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通过引导学生"美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意境美,让学生学习创造美,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感知美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在现今的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5.
对于四川藏族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接受汉语的学习,同时还要进行藏语的学习.对于藏族地区的学生而言,藏语才是母语,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藏语文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就如何在藏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众多教师的关注.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丰富的、积极的情感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提出了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点策略,希望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杂化"的现象,目标高而多,可谓纷繁复杂,在课堂上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扩展性训练和消耗教学时间的形式教学,却忽视了识字、词句积累及运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教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放弃预设教学目标而游离于课堂生产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杂乱无章,学生受益不大.就一节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要适量适度.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只有基座稳固了,上层的建筑才能建得高大而牢固.语文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创新观点.小学语文阶段是给学生打下基础的最好时机, 但在教学中需要大量语文知识的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引与疏导, 笔者对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下面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科目,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都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二者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互相促进互为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多数语文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来教,教学效率不高, 对提升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实践证明, 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地联系, 在阅读课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融入写作教学,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很有魅力的一门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大篇幅的文章,而拥有基本语文理解能力的初中生们也将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其中大量的阅读将会不断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中,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也成为教学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青春期的早期阶段,也是良好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承担着重大的德育教育任务.多种体裁的语文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引领学生认真熟悉教材内容,进行美文赏析,同时有机的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促使学生自觉受到德育熏陶,从而自觉发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阅读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使用合作学习模式, 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 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 本文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进行探究, 提出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内容.而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并不像成人那样简单,很容易使学生抵触感,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在这个形势下,小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有厌学、逃学、自卑、焦虑等.小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是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定期给小学生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文化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它凭借其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和体裁美而屹立于东方文化之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为了完成教材大纲的要求,更是为了让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 以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 结合近年来审美教学工作特点, 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用审美教育的方向,以此提升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并为学生未来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义务教育新一轮课改的推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主要介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时,实施以基本概念为中心,不断运用概念,引申概念,加强知识内部的联系,适时地地进行渗透,然后在多种联系和不断渗透中突出重点,回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的概念教学,所以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与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20.
提高"德育"两个字,大多数教育者首先想到的是:德育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重要渗透的的重点内容.这种想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是相悖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本文着重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