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影响严重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伴气管切开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脑损伤后存在气管切开的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染料试验(MEBDT)结果、气切置管时间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本研究最终纳入141例受试者,并在1年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1年时的FOIS评估,将患者分为吞咽功能差(FOIS分级1~3级)71例和吞咽功能好(FOIS分级4~7级)70例,收集气管拔管情况、GCS评分和FOIS评分。138例受试者的结果纳入最终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吞咽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吞咽功能好组拔管率高于吞咽功能差组(P<0.01),吞咽功能好组GCS≥8分的比率高于吞咽功能差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MEBDT、1年内拔除气切套管、1年时的GCS评分对1年时吞咽功能恢复影响显著(P<0.05,0.01)。结论:在严重脑损伤所致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的意识障碍患者中,与吞咽功能恢复较好相关的因素包括初始MEBDT结果、1年内拔除气切套管和1年时的GCS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法结合吞咽训练对重度颅脑损伤有意识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重度颅脑损伤具有意识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在改善脑功能药物基本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并用日本康复学界的吞咽困难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的65.0%(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均改善吞咽困难功能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同样可进行吞咽训练,电针针刺疗法结合吞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3.
对中风后患者吞咽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八四 《现代康复》1998,2(6):568-569
本通过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后患吞咽功能障碍。按意识状态分为意识障碍组与意识清醒组,观察结果表明:中风存活病人不论其发病时的意识情况如何,恢复期的吞咽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台康复治疗的结果.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愈率.意识障碍组61.90%.意识清醒组为73.58%.平均为70.2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意识障碍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采用刺激吞咽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脑卒中三级吞咽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给予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吞咽康复治疗,2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2组患者分别于入选时及发病第2周末、1个月末、2个月末采用才藤分级法进行吞咽功能分级,换算成相应的评分后进行比较。 结果康复组在各治疗阶段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康复组在各阶段的吞咽功能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春花  何艳斌  李盈盈  欧阳慧  石慧 《全科护理》2021,19(35):4964-4967
目的:探讨经口间歇性管饲(IOE)对慢性意识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就诊的60例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oC,pDoC)合并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家属或法定监护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继续采用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的病人纳入对照组,同意拔除原留置鼻饲管后使用IOE提供营养支持的病人纳入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状况、意识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分、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营养状况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IOE更有效地保障了pDoC病人营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更有助于对pDoC病人吞咽功能及意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诱导吞咽插胃管法在意识障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吴惠芬 《现代护理》2002,8(9):720-720
目的 探讨意识障碍患者插胃管的方法,并对传统插胃管法进行改良。方法 将60例吞咽反射存在的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传统方法及诱导吞咽法分别进行插胃管。结果 诱导吞咽插胃管法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传统插胃管法。结论 诱导吞咽插胃管法优于传统插胃管法。  相似文献   

9.
冷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51%-73%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鼻导管进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且进食成分单一,导致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尽快恢复进食能力成为患者的第一需要,传统治疗只能依赖药物恢复病变部位功能,时间较长。本组试验通过冷刺激患者的吞咽反射区、增强辅助肌力的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的吞咽能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的8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吞咽器官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得分、洼田饮水试验(WST)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SSA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WST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插胃管的方法,并对传统插胃管法进行改良.方法将60例吞咽反射存在的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传统方法及诱导吞咽法分别进行插胃管.结果诱导吞咽插胃管法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传统插胃管法.结论诱导吞咽插胃管法优于传统插胃管法.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患者吞咽———摄食障碍的康复训练崔树芬谭淑芬吞咽———摄食障碍是脑血管病患者常合并的功能障碍之一,可造成水和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严重者可合并咽下性肺炎[1]。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早日康复。笔者将对36例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行专项吞咽功能训练。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X线透视吞咽试验(VFS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Ⅰ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32,P=0.009);Ⅳ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75,P=0.005)。2组治疗后SSA评分、SWAL-QOL评分与VFS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吞咽造影检查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口服胶囊吞咽功能,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4~7级且饮水无误吸的患者27例(脑卒中组)及健康人16例(对照组)。脑卒中组及对照组均在吞咽造影检查过程中用水送服硫酸钡混悬剂填充的胶囊。由专业人员对造影视频进行分析,获取吞服胶囊的成功率,记录胶囊吞咽的口腔期运送时间(OTT)、咽期吞咽的启动时间(STT)、胶囊在咽期的运送时间(PTT)、环咽肌开放时间(UOT)、胶囊与水通过环咽肌的时间间隔(DT),记录舌骨的向上位移(HSM)、向前位移(HAM)及环咽肌开放幅度(UOD)等运动学参数。 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胶囊吞咽的成功率为78.3%,较对照组低(P<0.05),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或咽腔运送障碍,在口咽期滞留。脑卒中组的STT[ms,66.0(-66.5,217.0)]、DT[ms,67.0(283.5,184.0)]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的经口进食能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仍存在口服药物吞咽困难。吞咽造影可作为一种评估手段,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的口服药物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的有效性。方法 将53例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施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4周后训练组吞咽功能及饮食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对患摄食的护理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 该方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66例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 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6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吞咽功能训练组与未做训练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 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功能明显好于未做训练组(P<0.01)。结论 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按意识状态分为意识障碍组与意识清醒组,观察结果表明:中风存活病人不论其发病时的意识情况如何,恢复期的吞咽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治疗的结果,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愈率,意识障碍组61.90%,意识清醒组为73.58%,平均为70.27%。  相似文献   

18.
王勇珍  楼数慧   《护理与康复》2020,19(2):35-38
对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进行综述,包括适用对象、评估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与其他评估工具的应用比较.为脑卒中后康复护理时选择吞咽功能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是吞咽障碍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方法,可明确造成吞咽障碍的病变部位,指导治疗。深入了解吞咽障碍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将康复护理特色融入吞咽障碍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有助于减少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视频透视吞咽检查是检查吞咽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吞咽障碍临床评估的“金标准”;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CT具有良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三维动态显示食团和吞咽器官的运动;MRI成像可显示吞咽障碍的病灶和相关的脑功能网络。这些影像学技术可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基于标准吞咽评估(SSA)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高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水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高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基于SSA评估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sF)水平]、吞咽功能[吞咽视频内镜检查(VESS)和吞咽障碍筛查量表(Burke)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b、血清ALB和sF水平高于对照组,VESS评分高于、Burke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SA评估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改善高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水平,通过患者自身误吸风险等级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改善吞咽功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