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州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郑州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郑州城区12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在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在年龄方面总的差异不显著。结果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洛阳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洛阳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洛阳城区11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在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水平、职业方面存在差异,在年龄方面总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发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目的 调查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 对象为北京城区老年人 1 0 1 0例。采用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作为评定工具。结果 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教育水平和职业差异 ,年龄和婚姻差异不显著 ;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经济满意度、夫妻关系满意度、亲子关系满意度、患病数、重大生活事件数与心理健康总分或分量表分相关显著 ;回归分析发现 ,健康满意度和教育水平对总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持尚好 ,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其教育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17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城市离退休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且心理问题突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不大,而经济状况、有无配偶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经济收人低、丧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心理学依据。方法 比较不同年龄高、中低教育组间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并分析年龄和教育两个因素对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1 )高教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相当或好于中低教育中年人 ;(2 )高教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中低教育老年人好。结论 高教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 ,为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相关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收入水平、住房类型的毛南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毛南族与汉族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症状数和阳性症状均分得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年龄、性别、患慢性病状况、过去1年曾住院病史、经济收入及住房类型等变量对毛南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独立影响(均P0. 05)。结论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汉族农村老年人;具有较大年龄、女性、患有慢性病、住过医院、家庭经济条件差和居住在非楼房等特征的毛南族农村老年的人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1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P0.01)。2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P0.05)。3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石河子市城区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主要相关因素,探讨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研究员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640名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与石河子市一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1),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群.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与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失能时间、医疗保障与失能程度等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老年人群,且心理问题突出,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社区相关人员应重视此类人群,寻求提高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知识状况,研究相应对策。方法衢州市柯城区范围内选择20个社区,按整群方便抽样法选取200名老年人,就健康的概念、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如何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的主要目的、应对负性情绪时选择合适的宣泄途径、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处理方式进行问卷访谈,分析状况,对比分析城乡差距。结果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知识调查平均正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但在应对负性情绪时选择合适的宣泄途径、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上城市正确率显著高于农村(P<0. 05)。结论社区工作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特别要强化农村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12月从重庆市10个晨练点参加晨练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作为晨练组,并抽取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3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621人,其中晨练组307人,对照组314人,晨练组9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练组阳性症状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15.347,P<0.001);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阳性率(44.09%)明显高于男性(15.61%)(P<0.05)。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和其他职业(P<0.05)。家庭类型为独居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高于与子女居住一起(P<0.05)。锻炼年限也对晨练老年的心理健康阳性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类型和锻炼年限存在相关性。结论重庆地区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结构及锻炼年限是影响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目的 比较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评定对象为441例年龄55~106岁集中养老者和1010倒年龄55~96岁北京城区居家养老者。结果 两类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类似特点;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年龄差异不显著,居家养老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集中养老者。结论 两类养老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养老机构中亲情纽带作用减弱。老年人缺少天伦之乐,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提示当前养老机构应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物质与精神养老相结合已提到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问卷和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对231例成都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49.87±10.244)分,调查对象中50.3%的老年人存在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保障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受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提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机构养老、高年龄段、低文化程度、职业为体力劳动者、低收入的老年人,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对象,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实现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5·12地震后4个月安县板房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编受灾情况调查问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CMHI-E)、幸福感量表(MUNSH)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调查绵阳市两个安置板房区290位老年人.结果 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水平均低于对照样本(P<0.001);抑郁水平高于对照样本(P<0.001);心理健康得分和幸福感正相关(r=0.61,P<0.01);心理健康得分和抑郁得分负相关(r=-0.5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亲属遇难人数、财产损失状况和年龄.结论 重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幸福感水平较低,抑郁程度较高.遇难的亲属越多、年龄越大、财产损失越严重,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运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黔南农村950名老年人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出现率为33.6%(其中中重度抑郁占8.8%),记忆力减退(89.6%)为最常发抑郁症状,头脑不清晰(56.8%)其次,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53.3%)位居第三。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婚姻、经济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结论针对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深入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年龄差异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关系的年龄特征.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48名城市社区老年人和4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运用MACOVA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老年女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年轻女性;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年轻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变异的解释率大于老年人.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年龄特征呈现性别的偏向性,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的年龄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徐州市农村地区1 022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婚姻状况、家中地位、经济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和子女的关系、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社会基层组织的帮扶情况、性格类型、生活能否自理12个因素均能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最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笔者2016年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数据,运用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和子女一起生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医疗状况、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婚姻状况、周边对老人态度、子女情况和居住区域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满意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老年大学学员为主要对象,考查在基本相同生活背景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以及与大学生相比的年龄差异。方法对96名老年人和9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PWB)施测。结果在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活背景时,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男性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老年大学学员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更清晰的生活目标、更有效的环境掌握能力。与同性别大学生相比,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又比男性老年人有更大幅度的提高。结论支持了老年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的危险因素暴露说,当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后,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将减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黔南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显著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