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42例,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天,比索洛尔1.25 mg,1次/天,如无不良反应,每1~2周剂量倍增;对照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天。两组疗程均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用比索洛尔治疗CHF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琳  张琪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12,36(2):112-11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CHF患者在原治疗CHF药物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2.5 mg,1次/d。然后,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心率、血压,逐渐加量到目标剂量5.0~10 mg不等。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率62%,总有效率为90%。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CO、CI、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CHF患者在原治疗CHF药物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2.5 mg,1次/d.然后,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心率、血压,逐渐加量到目标剂量5.0~10 mg不等.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显效率62%,总有效率为90%.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CO、CI、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赵伟  李羽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98-119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A组32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31.30%,以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基础治疗;Β组38例,LVEF平均32.26%,在利尿剂和洋地黄ACEI综合治疗基础上,只要患者耐受,从小剂量逐步加用比索洛尔1.25mg/d,5-10mg/d。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随访,两组共有7例因室性心律失常死亡(A组4例,Β组3例),18例因心衰加重再次住院治疗(A组9例,Β组9例)。治疗前后比较,Β组较A组患者心率减慢,QT间期(QTd)降低,6m in步行距离延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缩小,LVEF明显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CHF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64.29%和有效率92.86%均较对照组的39.29%和75%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0.01)。结论应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慢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纪梅 《中原医刊》2007,34(12):78-79
目的探索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安全性及目标剂量。方法常规利尿剂,必要时应用地高辛。在此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CHF。依那普利起始剂量2.5 mg,1次/d,一般每3-7 d剂量加倍,直至目标剂量(10 mg,2次/d)或最大耐受量(2.5 mg-10 mg,2次/d),平均每天13.58±5.9 mg。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2次/d,每2-3天增加3.125-6.25 mg,2次/d,直至最大耐受量(12.5-87.5 mg,2次/d),平均每天61.33±10.47 mg。两药均达最大耐受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 s)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3例CHF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6%,显效率32.1%;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结论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CHF安全、有效,其目标剂量尚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钟军 《中原医刊》2011,(21):58-5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86例,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者加用美托洛尔,以6.25mg/次,2次/d口服开始,观察5~7d,如能耐受可加量至12.50mg/次,2次/d,观察2~3周后剂量可加倍,部分患者可加到25.00mg/次,2次/d,最大剂量至50.00mg/次,2次/d,观察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6rain步行运动试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美托洛尔治疗后CHF患者心率、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6min步行距离及LVEF明显增加。86例患者中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48例,改善1级34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率、血压、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及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霖 《华夏医学》2006,19(1):47-49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商品名博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CE I 地高辛 利尿剂)42例和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容积(LVESD)、左室舒张容积(LVEDD)、血压(BP)、心率(HR)、6m 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经治疗后LVEF、LVESD、LVEDD、BP、HR、6m 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01)。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CHF患者可显著降低BP、HR,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储备能力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休息、限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射血分数及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量、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比索洛尔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孙颖  杨钰  俞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45-146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与地高辛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和地高辛0.25mg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基础上予地高辛0.125mg和比索洛尔1.25m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有效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比索洛尔与小剂量地高辛合用是治疗CHF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CHF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及通心络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比索洛尔、通心络胶囊能较好地改善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耐量试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心脏指数(c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运动耐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心功能NYHA分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照组采用强心利尿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8 mg和比索洛尔1.25~10.00 mg,均为每天1次.培哚普利初始剂鼍为2 mg,收缩压不低于90mmHg加至4 mg,血压仍然高者,可加至8 mg;比索洛尔开始服用剂量为1.25 mg,逐渐增加剂量至患者能耐受之最大剂量且能长期维持治疗到本试验结束.定期门诊随访,长期坚持服药,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都经胸片、心电图以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共有96例完成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2.9%,两组都使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较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电图对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强心、利尿、扩管药物治疗无改善且伴有快速室率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加用小剂量的比索洛尔治疗。方法:46例原有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比索洛尔首次剂量1.25mg。每3d加用1.25mg,每24h口服1次,2周达5mg/d,观察2-6周。结果:心率由106.68±14.28减至68.64±8.62/min,心脏射血分数由(35.42±5.22)%上升至(43.28±6.02)%,且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1.3%。结论:凡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且伴有快速心室率的CHF患者,可合用小剂量的比索洛尔治疗,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志明 《广西医学》2005,27(4):524-52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药物;治疗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 mg,qd×60 d)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7.1%)和总有效率(91.2%)均较对照组(26.5%和64.7%)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慢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振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02-103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比索洛尔观察组36例和常规对照组31例。比索洛尔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从1.25mg/d开始,能耐受者每周递增1.25mg,达到5mg/d后,每月递增2.5mg,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耐受情况,逐步调到自身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10mg/d;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12周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36例中,显效21例(58.33%),有效13例(36.11%),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31例中,显效8例(25.81%),有效13例(41.94%),无效10例(32.25%),总有效率67.7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化验均无显著变化。存药物递增过程中,}H现心动过缓3例、乏力2例,减量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CHFLIf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分成两组 ,比索洛尔组 (n =6 4 )口服比索洛尔 1.2 5~ 10mg/d。对照组 (n =16 )口服安慰剂 ,疗程均为1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 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比索洛尔组 3个月后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 ,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 ,射血分数和 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比索洛尔组有效率明显提高 ,死亡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 ,疗效更显著 ,不同剂量的比索洛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期使用比索洛尔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逆转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不同剂量的比索洛尔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内一科住院和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等分为比索洛尔组(对照组)和比索洛尔联合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联合组),比索洛尔组应用比索洛尔1.25~2.5 mg/d开始,2周后剂量加倍,直到达到最大耐受剂量(5~10 mg/d,以保持静息时心室率≥55次/min),替米沙坦联合组采用替米沙坦80 mg,1次/d维持治疗,比索洛尔用法同对照组。根据心率、血压调整剂量,心率<55次/min分时将比索洛尔用量逐渐减少。两组同时给予强心药、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临床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入选80例患者中失访4例,失访率5%,完成随访76例。其中比索洛尔组40例,替米沙坦联合组36例,与比索洛尔组比较,替米沙坦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1),二者心功能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比索洛尔组比较,替米沙坦联合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二者运动耐量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替米沙坦联合组总有效率88.9%,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70.0%(P<0.05)。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治疗后比较,LVESD和LVEDD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比索洛尔和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19.
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疗效.方法:共选择CHF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5~20)mg/d和比索洛尔(3.75~10)mg/d.依那普利初始剂量为2.50 mg,每日一次;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1.25 mg,每日一次,逐渐加量至患者所能忍受的最大剂量并长期维持治疗至试验结束,随访时间为一年.在治疗前和观察满一年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缩短分数(FS)及6min步行试验并记录步行距离.结果:一年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47.9%和22.9%(P<0.05),病死率分别为18.8%和4.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功能(EF和FS)及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地高辛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治疗6个月,B组、C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比索洛尔10mg、1次/d,卡维地络25mg、2次/d,口服6个月。用药后分别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6个月后B、C两组LVEDD、LVESD降低,LVEF、FS、SV明显增加,FBG、TC、LDL—C、心率、血压情况都有所改善(P〈0.05)。结论:比索洛尔、卡维地络均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