品测定用气相色谱法。(2)尿铅测定:采集工人晨尿,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含量。(3)体检…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血红蛋白(Hb)和血锌原卟啉(ZPP)进行生物监测分析.方法 检测电池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 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作业工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162名铅作业工人中15人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0.34 μmol/L),7人ZPP≥2.91 μmol/L,15人Hb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浓度>0.05 mg/m^3及接铅工龄在2 a~者,生物监测指标明显异常.结论 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定期进行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生物监测十分必要,可以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铅作业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热处理,镀锌车间的铅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测试血铅浓度,同时测定两车间空气中的铅烟浓度。另设行政勤杂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铅作业工人神衰,口内金属味,疲乏,心律不齐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的血铅浓度有显著性差异。1994~1997年度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比较高,铅吸收患者主要集中在1994~1995年度。结论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越高,对作业工人的铅危害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无线电厂38名铅作业人工进行了尿铅和肝功等检查,结果发现厂区车间空气中铅浓度不同程度超过卫生标准,其中25名人工铅吸收,一名工人有铅中毒可能,而对照组尿铅均在正常范围。在铅作业工人中肝功能损害是存在的,与对照缚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铅是一种较常见的重金属,熔点327℃,冶炼过程中可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形成烟尘,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并蓄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发生病变,慢性铅中毒是较常见的职业病之一。我们对一小型铅冶炼厂83名接触铅作业职工的尿铅含量和车间空气中铅含量进行了检测,以了解作业环境中铅含量与职工尿铅含量的关系,检测中发现尿铅含量普遍偏高,遂对这部分职工进行了诊断性驱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查建溪  黄哲敏  江雄演  陈斌 《中国校医》2014,28(10):747-748
目的了解漳州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蓄电池厂263名铅作业工人及112名管理和后勤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共监测43个点,22个点超标,其中熔铅车间铅烟最高浓度达2.89 mg/m3,超标96.3倍。对263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血铅测定,最高值达到2.49 mg/L。铅作业工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腹痛等自觉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铅浓度异常率为22.86%。结论铅作业工人血铅及工作场所铅浓度超标,企业应改善工作环境、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作业工人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