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脾胃升降”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是体阴而用阳,胃是体阳而用阴;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宜升,胃宜隆,升隆相须为用;脾胃与他脏辨证应用于临床,脾为阴脏其用在阳,不升则阳无所用,用阳必升,胃为阳脏其用在阴、阴主降,不降则无所用,因此,治脾必知其欲升,治胃必知其欲降。察其阴阳,知其升降,明期补泄,才能抓仪表有功能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斡旋食物,化生气血,为人体浮沉升降之枢纽。脾升,肝肾亦升,致水木不郁:胃降,心肺亦降,致金火不滞。就其纳谷、运化、升降、出入,生理功能之神妙,全在阴阳变化之中,实为暗合天地之道也。一、脾胃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阴属柔主升,阳为刚主降;降则纳谷,升则运化;升者为阳,阴中之阳升;降者为阴,阳中之阴降。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营  相似文献   

3.
罗芳 《四川中医》2011,(11):46-47
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素问·阴阳别论》中"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咽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联系,其中与脾胃二脏的生理关系最密切。咽通六腑而胃主之,浊阴由咽而下达,主地气,喉通五脏而脾主之,清阳自喉而上腾,主天气,故阴阳升降之枢在脾胃,而阴阳升降之要道在咽喉。喉痹之为病,总为阴阳升降失常所致,其治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升降复常,而从脾胃立论是治疗喉痹的一个重要辩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世谓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然东垣之论,详于脾而略于胃,详于阳而略于阴。香岩叶氏,独具慧眼,力倡养胃阴之说,补东垣之不逮,却详于胃阴而略于脾阴,遂使后之学者泾渭不分,混以脾阳统胃阳,以胃阴统脾阴。愚以为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截然有别,不容混淆。遂不揣浅陋,试探脾阴胃阴之殊,不当之处,望明哲者正之。一、言生理,脾胃之阴有别《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凡脏腑均有阴阳二方面,脾胃也然。脾者,太阴湿土,主升主运,喜燥而恶湿,胃者,阳明燥土,主降  相似文献   

5.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6.
“脾胃者,仓廪之官”,为后天之本。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脾体阴而用阳,胃体阳而用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脾以升则健,胃以降则和”,两者具有阴阳、气血、运纳、刚柔、燥湿等一系列性能和体用的不同,为此,在研究脾胃的时候,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本文试就胃  相似文献   

7.
<正> 天有阴阳交泰,人有升降出入。脾胃为中土,是五脏之气和全身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是以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气血津液敷布周身,人体则阴平阳秘,生命安和。笔者认为,人身诸病,皆与脾胃升降之机失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拟对此及其证治探讨如下。1 脾胃为升降之枢 李东垣曾云:“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脾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一升一降,功能相合,水谷能进,精微能化。脾胃所化之精,再入肝归心,散精于肺,转输于脏腑经络、皮  相似文献   

8.
关于脾胃的阴阳属性问题,历来多所论争。个人认为,脾阴胃阳之说,是古人根据脏腑、阴阳特性而在组织结构上的一种归类,它并不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我们知道:在阴阳属性的划分中,凡是流动的外泻的属阳,静止的内藏的属阴;在脏腑条件的规定中,凡藏而不泻的为脏,泻而不藏的为腑。脾符合脏的条件,故为脏,符合阴的归类,故为阴;胃则反是,故为腑为阳。经络中的足三阴从足走腹,足三阳从头走足;脾既属阴,故配阴经(足太阴),胃既属阳,故配阳经(足是明)。可是有人误将古人这种从人体结构认识上提出的脾阴(藏精气而不泻)胃阳(传化物而不藏)的理论,广泛地类推到生理病理的各个方面。擅专脾胃学说的李杲就曾在《脾胃论》中说:“脾为死阴,受胃之阳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至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功而不息(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这  相似文献   

9.
王建康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491-492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胃阳虚弱证的治疗,首次提出了"通补胃阳"法则.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探讨如下. 1 立法机制 脾胃位居中焦,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以经脉互为络属.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胃气主降,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精气才能上输.脾胃皆有阴阳,其中脾阳与胃阳合称为中焦阳气,分之则脾阳为脾的功能表现,胃阳为胃的功能表现,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  相似文献   

10.
脾为阴脏,胃为阳脏,一升一降,互为表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辛开苦降法适用于脾胃不和寒热失调之寒热痞。其证见心下痞塞不适或伴有恶心欲吐,胃脘部有灼热感(多见于胃窦部炎症),肠鸣作泄,舌苔黄腻,脉弦数。其病机不外寒邪不去,瘀而化热,或胃热素盛感受寒邪,寒热互结,皆由脾胃阴阳之气不调。阴不及阳则生寒,脾阳不升则作泄,阳不及阴则生热,冒热不降则上逆。寒热互结壅滞中焦,脾胃失却斡旋之力,枢纽废弛所致,故以寒热之药配用以和阴阳,辛开苦降之法以调其升降。处方:半夏10g、干姜6g、黄连6g、黄苓10g、人参10g、…  相似文献   

11.
《素问·六微旨大论》载:“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说明升降出入主宰着机体的一切功能。这其中以脾胃升降功能最为重要。脾胃同居中州,脾属脏为阴,藏而不泻,其性主升,升则为阳,阳气升则水谷精微赖以转输”。胃属腑为阳,泻而不藏,其性主降,降则为阴,水谷之气得以下行。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相似文献   

12.
脾胃同居中州,五行属土,己戊各异,而有阴阳之分。盖脾属已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属戊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安,此阴阳之离合也。土为万物之母,居于转枢之地,上承心肺,下启肝肾,升降之机具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此升降之序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乾运不行,食不消化;纳机不旺,胃厌食入,此脾胃纳运有分工也。脾为脏,脏宜藏,以静守为顺;胃为腑,  相似文献   

13.
脾胃病辨证论治(2)施奠邦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100091)2辨阴阳中医阴阳学说从脏腑讲,腑为阳,脏为阴从脾胃讲,脾为阴,胃为阳。所以又称脾为阴上,胃为阳土。另从脾胃各自本身也都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的变化。故脾脏有脾阴和脾阳的不同,胃腑有胃阴和胃...  相似文献   

14.
脾胃的重要性及其发病特点中医認为脾胃为仓廩之官,胃主納谷消食,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并起益气、統血、主肌肉四肢之作用。土居中央,为万物之本,五脏六腑皆稟气于胃,脾之大絡通于諸經,是同为人“后天之本”,在人体內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脾胃虽同为中土,仍各有特性,如脾为脏,胃为腑,脾为阴,胃为阳,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气常升,胃气常降,它們是互相制約、保持平衡、相輔相成,而发揮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属阴,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胃属阳,乃阳明燥土之腑,性喜润而恶燥,胃不仅需要阳气的温煦蒸化,也需要脾脏阴液的滋养濡润。两者密切配合,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方能共同完成受纳水谷、运化气血、转输精微的气血生化之源功能[1]。吾师陈意教  相似文献   

16.
脾胃关系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与胃关系密切,存在着不同于一般脏腑关系的气化结构。脾之与胃,一脏一腑,胃归六腑而属阳。脾归五脏而属阴,且脾胃皆属五行之土,故分而言之。则脾为阴土,胃为阳土,一阴一阳,属性不同而又有着不同的生理特性,脾体阴而用阳,性湿而善升,喜燥而恶湿;胃体阳而用阴,性燥而善降,喜润而恶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抑或《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皆道明了天地万物由阴阳而化的本质。左为西属金,主日降;右为东属火,主日升。左为阴、右为阳,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体与自然天地相应,机体亦处于"左阴右阳"及"左升右降"的状态。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升右降的气机运行功能正常则身体康健;若时感六淫或脏腑虚损,气化功能失常,左侧春夏之阳气不升,右侧秋冬之阴气失于沉降则阴阳不平、疾病乃生。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周炜主任基于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针刺方法,他认为针灸之法应顺应"左阴右阳"之气,即取左侧阴经及右侧阳经调之。  相似文献   

18.
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3-804
张介宾 ,字会卿 ,号景岳 ,是温补学派的著名代表医家 ,以其“阳非有余”的学术思想著称于世 ,“甘温有益寒无补”成为其用药的第一主张。温补学派医家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证治 ,而张介宾虚损证治的理论基础并非阳重于阴 ,而是真阴论。真阴论讨论了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五个论题 ,其中真阴之病为其理论核心。1 阳非有余论的侧重点在于阳的性质和功用张介宾在《内经》“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诀 ,精气乃绝”的阴阳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阴阳一体的学术…  相似文献   

19.
综合李东垣的脾升胃降学说、叶天士的脾胃分治学说,提出治疗脾胃病往往两脏皆要顾及。在兼顾脾胃、斡旋中州的同时,要灵活地分而治之:治脾要切记脾主升、喜燥之特性,治宜温补升阳燥湿;治胃须牢记胃喜润而下降为顺,治宜清润通降。  相似文献   

20.
李郑生教授在临证中十分重视"肝脾胃同治"思想,辨治脾胃病时强调必须紧密联系肝,认为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条达;只有肝疏泄条达正常,脾土才能正常运化而不致壅滞,肝脾胃同治法重在顺应肝的疏泄条达之性、脾的健运升清之性及胃的受纳和降特性.李郑生教授善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内科杂病,根据病情灵活变通,用药轻灵,严谨精当,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