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脑血管造影术后五种动脉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脑血管造影患者419例,造影术后采用盐袋压迫242例,采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9r7例,采用NZ-1型动脉压迫止血器44例,采用ALK—ZXD动脉压迫止血带26例,采用Neptune动脉封堵止血贴10例,观察局部有无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盐袋压迫患者中有9例(3.7%)出现并发症;采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者及ALK—ZXD动脉压迫止血带者各有13例(13.4%)及4例(15.3%)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盐袋压迫法;采用NZ-1型动脉压迫止血器者有3例(6.8%)出现并发症,与盐袋压迫法无差异;采用止血贴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及ALK-ZXD动脉压迫止血带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0例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手工压迫,B组采用止血器压迫,C组为弹力绷带压迫。观察3组患者止血效果、时间、舒适度、静脉回流障碍、术侧拇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和压迫处皮肤缺血坏死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一次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5%、98%和100%,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部肿胀率高于B和C组(P<0.05),但无局部皮肤坏死发生,而B、C组均有发生,与患者术后活动及观察不及时有关。结论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使用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袁彩云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58-58,60
目的: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人术后穿刺口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通过压迫止血法和缝合器缝合法的临床比较,证明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更具优越性.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压迫止血法和缝合器缝合法,从穿刺口出血情况、形成血肿和栓塞、病人舒适感等方面进行观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使用缝合器缝合法止血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传统的压迫止血法,而且该法在病人舒适度方面优于压迫止血法.结论:新技术缝合器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穿刺口出血、腰酸背痛、腹胀等不适发生、有效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李竞淘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21-2122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8例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2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降低了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78例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29例)和血管缝合器(B组,49例),术后即刻应用人工压迫止血或血管缝合器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16±5·5)min,卧床制动时间为12~24h。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4±2·5)min;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制动0·5~1h,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止血后制动2h。血管缝合器组出血、血肿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两种止血方法的舒适度评估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可缩短止血与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Perclose A.T血管缝合器止血疗效、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51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中肝素化,分为经皮血管缝合器组及压迫止血组。缝合器组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选用Perclose A.T对穿刺部位动脉进行止血,人工压迫组在术后4~6h测活化凝血时间<180s后拔除鞘管采用手法压迫止血,比较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5±6.3)min,卧床制动时间为(36.5±8.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2.1)min,卧床制动时间为(4.5±1.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血管缝合器组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组。结论血管缝合器PercloseA.T于PCI术后即刻止血迅速、有效,止血时间及卧床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学,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疝外环口横切口术毕指压止血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患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小沙袋切口压迫止血法(A组)31例;食指、中食指压迫切口及腹股沟管5~10分钟(B组)36例,对比两组止血疗效.结果:B组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低于A组.结论:小儿疝外环口横切口术毕指压止血法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可在此术式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间所有行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术后随机选择行人工徒手压迫止血和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两种方式,共680例患者入选,徒手压迫组400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9.
马静  王宁  刘志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30-1431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沙袋加弹力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止血器组(n=60)和沙袋加弹力绷带组(n=60),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舒适感和住院天数等.结果 止血器组止血成功率高于绷带组,不舒适感、局部并发症(皮下淤血)的发生率低于绷带组(P〈0.01);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绷带组(P〈0.01).结论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便于穿刺部位观察,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晔  计薇  王和 《江苏医药》2012,38(11):1349-1350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检查.股动脉因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且易于成功穿刺而仍被临床常规采用.但对血管穿刺部位的处理,也成为困扰介入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一大难题[1].术后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压迫止血法,但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较长,长时间卧床给患者带来腰背部疼痛,排便困难等不适,痛苦往往超过操作本身[2,3].我院自2010年1月开始使用NeuroIZ动脉压迫止血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压迫止血方案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RI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80例(A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1 h旋转1周, 减压至完全解压), 另外80例(B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2 h旋转1周, 减压至完全解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术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 h、12 h的疼痛及舒适度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术后4 h、术后12 h的SpO2值分别为(96.6±0.7)%、(97.8±0.5)%, 均高于B组的(96.2±0.6)%、(97.6±0.7)%(t=3.88、2.08, 均P < 0.05);术后2 h, A组和B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12 h, A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及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分别为(23.64±3.02)分、(12.6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加压止血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传统绷带加压止血组)和观察组62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鞘管部位渗血、迷走反射、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止血时间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脉造影术(CAG)毕动脉鞘管拔除时间与血肿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403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CAG后30-40min拔除动脉鞘管,对照组在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拔管后均以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观察两组患者CAG后血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肿的发生率为3.81%,对照组为8.81%,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AG后30~40min拔除动脉鞘管较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可明显降低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陈屿  寇新军  高义双  刘冲 《河北医药》2011,33(9):1368-1369
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后,传统上采用徒手压迫止血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式止血,但徒手压迫止血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常有穿刺点出血、渗血和血肿,甚或假性动脉瘤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为了提高股动脉入路介入诊疗术后压迫止血效果,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介入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XEMEX和YM-RAO-1229桡动脉止血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收集我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64例采用XEMEX桡动脉止血器,64例采用YM-RAO-1229桡动脉止血器.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麻木、疼痛、桡动脉闭塞等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能在短时间内止血,两组患者在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肿胀、麻木及疼痛等并发症方面,XEMEX 组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两种桡动脉止血器均能达到止血目的,但在病人的舒适度方面,YM-RAO- 1229桡动脉止血器优于XEMEX止血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冠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封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Angio.Sed封合器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压迫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率、舒适度。结果两种方法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9,7.98,均P〈0.05),血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两种方法术后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3,14.620,9.013,均P〈0.05)。结论Angio-Sed封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明显缩短,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舒适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Boomerang血管闭合器在股动脉径路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1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Angioseal组(118例)和Boomerang组(100例),观察两种止血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局部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omerang血管闭合器与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同样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患者下肢制动时间、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正>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而在多种动脉途径中,股动脉以管腔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晰、易于穿刺等优点被常规采用,但压迫不当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1]。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康复[2],因而术后如何对穿刺点进行安全、舒适、简易、经济的止血,就成为介入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减少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舒适度,我们对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做了些改进,取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和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种动脉途径可供临床选择。股动脉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而易于成功穿刺等优点仍被临床常规采用。制动时间和有效止血是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影响患者心理和生理舒适的重要因素。传统压迫止血方法人工压迫止血20~30min,耗费人力,加压者不能根据足背动脉搏动调整压力大小,绷带包扎后加压沙袋不易固定,稳定性差,这些缺点影响止血效果。自2007年以来,我科将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临床,与传统方法对比,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止血器的结构、应用方法和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