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95例患者华法林抗凝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策 《中国药房》2009,(32):2527-2529
目的:了解服用华法林患者抗凝过量和抗凝不足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9月95例服用华法林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用药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影响华法林的剂量和抗凝效果;合用的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增强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作用最强;共进行480次INR监测,INR在目标范围2.0~3.0为332次,占69.2%。发生出血共7例,占7.4%。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因素很多,需对患者进行更严密的抗凝监测。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深静脉血栓患者华法林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服用华法林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在院期间华法林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华法林剂量调整等情况,并参照国内外指南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收集62例患者病历,我院尚存在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联用药物种类多、INR监测不规范、华法林剂量调整不及时、住院期及出院前INR达标率低等问题。结论:目前我院华法林用药尚存在不足,需参照指南制定华法林用药规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照霞  王玉  刘福颂  王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02+104-102,104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口服华法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用药指导,并监测凝血时间,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全部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间窗窄,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如何在口服华法林抗凝期间,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吴明东  丁汀  朱亚兰  施志超 《海峡药学》2010,22(11):303-30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参与用药监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参与临床查房,审查医嘱,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监测INR值,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其长期抗凝治疗效果。结论在华法林个体化给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可以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质量的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对华法林的管理而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服用华法林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计算每位患者抗凝治疗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he percentage time in therapeutic International Norrnalised Ratio (INR) range,TTR]评价抗凝控制质量,并对可能影响TTR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5例患者的TTR为(50.45±28.52)%,抗凝质量较好(TTR ≥ 60%)的患者仅占40%。对可能影响TTR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同服抗血小板药物、住院期间是否有抗凝临床药师驻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因素如是否进行华法林基因检测,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脑梗塞、外周血管疾病,是否合用胺碘酮、中药汤剂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显示年龄、是否同服抗血小板药物、住院期间是否有抗凝临床药师驻科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控制质量的相关因素,鉴于本研究60%的患者抗凝质量不佳,需要进一步加强华法林的抗凝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该院结核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为促进华法林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住院结核患者,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患者351例,男171例,女180例;平均年龄(67.0±15.2)岁。华法林适应证及使用情况:心房颤动99例(28.2%),肺栓塞90例(25.6%),静脉栓塞54例(15.4%),心脏瓣膜置换术45例(12.8%),其他63例(17.9%)。平均合并用药(13.6±5.2)种,发生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18例(5.1%)。INR达标仅63例(17.9%),未达标279例(79.5%),超范围9例(2.6%)。TTR平均(16.6±28.0)%,TTR> 58%有37例(10.5%)。结论 我院住院结核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仍不够规范,INR达标率偏低,开展华法林用药管控和药学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凋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0.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临床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方法:对1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维持剂量及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1~6mg·d~(-1),71.1%的患者维持剂量为2.0~4.5mg·d~(-1),INR稳定达标时间为10~21d。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差异大,应在严密监测INR值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教学医院2018年1~12月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患者病例资料100份,根据出院时INR值达标情况分为达标组与未达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INR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INR值达标组39例,未达标组61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联用阿司匹林患者的INR值达标可能性低于未联用患者[OR=0.220,95%CI(0.063,0.772)],术后联用贝那普利患者较未联用患者的INR值更可能达标[OR=2.541,95%CI(1.026,6.295)],监测INR值次数>5较监测次数≤5的患者INR值更可能达标[OR=7.701,95%CI(2.037,29.112)]。 结论:联用阿司匹林、联用贝那普利、监测INR值次数(>5)是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INR值达标的主要因素,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药师指导个体化使用华法林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逢波  徐珽  陈泽莲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4):1093-109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出院发生股静脉血栓1例,牙龈出血11例,泌尿系出血3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5d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控制INR值在1.5~2.0之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抗凝效果,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左磊  梁霫月 《中国医药》2014,(7):950-952
目的分析比较瓣膜性心房颤动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状况。方法收集969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瓣膜性心房颤动和非瓣膜性整体的心房颤动2组,分析2组华法林使用率和达标率的差异及应用华法林患者的INR达标水平。结果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61例中使用华法林者93例,占57.8%;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08例中使用华法林者214例,占26.5%。93例使用华法林的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INR值在2.0~3.0者21例,占22.6%;214例使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INR值在2~3者38例,占17.8%。2组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华法林的30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达标率INR在2.0~3.0者59例,占19.2%;INR<2.0者230例,占74.9%;INR>3.0者为18例,占5.9%。结论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使用率低且使用华法林后INR的达标率低。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Warfarin is efficacious for reducing stroke risk among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 However,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arfarin are influenced by its 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 (TTR).

Objective: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sts among NVAF patients with low (<60%) and high (≥60%) warfarin TTRs in an integrated delivery network (IDN) setting.

Methods:

Patients with NVAF were identified from a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base. Patients were required to have ≥6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prothrombin time ratio (INR) tests. NVAF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wo cohorts: those with warfarin TTR <60% (low TTR) and those with warfarin TTR ≥60% (high TTR).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sts were evaluated during a 12 month follow-up period.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warfarin TTRs on healthcare costs.

Results:

Among the study population, greater than half (54%, n?=?1595) had a low TTR, and 46% (n?=?1356) had a high TTR. Total all-cause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was higher among patients in the low TTR cohort vs. the high TTR cohort (number of encounters: 70.2 vs. 56.1, p?<?0.001). After adjusting for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total all-cause healthcare costs and stroke-related healthcare costs were $2398 (p?<?0.001) and $687 (p?=?0.02) higher,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in the low TTR cohort vs. the high TTR cohort.

Limitations: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e were only abl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and not the causality between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sts with the different warfarin TTRs.

Conclusion:

Many warfarin-treated NVAF patients have a low warfarin TTR. NVAF patients with low vs. patients with high warfarin TTR used healthcare resources to a greater extent, which was reflected in higher healthcare costs.  相似文献   

15.
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次复发患者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芳  胡永芳 《中国药房》2010,(42):4029-40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的工作要点。方法:参与1例DVT多次复发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抗凝疗效的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以及患者教育。结果:确定了符合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论:临床药师对抗凝患者的药学监护、长期随访降低了DVT复发以及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加安全的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8月31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所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采用CHA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程度分层和出血风险评估。主要分析指标为接受不同房颤治疗方案(室率控制,节律控制)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出血风险评分,抗凝药物应用情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出血合并症、血栓栓塞事件、患者用药依从性等。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34例,男性69例,女性67例;年龄20~91岁,平均(67±14)岁,CHA2DS2-VASe评分为0、1和≥2分者分别为11、23和100例,HAS—BELD评分≥3分者13例。接受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治疗者分别为85和49例。接受室率控制治疗的85例患者中CHA2DS2-VASe评分为0、1、≥2分者分别为1、12、72例。0分者1例使用阿司匹林。1分者12例中2例应用华法林,2例未行抗凝治疗(1例有禁忌证),8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用或二药联用),其中2例单用氯吡格雷患者头颅CT检查均有多发性缺血灶。≥2分者72例中33例应用华法林,35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4例未行抗凝治疗。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出院时25例INR〈2.0,7例INR为2.0~3.0,1例INR〉3.0。接受节律控制治疗的49例患者CHA2DS2-VASe评分平均为(2.3±1.8),HAS—BLED评分平均为(1.3±1.1),其中25例应用华法林,出院时17例INR〈2.0,5例INR为2.0~3.0,2例INR〉3.0。1例患者未监测INR。134例患者中有15例(11.2%)出现脑梗死,其中8例(53.3%)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出院时INR均未达标。结论住院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比例较低,采用华法林治疗的部分患者抗凝强度不足。临床医师过分担心发生出血合并症是抗凝治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规范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用药监护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9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华法林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1例,死亡2例。随访期间皮肤紫癜1例,妊娠早期流产1例,月经期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4例,拔牙后出血2例,脑梗死1例,出血12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正确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用药监护,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抗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状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抗凝治疗,减少抗凝治疗中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方法收集2017年6-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情况,监测患者住院期间INR值。采用CHA2DS2-VASc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随访2年,观察患者因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再入院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62例,其中144例使用华法林。在CHA2DS2-VASc评分分层中,中、高危卒中风险患者服用华法林组的INR处于1.5~2.5区间的比例高于无服用组(P<0.05)。在140例服用华法林且INR数据完整患者中,63例(45.0%)INR处于1.0~1.5区间,仅29例(20.7%)INR处于2.0~3.0区间;高危卒中风险患者INR在1.5~2.0组发生血栓栓塞、出血事件再次住院的比例低于INR非1.5~2.0组(P<0.05)。结论临床上华法林使用率低,抗凝强度低。对于中、高危卒中风险患者来说,正确服用华法林有助于将INR控制在1.5~2.5区间。当高危卒中患者的INR处于1.5~2.0区间时可减少血栓栓塞、出血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