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粗毛淫羊藿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用UV,IR,FABMS,HNMR和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到4个化合物,鉴定为epimedosideA(Ⅴ),二叶淫羊藿甙B(Ⅵ),朝藿定C(Ⅶ),大花淫羊藿甙C(Ⅷ)。结论:均为8-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粗毛淫羊藿根的醋酸乙酯部分得到4种已知黄酮甙。由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大花淫羊藿甙A,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甙Ⅱ,2″-鼠李糖基大花淫羊藿甙A和大花淫羊藿甙B。除大花淫羊藿甙A外均为本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3.
粗毛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粗毛淫羊藿地上部分分离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确定为宝藿甙Ⅳ,苜蓿素,淫羊藿素,icariside Ⅰ和宝藿甙Ⅰ。  相似文献   

4.
从粗毛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分得3种黄酮甙单体,经化学性质鉴定和紫外、红外、质谱、氢谱等分析,分别鉴定为宝藿甙Ⅱ,淫羊藿甙A和淫羊藿甙。其中宝藿甙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粗毛淫羊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从粗毛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分得3种黄酮甙单体,经化学性质鉴定和紫外、红外、质谱、氢谱等分析,分别鉴定为宝藿甙Ⅱ,淫羊藿甙A和淫羊藿甙。其中宝藿甙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淫羊藿黄酮类物质的制备工艺。方法设计了6种提取工艺对粗毛淫羊藿黄酮类物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结果6种工艺提取物产量顺序为工艺6,1〉工艺2〉工艺3,4,5。不同工艺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其高低依次为:工艺3〉工艺1〉工艺2〉工艺4〉工艺5〉工艺6。工艺2,4,6提取物淫羊藿苷含量最高,其次是工艺3,均显著高于其余工艺,而工艺1提取物的淫羊藿苷含量最低,平均值仅有0.70%。结论工艺2和3较好,其提取物产量、总黄酮含量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宝兴淫羊藿不同物候期淫羊藿甙及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华蓉  张艺 《中药材》1992,15(11):31-32
  相似文献   

8.
箭叶淫羊藿叶中总黄酮及淫羊藿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箭叶淫羊藿叶中总黄酮及淫羊藿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朱朝德张转平孙全明胥道宝(陕西省安康地区药品检验所安康725000)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atum(Sieb.etZucc.)Maxim.系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淫羊藿的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采收期为夏、秋间茎叶茂盛时。不同采收时期直接影响着药材的品质、产量及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为此笔者以箭叶淫羊藿为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叶中总黄酮  相似文献   

9.
粗毛淫羊藿常用于治疗阳痿遗精、筋骨萎软、风湿痹痛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粗毛淫羊藿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在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等方面陆续有新的发现。笔者对淫羊藿属的分类历史,粗毛淫羊藿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粗毛淫羊藿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5种淫羊藿中淫羊藿甙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淫羊藿为常用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淫羊藿甙(icariin),有关淫羊藿甙的含量测定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5种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控制淫羊藿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炮制前后淫羊藿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锐  卓廉士 《中成药》1991,13(1):18-19
本实验采用岛津CS-930型双波长扫描仪对淫羊藿炮制前后淫羊藿甙进行了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甙含量在炮制品中无明显降低,但炮制品的水煎液中淫羊藿甙的溶出量与生品比较,明显地提高。故仅就淫羊藿甙而言,淫羊藿用羊油炮制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黔岭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冰  沈彤  刘东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40-742
目的 研究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 Stearm)。根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及硅胶制备薄层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I),淫羊藿苷(Ⅱ),淫羊藿次苷C(Ⅲ),icariesionl-4‘-β-D-glucopyranoside(IV),朝藿定C(V)。结论 化合物I-V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柔毛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也实 《中草药》1992,23(1):8-11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韩冰  杨峻山 《中草药》2000,31(11):873-875
综述了淫羊霍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核酸代谢、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抗衰老、骨代谢和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类成分在药用植物粗毛淫羊藿不同部位的代谢分布趋势及其与不同生境的相关性,为其栽培管理与药材采收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对4种生境24个样方中的成年植株采样,分为叶、茎、根、根茎4个部位,用HPLC,UV分别测定各样品的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SPSS 17.0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淫羊藿苷在叶、根的含量远高于在茎(地上茎、地下茎)中的含量,黄酮类成分在叶含量高于其他器官,其他器官含量则无差别;不同生境对淫羊藿苷在植株不同部位的积累有一定影响,而黄酮类在不同生境下植株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淫羊藿苷在植株中的含量分布具有较明显的部位、生境选择性;黄酮类在植株各部位中的代谢与积累则表现较均匀,且受环境影响不大。从淫羊藿苷、黄酮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比例、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策略综合考虑,采挖粗毛淫羊藿地上部分,既可保证药材的质量合格,也利于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巫山淫羊藿Ep im ed ium w ushanense T. S.Y ing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与同属植物淫羊藿E. brev icornum M ax i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M ax im.、箭叶淫羊藿E. sag ittatum M ax im.和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 akai作为淫羊藿药材原植物收载于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入药部位地上干燥部分。巫山淫羊藿分布于四川、陕西、贵州、广西[2],资源丰富,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3,4],但地下部分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其根中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得了3种黄酮化合物,淫羊藿次苷Ⅰ( i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明野生粗毛淫羊藿植物生长周期的形态特征与次生代谢物积累水平。方法: 明确生境,运用形态观察、标本制作、生物绘图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的形态特征;采用HPLC检测不同生长阶段植株各部位的淫羊藿苷含量。结果: 粗毛淫羊藿生长周期可划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有性与无性繁殖并存阶段。在林缘旷地生境中,植株需经7~8年的营养生长方开花结实,但在良好营养条件下,生长周期缩短至3~4年。植株营养生长期与有性繁殖期的淫羊藿苷总体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营养生长和有性繁殖初期可通过叶部的形态变化判断生长年限,但植株成年、根茎兼行无性繁殖策略后,难以从形态上判断植株年龄。在药材采挖上,药材品质受生长阶段的影响不明显,只要产量(生物量)达到经济合算,各生长阶段均可采挖。  相似文献   

18.
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魁  张如意  肖培根 《中草药》1995,26(9):453-455,503
从小檗科植物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的地上部分分得8个成分,经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1)、淫羊藿甘(Ⅱ)、淫羊藿次甙-C(Ⅲ)、金丝桃甙(Ⅳ)、槲皮素(Ⅴ)、淫羊藿次甙-Ⅰ(Ⅵ)、宝藿甙-Ⅰ(Ⅶ)和淫羊藿素(Ⅷ)。  相似文献   

19.
心叶淫羊藿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为系统开发淫羊藿属植物,控制淫羊藿的质量。方法:采用聚酰胺及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层析方法提取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为巫山淫羊藿甙,宝藿甙Ⅵ,山奈酚3,7OαL鼠李糖甙及hexandraside。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0.
心叶淫羊藿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系统开发淫羊藿属植物,控制淫羊藿的质量。方法:采用聚酰胺及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层析方法提取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为巫山淫羊藿甙,宝藿甙Ⅵ,山奈酚-3,7-O-α-L-鼠李糖甙及hexandraside。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