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感冒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门诊每天都能遇到数例 ,可谓是不受人们重视的小恙。笔者应用自拟柴芪防艽汤治疗气虚型感冒 12 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治疗方法自拟柴芪防艽汤 :柴胡 10 g ,黄芪 30 g ,防风 10g ,秦艽15 g ,桂枝 10g ,白芍 15 g ,白芷 10 g ,白术 10g ,黄芩 10 g ,厚朴 10g ,白蔻 10 g ,甘草 6 g。每日 1剂 ,水煎 2次 ,分早晚口服 ,3d为 1疗程。加减 :恶心反胃 ,舌苔白厚腻者加藿香 10g ,半夏 10 g ;咳嗽 ,痰白肺气不宣者加杏仁 10 g ,桑白皮 10g ;气短懒言甚者加太子参 30 g ,茯苓 15g。共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分型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人按气虚夹淤组和血淤痰滞组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88%.结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按气虚夹淤型和血淤痰滞型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粘,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伴高血粘、高血脂每收效。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随证增损,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下实下虚之高血压亦屡屡奏效。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 ,疗效卓著 ,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 ,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 ,去痰瘀之实 ,虚实同治 ,去瘀降压 ,降脂降粘 ,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 ,伴高血粘、高血脂者每收著效。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随证增损 ,治疗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或肝风内动 ,气血逆乱并走于上 ,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 ,配合以上两法 ,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扁桃体炎临证若能合理选用中药辨治,常常能取得良子治疗效果,试将常用分型辨治介绍于次. 气虚夹瘀证:咽痛,声音嘶哑,或倦怠乏力,咽肿色泽暗红,咳嗽,或痰少而黏,或痰夹血丝,领下肿大,或大便不调,舌质暗淡夹瘀斑,苔薄,脉沉涩.  相似文献   

7.
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其独到之一乃从气虚和痰瘀着眼,自拟“双降汤”调气血之虚,去痰瘀之实,虚实同治,去瘀降压,降脂降粘,随证加减治疗气虚夹痰瘀见证之高血压病,伴高血粘、高血脂者每收著效。独到之二乃自拟“乌梅甘草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随证增损,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上实下虚之高血压者亦屡屡奏效。独到之三乃妙创简便廉验之“降压洗脚汤”,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金光 《中医研究》2001,14(5):62-62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 3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 12例 ,女性 2 4例。 19岁~ 30岁 10例 ,31~ 4 0岁 2 0例 ,4 1~ 5 2例 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 ,咯之不出 ,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 ,或湿痰咳嗽或呕吐 ,苔白润或滑腻 ,脉弦缓或弦滑。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行气开郁 ,降逆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半夏厚朴汤药物组成 :半夏 10g ,厚朴 10g ,茯苓 15g ,苏叶 10g ,生姜 10g。加减 :若胸胁满闷气急作痛 ,气机郁滞甚者加疏肝理气的柴胡、香附、青皮 ;咯痰稀薄色白胸满气逆者…  相似文献   

9.
增益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补阳还五汤组方为基础 ,自拟增益补阳还五汤 ,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气虚血瘀证 ,取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药用 :黄芪 4 0g ,川芎 12 g ,当归 15g ,赤芍 10 g ,地龙 15 g ,红花、水蛭、路路通、桂枝各 10g ,山楂 30 g ,牛膝 10g。常规水煎服 ,每日 1剂 ,分 2~ 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82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雷义举 《陕西中医》2002,23(6):507-508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 ,将高血脂症分为痰浊内阻、肝阳痰火、痰瘀交滞、气虚血瘀、肝肾阴虚 5型 ,治疗1~ 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为 97.4%。提示 :以痰瘀为主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配伍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及虫类的中药物 ,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合桂甘龙牡汤治疗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38例中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48岁 ,最大 72岁 ,平均年龄 5 6 36岁。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3年制订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胸痹心悸 (冠心病心律失常 )”部分。辨证均属气虚血瘀合心阳不振。2 治疗方法 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合桂甘龙牡汤治疗。药物组成 :黄芪 60g、桂枝 10g、炙甘草 15g、龙骨 30g、牡蛎 30g、当归 10g、桃仁 6g ,红花 6g,赤芍 10g、川芎 6g、地龙 10g。每d1剂 ,水煎服 ,分早中晚 3次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3 治疗结果3 1 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风多以突然昏倒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不语或言语謇涩 ,偏身麻木为主症 ,但有少数患者出现迷失方向的特殊症状 ,西医称此为定向力障碍。笔者近 10年来在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工作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 9例中风迷向症 ,疗效明显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男 7例 ,女 2例 ;年龄在 5 5~ 76岁之间 ;病程最短 2d ,最长 3月 ;8例为脑梗塞 ,1例为脑出血后遗症。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检查确有脑部病灶。2 方法及结果加味涤痰汤为基本方。组成 :竹茹 15 g ,枳实 10 g ,胆南星 6g ,天竺黄 10 g ,茯苓 10 g ,陈皮 10 g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表止嗽汤治疗风寒夹痰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风寒夹痰型咳嗽的患者采用解表止嗽汤进行治疗。结果:100例风寒夹痰型咳嗽的患者总有效率达97%。结论:解表止嗽汤治疗风寒夹痰型咳嗽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阮兜喜 《四川中医》2004,22(4):26-26
古方苇茎汤加减治疗以湿(或痰)热瘀阻为主要病因的乳房疾病、带下病、鼻渊等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气虚与痰湿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的常态,气虚与痰热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之异态。脑腑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缺血中风在后遗症期极易出现气虚夹痰热现象。治疗以补气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豁痰。  相似文献   

16.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笔者采用自拟三棱茨茹莪苓汤治疗卵巢囊肿 30例 ,疗效满意 ,简介如下。1 方药组成及用法基本方 :三棱、山茨菇各 15g ,莪术、夏枯草、鳖甲、甘草、半边莲各 10g ,茯苓、白花蛇舌草各 2 0g ,丹参 18g ,加减 :形体肥胖者加法半夏、桂枝各 10g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 10g;闭经者加地龙 10g ,红花 3g ;宫颈糜烂者加半枝莲、苦参、蒲公英各 10g ;少腹痛者加延胡索、乌药各 10g ;病久伤阴者加太子参、沙参各 10g;病实体强者加土鳖虫、大黄各 10g (后下 ) ;乳房胀痛者加柴胡 10g ,郁金15g ;乳癖者加法半夏、…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2 6例中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30岁 ,平均 6 3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年。脑梗死 8例 ,脑出血 1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7例 ,痰阻血瘀型 6例 ,肝阳暴亢型 5例 ,元气败脱型 5例 ,痰热互结型 3例。本组患者均经 CT检查确诊 ,在原发病救治中出现呃逆症状并经西医常规止呃治疗无效。治疗方法 涤痰汤药物组成 :法半夏 10 g,胆南星 10 g,橘红 10 g,茯苓 2 0 g,枳实 10 g,人参 3g,石菖蒲 3g,竹茹10 g,甘草 3g。气虚血瘀型证见呃声沉缓 ,纳少乏力 ,舌微紫或紫斑 ,苔黄 ,脉细缓而涩 ,加…  相似文献   

18.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在近7年间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 6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 1例全部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1~ 53岁 ;病程 6个月~ 3年。2 治疗方法   6 1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药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药物组成 :桂枝 10g ,茯苓 15g ,丹皮 12g ,赤芍 15g ,桃仁 10g。伴湿热蕴结者加用红藤 15g、败酱草 30g、蒲公英 30g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散结 ;伴气虚痰凝者加用黄芪 30g、夏枯草 15g、海藻 10g、昆布 10g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 ;血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予肺福康丸治疗前后肺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情况。方法:将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规范治疗,治疗组加服肺福康丸,分析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一定时间后中医证候情况。结果:治疗前证候:1气虚;2阴虚、气虚、痰凝、血瘀;3气虚、血瘀。治疗10d。治疗组证候:1气虚、血瘀;2阴虚、痰凝;对照组证候:1气虚、血瘀;2阴虚、气虚、血瘀;3气虚;4痰凝、气虚。治疗30d,治疗组证候:1血瘀、气虚、痰凝;2气虚、阴虚;对照组证候:1气虚、血瘀、痰凝;2阴虚、血瘀、气虚。结论:肺福康丸对气虚、血瘀、阴虚证候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宣肺活络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宣肺活络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 36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14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5 9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短者16天 ,最长者 4个月 ,平均 1个月。全部病例均曾使用过消炎、抗菌、止咳等西药 ,效果不佳。临床表现 :咳嗽、咽痒、痰白而粘、不易咯出。血常规检查正常 ,X线检查均显示肺部间质性炎症改变。2 治疗方法基本方 :杏仁 12g ,肥桔梗 10g ,黄芩 10g ,炒牛蒡子10g ,广陈皮 6g ,白前胡 (各 ) 10g ,炙紫菀 10g ,蒸百部10g ,紫丹参 15g ,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