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分为OS组和COPD组,对19例OS进行夜间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OS组夜间睡眠呼吸紊乱较单纯COPD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OS组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夜间睡眠呼吸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S组存在严重的夜间睡眠呼吸紊乱,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鼻导管及无创通气Bi-PAP方式吸氧对夜间低氧的疗效。【方法】2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便携式初筛诊断仪进行睡眠监测,对存在夜间低氧患者行鼻导管及无创通气BiPAP方式进行氧疗下重复睡眠监测。【结果】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1.8%(92/220),夜间低氧与日间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其中64%(59/92)患者经鼻导管氧疗效果好,而36%(33/92)患者改为无创通气BiPAP方式进行氧疗夜间低氧得以改善。【结论】COPD患者夜间睡眠时出现低氧或低氧血症加重,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存可加重夜间低氧血症,部分患者需要无创通气进行氧疗才能改善夜间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AHS)即重叠综合征的夜间低氧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 2 4例 ,用VX4便携式睡眠监护仪连续睡眠监测 7h,分为重叠综合征组 1 0例 ,单纯COPD组 1 4例。并于睡眠监测前后作动脉血气分析 ,记录呼吸暂停指数 ,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 (SaO2 ) ,SaO2 低于 90 %的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COPD组的夜间平均SaO2 高于重叠综合征组 (P <0 0 5) ,低于 90 %的时间百分比及夜间SaO2 下降程度明显低于重叠综合征组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合并SAHS时夜间的低氧血症加重 ,在护理上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预防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应用BiPAP型呼吸机对15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其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SaO2、HR、RR、NBP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12例患者动脉血气及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得到缓解,血氧得到纠正,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3例患者因未能纠正低氧血症,排痰不畅,导致二氧化碳潴留重新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预防及治疗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疗效肯定,正确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和心率(HR)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夜间低氧血症3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3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64.56±8.35)岁;COPD病程(20.0±10.4)年.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1].②符合夜间低氧血症标准,夜间低氧血症指夜间SaO2低于90%的时间(T90)≥总睡眠时间30%或≥2 h,平均血氧饱和度(MNSaO2)<90%.③并排除肺大泡、气胸、肺部肿瘤,患者无OSAH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低氧对睡眠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与日间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204例,年龄40~75岁,平均(70.41±7.84)岁.按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氧组和非低氧组,均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和PSG监测.结果 睡眠低氧者95例,低氧率为46.57%.与非低氧组比较,睡眠低氧组日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0±0.04比0.94±0.01)和夜间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0.83±0.08比0.93±0.02)均明显降低(均P<0.01).低氧组和非低氧组间部分睡眠指标如醒觉时间(min:97.86±41.74、76.13±55.15)、醒觉次数(次:31.50±15.69、23.23±19.81)、平均心率(次/min:80.80±12.80、66.21±6.53)以及睡眠结构[(S1+S2)%:(74.36±16.52)%、(67.55±12.62)%,(S3+S4)%:(12.99±12.18)%、(19.35±12.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与睡眠低氧指标如睡眠中SaO2<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MSaO2、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iniSaO2)存在相关关系,其中PaCO2与之的相关性最强(r1=0.767,r2=-0.758,r3=-0.689,均P<0.01).结论 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睡眠低氧普遍存在.睡眠低氧组与非低氧组在日间SaO2、夜间SaO2、睡眠监测指标方面存在差异.日间指标与睡眠低氧存在相关,部分可作为预测睡眠低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耐受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出现原因,以更好的为应用BiPAP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提供护理.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我院72例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种无创通气不耐受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耐受原因包括:患者舒适度降低、呼吸道阻力增高、呼吸参数设置不当、恐惧或情绪紧张和呼吸回路漏气.结论 恰当的护理在保障无创正压通气疗效中发挥着莺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BiPAP治疗过程中老年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状况及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对17例OS、20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仪(PSG)检查,并对OS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O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L)显著低于COPD患者(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累计时间的百分率(SLT9%)显著高于COPD和0SAHS患者(P〈0.01),OS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后,夜间缺氧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纠正(P〈0.01)。【结论】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夜间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房扑、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行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临床症状、睡眠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合并有冠心病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病情变化。结果 BiPAP通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尤其能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 BiPAP通气治疗是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不会使冠心病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夜间低氧血症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 5 3例OSAHS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 (PSG)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将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 (SaO2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最长呼吸暂停显著长于对照组 (P<0 .0 1) ;OSAHS组患者夜间最低SaO2 、最长呼吸暂停、最慢心率三者发生的时间一致 (P >0 .0 5 ) ,而对照组夜间三者发生时间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OSAHS患者夜间最慢心率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AE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常规治疗加双水平正气道压力通气)和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H和动脉氧分压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有较短的住院天数和较低的气管插管率。结论无创面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的需要,减少住院天数,可以作为一个常规治疗手段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重叠综合征(O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60岁以上OS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 常规临床治疗(药物治疗 氧疗 体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多导睡眠图仪(PSG)、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及两组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及试验组的PSG监测结果均有明显好转;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0/10vs1/10,P=0.277)。结论 BiPAP对老年OS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口 /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1例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机治疗 +常规临床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 1h、 7d后临床情况 (神志、呼吸频率、心率、血压 )和动脉血气 (pH、PaO2 、PaCO2 、SaO2 )。结果 试验组经BiPAP治疗 1h、 7d后PaO2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降低 (P <0 0 1) ,PaO2 升高和PaCO2 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试验组各临床观察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 Bi PAP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氧变化特点及护理。方法 观察 5 0例COPD患者 2 4h动态SaO2 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5 0例患者夜间SaO2 均下降 ,其中 35例SaO2 下降幅度大于 10 % ,凌晨 1:0 0 3:0 0SaO2 最低 ;夜间房性早搏较白天明显增高 ,经t检验 ,t=10 .7,P <0 .0 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根据COPD患者夜间SaO2 明显下降的特点 ,加强夜间呼吸道管理 ,防止SaO2 下降 ,是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