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设计意图:让孩子通过观察皮肤,了解皮肤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从中掌握一些粗浅的自我保护知识,这对幼儿来说极为重要,并以此唤醒孩子们潜在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了解人的皮肤特点和作用,知道要爱清洁、讲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儿童与健康》2013,(12):55-58
《幼儿教师职业标准》要求幼儿园教师高度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和社会对幼儿安全与健康的热切关注。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能有效保护幼儿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所以,必须明确: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做到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3.
<正>人体器官如果能健康工作,可以起到清除体内"垃圾"、净化血液的作用;可是一旦积压太多的"毒素"在身体里,就会导致各种病症。如果我们的内脏没有被好好保养,也会让它们受伤。肺:在所有器官中,肺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差,可以说是最受委屈的一个器官。吸烟是肺部最大的污染源,正常人的肺是红色的,烟民的肺则完全被熏黑了!清洁方法: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医院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保健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体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应达到良好的状态。”“健康促进医院”就是通过在医院中开展各种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们预防疾病、保护自己健康的能力,使医院在保护人们健康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做好这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医院领导对健康促进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江峰 《健康向导》2014,20(1):16-16
<正>雾霾天气频频光顾,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较往年增多,如感冒、咳嗽、肺炎等。"霾"是空气遭受污染的产物,所以霾天气比雾天更危害人体健康。为此,建议采取应对措施,保护身体健康。尽量少出门雾霾不仅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呼吸系统造成威胁,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甚至会诱发肺癌。另外,由于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各种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将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导致感染增多。因此,雾霾天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  相似文献   

7.
幼儿机体机能发育不全,抵抗力差,是常见病和传染病易侵犯的对象,一旦在托幼机构发生容易造成蔓延.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营养不良、肥胖、龋齿、五官疾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2005年我市托幼机构年报显示:3岁以下肥胖儿占1.6%,3岁以上占3.6%;龋齿患病率平均达33.2%,其中新区高达48.7%.此外,幼儿年龄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意外事故多发.  相似文献   

8.
<正>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性教育”作为儿童健康教育的特殊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意图:现阶段,中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且对身体各个器官逐渐产生兴趣,但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浅薄,同时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作用,并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以此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幼儿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强、好动,动作的准确性、灵敏性不够,所以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群.目前,伤害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儿童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因素[1].因此,"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2].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除了为其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避危险、面对灾害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让幼儿能主动地获得安全.然而长期以来,托幼机构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供无伤害的环境条件,让幼儿被动地获得安全;却忽视了通过教育让幼儿主动避免伤害,合理应对自然灾害.为促进托幼机构的安全教育,更好地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本研究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齐曼 《大众健康》2024,(2):46-47
<正>直接检测免疫力的方法是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张大爷今年74岁了,身体硬朗,平素没有什么基础疾病。但最近由于传染病高发,张大爷反复发烧感冒,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即使感冒症状消失了,也感觉身体虚弱无力,大不如前。张大爷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去找医生咨询。医生建议,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监测自己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医疗行业卫生监督标准对医疗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是保护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制订完善的卫生标准体系才能满足广  相似文献   

13.
了解幼儿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性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选取北京市昌平区2所幼儿园的354名3~6岁幼儿,其中女童164名,男童190名,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在身体发育维度,没有幼儿知道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社会情感和情绪维度,44.07%的幼儿能够向好友表达爱,40.68%的幼儿知道自己不愿意时可以表达拒绝;在性健康、福祉和性权利维度,81.92%的幼儿知道不能触摸他人的生殖器官,54.80%的幼儿能够说出至少1种面对性侵害的自我保护方法;在性别平等维度,33.62%和28.53%的幼儿在玩具选择和职业选择上完全具有性别刻板印象,66.38%的幼儿认为男孩女孩一样聪明;在怀孕和生育维度,有78.53%幼儿知道宝宝来自哪里,26.27%的幼儿认为无论一个家庭是否有宝宝,家庭都可以幸福.幼儿的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幼儿对怀孕和生育、预防性侵害相关内容掌握程度更好.幼儿早期家庭性教育和幼儿园性教育需要加强身体认知和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延吉市幼儿教师安全知识行为及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差,又有好奇、好动、好游戏的天性,成为伤害的高发群体[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斗门和金湾3个行政区内分别抽取6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15~69岁人群进行自我健康评价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健康评价影响因素。结果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综合测量平均分为69.5±10.0分,高于其理论平均分,及格率为5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调查对象的社会适应因子及格率随之增高,身体没有疾病的调查对象社会适应因子及格率高于有疾病者;调查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状态因子的及格率随之降低,但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随之增高;身体有疾病的调查对象其心理状态因子及格率高于无疾病的。结论珠海市居民自我健康评价状况较好,与调查对象家庭收入、文化程度、身体的疾病状态和工作忙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疾病科在综合性医院中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临床科室,是筛查、预警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科室。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开展情况,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感染性疾病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有传染性,并且在初期与非传染性疾病没有区别等特点,因此,综合性医院对传染性疾病不但要进行有效的诊断,还需进行合理的处置。  相似文献   

17.
《家庭医学》2011,(1):60-61
睡眠质量不高是现代社会白领阶层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睡眠是身体自我调整、自我休息的重要生理过程,因此,如果睡眠质量不佳,久而久之,会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是一个新医学概念,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可以出现各种各样不适症状。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在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现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人们在各种工作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相关求医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求医行为就是指个体本着预防疾病或疾病早期及早发现并以治疗为目的而采取的寻求医疗帮助和服务的行为,正确的求医行为是减少患病,及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关系到疾病传播和疾病控制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重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疫大堤”。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