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且进行血培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162例,比较在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症患者6 h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免疫球蛋白A(IgA)、IgG表达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RP、PCT、IgA、IgG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培养分离革兰阴性菌162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重症脓毒症或休克组CRP、PCT、内毒素水平表达高于脓毒症组(P<0.05),而两组中性粒细胞(N)、白细胞计数(WB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严重脓毒症或休克组IgA、IgG、IgM低于脓毒症组(P<0.05);与PCT、内毒素、CRP、IgA、IgG单项诊断相比,五项联合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观察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将其联合予以检测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对脓毒症患者疾病的影响,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可溶性髓系细胞受体-1(sTREM-1)和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20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脓毒症组感染病原学特点,检测入组研究对象血浆sTREM-1及sCD163水平。结果 200例脓毒症患者共检出2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4株,占48.98%;革兰阳性菌109株,占37.07%,真菌41株,占13.95%;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氨曲南耐药率较高,两者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脓毒症组血浆sTREM-1和sCD16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sTREM-1和sCD163水平随感染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糖肽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3.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膜外的一种成分,是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病理生理学上的一种重要介质。因为人对内毒素极其敏感,使血浆内毒素的准确测量较困难,所以临床上多用Limulus变形细胞溶解产物反应性分析法检测内毒素。为评价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病人发病初期的血浆内毒素与脂多糖(LBP)含量的相关性及内毒素、LBP水平和血液动力学、微生物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作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毒素的变化与细菌感染类型及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脓毒症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8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s-CRP、内毒素水平,并按照病原菌类型分层分析病例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内毒素水平,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PCT、hs-CRP、内毒素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内毒素分别为(1.22±0.40)μg/L、(86.14±24.71)mg/L及(11.39±4.39)ng/L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及内毒素分别为(0.75±0.32)μg/L、(65.40±22.33)mg/L及(6.77±3.95)ng/L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为(9.44±3.02)分、(26.81±4.20)分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与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内毒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内毒素水平升高更显著,并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检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定量(3.30±1.73)pg/ml,定性全部为阴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945±2 244.43)pg/ml,定性阳性率为68.19%;经SPSS统计软件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平均值差异显著(t=2.608,P=0.025),相关性分析表明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在0.01水平相关.结论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的细菌种类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有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辅助细菌性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性,以及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鉴别中的意义。方法本项目收集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细菌性脓毒症患者131例、登革热患者3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30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体内PCT水平。结果脓毒症组PCT为2.30(0.18,100)ng/ml高于登革热组0.27(0.09,0.54)ng/ml(P<0.001)及流感组0.04(0.01,0.35)ng/ml(P<0.001);而登革热组与流感组相比,PCT浓度则无统计学意义(P=0.128);其次,在脓毒症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的PCT浓度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P<0.001)。结论 PCT高浓度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精确可靠。另外,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者体内降钙素原的浓度明显不同,这可作为两种细菌感染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03例细菌性血流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阳性菌组,n=37)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n=66),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症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凝血四项(PT、APTT、TT、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 结果 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D-D、PT、APTT、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FIB、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中,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CT、CRP、D-D、PT、APTT、TT水平均高于非重症患者,FIB、ATⅢ水平低于非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凝血指标呈不同程度异常,并与细菌种类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疾病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血浆脂多糖检测的方法判定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行性与感染菌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6例疑似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根据确诊分为感染组71例与非感染组35例,应用动态比浊法回顾性分析其血浆中脂多糖的含量,并将患者痰液、血液收集物做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结果与血浆脂多糖检测结果做比较。结果 106例疑似患者中脂多糖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达65.1%,细菌培养法检测的阳性患者56例,阳性率达52.8%;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检测到的血浆脂多糖含量为(147.84±79.37)pg/ml,而非感染组脂多糖含量仅为(9.38±4.69)pg/ml,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浆脂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标准,血浆脂多糖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50.94%、78.26%。结论用血浆脂多糖法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培养法,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具有早期快速特异性诊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种类医院获得性细菌脓毒症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菌脓毒症、革兰阳性菌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50例为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天晨时采集血清观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比例(N)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当日最高体温.结果 患者入院第1天PCT水平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为9.56 μg/L、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为4.64 μg/L、SIRS组为0.36 μg/L及对照组为0.08 μg/L,革兰阴性细菌脓毒症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组(P<0.01),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CRP、WBC、PMN、N水平与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组相近,PCT受试者特征操作曲线面积(AUC)为0.926,高于CRP的0.747 mg/L、WBC的0.807×109/L、N的0.771,革兰阴性组PCT受试者特征操作AUC 0.926,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患者的0.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是细菌性脓毒症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其他炎性指标,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的鉴别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疾病类型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88例,根据患者血样细菌培养情况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对两组患者24h内不同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等]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将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8例脓毒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62株为革兰阴性菌,占70.5%;2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9.5%;血清PCT、CRP及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其中PCT与革兰阴性组相关性最高,CRP与革兰阳性组相关性最高;严重脓毒症组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患者(P0.05);PCT、CRP及内毒素三项炎症因子指标预测患者革兰阴性严重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2.27μg/L,76.82mg/L与13.79ng/L,预测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1.51μg/L,93.22 mg/L与14.99ng/L,且两组的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针对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早期联合监测炎症因子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且其水平均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早期判断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检测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及血培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脓毒症患儿及对照组30例无感染征象儿童血内毒素、CRP浓度及血培养。结果 50例脓毒症患儿血内毒素及CRP浓度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患儿血内毒素增高更明显。结论内毒素联合CRP检测可作为鉴别G-菌与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AA)检测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革兰阳性球菌(G+菌)感染40例,革兰阴性杆菌(G-菌)感染80例],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非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PCT、EAA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EAA、PCT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类型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G-菌感染组的EAA、PCT水平高于G+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G+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E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AA、PCT阳性率分别为73.33%、63.33%,高于对照组的13.33%、6.6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EAA对G+菌感染、G-菌感染区分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0.00%、83.29%,PCT对G+菌感染、G-菌感染区分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5.00%、91.72%。结论检测血清EAA、PCT水平可有效筛查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能验证病原菌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含合生元的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含合生元的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40例重度烧伤病人分成含合生元(乳酸菌+纤维素)的早期肠内营养组(治疗组)和仅含纤维素的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治疗前、伤后D3、D7、D10、D14和D21动态测定血内毒素水平。结果:几乎所有时相点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伤后D10有明显差异(P<0.05)且整个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7%vs49.2%,P<0.05)。治疗组感染并发症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结论:含合生元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中毒以上烧伤病人内毒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对感染并发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影响肠蠕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对大鼠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四组,即对照组、腹腔感染组、腹腔高压组和腹腔感染 腹腔高压组.术后24 h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组动物不同小肠段蓝色葡聚糖2000浓度的情况,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并对小肠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腹腔感染组、腹腔高压组和腹腔感染 腹腔高压组大鼠肠蠕动功能均减弱,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肠道黏膜发生明显损害.结论: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均会损害肠蠕动功能,而腹腔感染 腹腔高压所导致的损害程度比其中任何一种单一因素导致的损害都严重,这可能与内毒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影响因素及脑电图(EEG)特征,为SAE的早期识别和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者3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E将患儿分为SAE组142例和非SAE组247例,通过查阅病历对两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SAE影响因素及SAE患儿的EEG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E组中有92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呈阳性,在非SAE组中有121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4.79%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分别检出92株和12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均高于革兰阴性菌,SAE组检出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高于非SAE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SEA具有一定影响,PCIS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保护因素,血清CRP为影响因素(P<0.05)。在SAE组患儿中,共有110例检出EEG异常,异常率为77.46%,主要表现以过多θ波和出现δ波为主。结论小儿SAE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EEG特征,其发生风险与器官障碍程度、营养水平、免疫炎症状态有关,临床应对脓毒症患儿的SAE风险进行充分评价,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SAE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收治腹膜炎引发的重症脓毒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净化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及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净化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电解质值等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康复率、病死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净化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较对照组低,血小板(Platelet,PLT)较对照组高(P<0.05);净化组患者K^+水平较对照组高,Na^+、Cl^-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净化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净化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净化组康复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45.65%(P<0.05);净化组病死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36.96%(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腹膜炎引发的重症脓毒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脑利钠肽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BNA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172例,根据有无窒息将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轻度窒息组61例及重度窒息组24例,对比3组血清中脑利钠肽水平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窒息组血清中BN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不同时间段3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BNP表达水平与第7、14、28天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参与了窒息所致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就诊及诊断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20年2月13日前报告的6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就诊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为病例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发病-入院时间间隔。结果 湖南省697例确诊病例的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发病-入院的间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1、0、3 d;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发病-首诊、首诊-诊断疑似、诊断疑似-确诊的间隔时间不断缩短(P<0.05);重型病例的首诊-诊断疑似、发病-入院间隔时间长于普通型、轻型病例(P<0.05)。结论 加强防控工作能有效提高病例就诊和诊断的及时性;进一步可减少重型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HFMD患儿130例为研究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健康组,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ghrelin、D-乳酸、内毒素、前降钙素(PCT)水平,进行胃肠功能评分(GIF评分),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ghrelin、D-乳酸、内毒素与PCT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ghrelin、D-乳酸、内毒素、PCT对HFMD的临床诊断价值,对可能影响HFMD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ghrelin显著低于健康组(t=17.764,P<0.05),GIF评分、血清D-乳酸、内毒素、PCT水平较健康组均显著升高(t=26.112、14.324、15.491、23.433,P<0.05);危重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组,危重症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F=105.761,P<0.05);危重症组、重症组患儿GIF评分、血清D-乳酸、内毒素、PCT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危重症组患儿上述指标显著高于重症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儿血清ghrelin与GIF评分、D-乳酸、内毒素、PCT均呈显著负相关(r=-0.549、-0.563、-0.667、-0.581,P<0.05);ghrelin、D-乳酸、内毒素和PC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67、0.750和0.8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hrelin、D-乳酸、内毒素与PCT均是影响HFMD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儿血清ghrelin与HFMD严重程度及胃肠功能指标密切相关,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药膳食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源性感染防治效果,探索临床防治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n=30)和对照组(n=10);药膳、肉汤、常规组于伤后第1、3、7 d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检测肠粘膜病理形态学、血浆内毒素含量、细菌移位率、盲肠膜菌群、肠黏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伤后药膳、肉汤、常规组细菌移位率、内毒素水平升高、酵母菌及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肠道slgA水平由(59.31±8.66)μg/mL降至(38.12±4.49)μg/mL、双歧杆菌数量由(7.6±0.6)log CFU/g降至(6.3±0.5)log CFU/g(P<0.05);与肉汤、常规组比较,药膳组细菌移位率、内毒素水平降低、酵母菌及大肠杆菌明显减少,肠道slgA水平升高至(53.06±5.23)μg/mL,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严重烫伤破坏了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引起细菌、内毒素移位,应用中药膳食干预,能有效预防肠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