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络宁加舒氧康治疗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宁加舒氧康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按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标准,对2003年1月-2005年7月临床诊治的177例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定期加用脉络宁和舒氧康静脉输注,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随访,分别做静息卧位12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对照组81例中好转37例(45.7%),无变化35例(43.2%),恶化9例(11.1%);观察组96例中好转63例(65.6%),无变化31例(32.3%),恶化2例(2.1%).结论脉络宁加舒氧康静脉输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可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用中药复方制荆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用中药复方制剂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电图有缺血ST-T改变或动态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按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患者56例。随机分为脉络宁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平均年龄65.7(60~80)岁,男49例,女7例,其中心肌梗塞后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伴有心肌缺血22例,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11例,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2例。入院前均使用硝酸酯类、阿斯匹林等药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脉络宁对冠心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EF、CO、Ve/Va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浆磷脂成分变化及脉络宁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和荧光法测定了冠心病患者五种血浆磷脂成分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和磷酯酰乙醇胺(PE)明显降低,而神经磷脂(SM)、磷脂酰丝氨酸(PS)和溶血磷脂(LL)以及SM/PC、PS/PC比值明显增加,同时LPO也明显增高。经脉络宁治疗后各磷脂成分异常有明显改善。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有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同时伴有磷脂成分异常,这也有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学基础,中药脉络宁有改善磷脂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205例(男122、女83,年龄44~81岁,平均54.9岁)冠心病(CHD)患者,应用美国产HP434—20A双通道动态心电监测系统,CM1和CM5导联,进行患者在日常活动下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同时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对照。结果DCG检出缺血性ST段下移者197例(96.1%),ECG检出47例(22.9%),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说明DCG可检出ECG不能发现的一过性、短暂性或阵发性心肌缺血变化,因而在诊断CHD缺血性ST段改变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监测心肌缺血,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价值。方法 对350例冠心病(CHD)患者行24h DCG监测。分析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阵数,时间分布,缺血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以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检出心肌缺血248例,其中SMI 189例,有症状心肌缺血59例。缺血性ST段改变1 769阵,其中SMI 1 412阵,有症状心肌缺血357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心肌缺血的发作及发作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均以6∶00~12∶00为多见,以0∶00-6∶00最为少见。63例发作SMI 633阵,12例发作有症状心肌缺血131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发生的比例也明显增高,以SMI更为明显。其中,41~51岁为247阵,而>61岁为763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DCG对SMI的检测率高。SMI发作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SMI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动态心电图(DCG)正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日常活动中发生心肌缺血的监测,其资料对协助冠心病的诊治以及估计预后都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我科1995年以来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DCG监测结果,并与同期21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上述两组不同年龄冠心病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6例曾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析其Holter的缺血性ST段改变。结果:Holter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51.3%,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36.5%,特异性为82.5%。多支病变及严重狭窄的冠心病可提高Holter的敏感性。结论: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多支冠脉狭窄及严重可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对所有患者先行静息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检出率高于静息常规12导联心电图(P<0.05)。结论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和诊断可提高检出率,具体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90例,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90例冠心病者男54例、女36例,年龄48~78(平均60.5)岁。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脏瓣膜病等。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按WHO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确诊冠心病(CHD)的83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期间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改变分为两组:A组为42例经治疗病情稳定,无心肌缺血发作者。B组为40例有心肌缺血发作的患...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图(TTM)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1周内无症状时分别予24~48小时TTM监测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比较两者SMI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SMI检出率TTM(69.50%)较DCG(44.00%)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性心律失常检出率TTM(15.50%)较DCG(9.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TM能及时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SMI以及短暂、无规律的心律失常等心电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脉络宁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我们用脉络宁静滴治疗脑梗塞患者 2 0例 ,并于用药前后观察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脑梗塞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 6~ 72岁。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头颅 CT检查发现均有脑梗塞病灶。方法 :患者除用能量合剂外 ,均给脉络宁注射液2 0 ml加 10 %葡萄糖 2 50 ml静滴 ,每日 1次 ,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 WX- 9型微循环显微电视电脑处理系统观察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 ,记录微血管袢数目及血液流速异常、红细胞异常聚集、白色微小血栓形成者。结果 :用脉络宁治疗前后甲襞微…  相似文献   

16.
脉络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AP),并可使水肿型胰腺炎(AEP)发展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1]。其中血小板的活化、内皮损伤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为进一步了解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与AP发生、发展及其...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绞痛,亦可表现为只有心电图改变或血液动力学反应而无临床症状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我们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223次。现结合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程敏 《心电学杂志》1997,16(3):151-151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患者86例,旨在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资料和方法 本组86例冠心病患者男52例,女34例,年龄48—78(平均62.5)岁。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脏瓣膜病等。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产32400B型动态心电仪,选择MV_1、MV_5导联,全信息连续记录24h心电资料。参照监测日志,观察ST段改变时是否伴有心绞痛以及与生活状态的关系。以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且持续1min以上列为心肌缺血。 计数资料采用王(?)±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结果 86例冠心病患者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共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256次,其中无症状发作233次(91%),有症状发作23次(9%)。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睡眠中(62.5%),日常活动仅占28.5%。有症状心肌缺血睡眠与活动中分别为6.3%和2.7%。 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ST压低时平均心率及平均每次缺血持续时间的比较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济南铁路中心医院(250001)吴逸南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树春我们采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观察了50例冠心病患者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TMIA)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旨在探讨二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进行临床分析,监测135例冠心病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92例,占68.1%;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8.8%;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6例,占63.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检出694阵次占57.9%。结论DCG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效可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