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湖洲滩地区初步控制血吸虫病后流行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报道经采取不同防制对策,取得不同防制效果后的血吸虫病流行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变钉螺生态环境的纪家坝试区防制效果持久有效,停止干预措施后疫情无回升;以实施灭螺和化疗为对策的董店和三联试区,中止措施后持效2~3年,疫情便逐年回升;单纯化疗的桂畈试区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根据家畜感染情况和活动特点,认为家畜作为重要传染源,是造成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而自然环境的改变,对疫情的消长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江湖洲滩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湖洲滩地区为目前国内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江西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滨,疫区人口120万余人,现有钉螺面积203,465,682m~2,病人49,000余人,钉螺面积和病人98%以上分布于江湖洲滩地区。1987年发生急感872例,以都昌县发病最多、为280例(32.11%),星子县266例(30.50%),永修县185例(21.22%),彭泽县76例(8.72%),瑞昌县57例(6.54%),庐山区8例(0.92%)。是1963年以来发生急感病例最多的一年。为了控制急感,调查並分析了1987年急感发病情况和增长原因。 相似文献
3.
4.
洲滩型地区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控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洲滩型地区急性吸虫病流行因素,结果显示:20岁以下为主要感染发病人群,急性感染发生与接触疫水方式密切相关,急感病人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外来人口急感发病率显著高于疫区人群,根据流行因素采取针地性干预措施,能够很快控制血吸虫急性感染,降低居民的患病率,降低滩地阳性钉螺密度及野粪污染程度,并且防制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5.
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防治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畜同步化疗消灭传染源是控制血吸虫病的关键[’-‘],世行项目亦强调耕牛普治及选择化疗为其重要策略[’1。安徽省在利用世行贷款控制血吸虫病项目执行期间,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而耕牛血吸虫病防治不力,现阶段耕牛成为本省洲滩地区主要传染源,牛粪对有螺滩地污染极为 相似文献
6.
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易感因素与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江湖洲滩地区有钉螺面积约2亿m~2,占全省总有螺面积的95%。其地形有湖滩、江滩、洲滩;植被有芦苇、草和柳林等。地形和植被很复杂,血吸虫病流行仍较严重。目前的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大多采用病原治疗加易感地带灭螺,以控制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但江湖洲滩地区易感地带的概念尚不清,需要消除的易感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和县陈桥洲建立安全牧场、实施放牧规划控制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耕牛感染率两年后由建场前的26.1%下降为2.0%,下降了92.5%。滩地钉螺感染率也显著下降,野粪的污染已明显减轻。初步显示实施安全放牧不失为控制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道彭兴和泰兴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因素,结果表明当地钉螺分布广,有螺面积123.8万m^2,阳性螺密度0.0071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14%。人群感染率为7.68%。保虫宿主耕牛的感染率最高,而且污染环境严重。居民主要以生活型方式接触疫水,卫生设施较差。KAP调查表明居民血防知识欠缺。流动人口增多使疫情加剧。 相似文献
10.
11.
12.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导了解阳湖区连续3年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研究的结果,认为目前这类地区血吸虫病的疫情甚为严重,其中以洲岛型和滩型沿湖居民的感染率最高,放养猪牛的感染率亦高。主要传染源为病牛和病猪以及渔船民患者;血吸虫病易感洲滩约占洲滩总数的3/4,在不利于钉螺繁殖的水位年份钉螺和阳性螺密度剧降;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易感季节因地而异;认真查治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率。根据上述结果,讨论了当前湖区血防的重点、策略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划级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南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Z1)
感染性钉螺分布、人群感染机率是确定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主要因变量.根据各地研究资料,结合华容县1983~1986年江湖洲滩易感地带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和影响上述两个因变量的主要自变量有:灭螺情况(C)、水淹日数(F)、植物环境(E)、距堤距离(Da)、粪便(渔、船民粪便及野粪)污染(P)、洲滩地貌(L)、距居住点距离(Db)、感染方式和地点(I)等。 相似文献
14.
在皖江江滩血吸虫病疫区开展了疫情状况和连续4年的流行因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为本省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近5年由于涨滩的原因,新增滩地有螺面积显著,以江洲滩为甚;传染源的种类较多,在传播中的地位依次为牛、猪、人等;人群接触疫水以生活方式为主,其频次和强度分别以农民和渔民最高;感染性钉螺分布与植被种类及家畜活动频度、野粪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并呈负二项分布;疫区形成与滩地崩涨、变迁密切相关;皖江水位及降雨量是影响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健康教育,居民的血防知识掌握率提高了36.65%,信念正确率提高了26.47%,显著高于健教前,行为良率提高了2.08%,与健教前差异无显著性;健教后居民接触疫水率下降了42.02%。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逐渐活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这一特殊人群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的地位益显重要,因此,我们选择了一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其1992~1994年内流行人口血吸虫感染及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1试区畅况试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下游的当涂县境内,共有25个村民小组,926户居民。居民沿江堤居住,堤外为江滩,滩地冬陆夏水,每年平均水淹时间4~7个月,主要农作物为蔬菜和棉花,试区人口流动频繁,多数为从事水上运输业。近5年来每年均有急性感染发生。该…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控制洲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我们于1991—1993年在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六合县玉带乡,采取重点滩块查灭螺和重点对象查治病的防治对策,以观察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1 钉螺分布调查1.l 钉螺分布以八卦江滩为调查点,每年4月份,以滩块为单位,采用框距10m×10m棋盘式系统抽样法查螺,结果大堤内圩区未发现活螺,大堤外30块芦草滩块块有螺.3年中有螺面积分别为319.3、368.8、379.5万m~2,有螺框出现率35.5%—61.5%,活螺密度(只/m~2)1.36—3.55.1.2 感染性钉螺分布以1992年查出的5块感染性钉螺洲滩统计,感染性钉螺服从负二项分布.30块滩中,28块发现感染性钉螺,3年中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88%(249/28 408)、0.64%(293/45 810)和0.82%(99/12 028).1.3 钉螺感染率与野粪污染的关系 每年对试区的东江外滩进行野粪污染滩地和钉螺感染率调查,前者依次为0.445、0.858、0.207份/万m~2,后者依次为0.065%、1.390%、0.211%,两者等级相关显著(r_s=0.943,P<0.01).2 重点滩块和重点对象防治措施2.1 重点滩块灭螺 凡查到有感染螺的滩块,实施高水量五氯酚钠喷洒灭螺.结果,在八卦洲试区内,1991—1993年阳性螺面积分别为166 083、167 477、145 406m~2,阳性螺密度(只/m~2)分别为0.024、0.026、0.012,钉螺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逐个修正动态聚类法对鄱阳湖区50块洲滩血吸虫病易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以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急性感染发病情况3个基准参量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各洲滩呈两个趋势面分布,其一以感染性钉螺密度较高和有急感病例发生的一类易感洲滩为主体;另一则包括两个亚群,分别由二、三类次易感和非易感洲滩构成。一、二、三类洲滩分别占16.0%、16.0%和68.0%。研究结果证实以上述指标为参量的三类划分,能合理并客观地反映鄱阳湖区洲滩易感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