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使用PICC导管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减少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期间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采取评估、了解患者掌握PICC相关知识、规范讲解、及时评价效果的方式,对108例留置PICC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能保障带管者在出院后做到自我精心管理,使PICC导管并发症明...  相似文献   

2.
留置PICC导管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发给患者小册子,采用口头讲解,提问复述,咨询随访等方法,并对60例留置PICC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小(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和留置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肿瘤住院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PICC置管治疗,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使用自行设计的PICC知识测评表对肿瘤住院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晓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肿瘤住院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73.15%,影响肿瘤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状况的因素包括导管留置时间等。结论肿瘤住院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状况不容乐观,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肿瘤患者PICC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状况的主要因素,故临床应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尽快提高患者对导管自我照护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PICC置管后患者并发症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2012年7月至12月PICC置管肺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6月PICC置管肺癌患者5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进行综合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ICC置管后感染(1.96%)、静脉炎(1.96%)、血栓(0%)、导管堵塞(0%)、导管脱出(1.96%)、穿刺点出血(血肿)(3.92%)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可降低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对肿瘤患者在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以及穿刺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分析肿瘤患者经PICC化疗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从而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针对性预防、护理后,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PICC是肿瘤患者最适用的一种静脉导管技术,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地、市以下医院外科护士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培训,规范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操作规程。方法PICC专业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时举办省级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结果有效地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使PICC技术在我科得到了较快的推广。结论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举办省YL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提高了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水平,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从而达到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PICC维护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PICC维护的肿瘤患者228例为观察对象,对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的患者根据情况给予有效处理,并进行详细记录,回顾分析,总结经验。结果:228例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19例,并发症发生率8.33%。分别为导管堵塞5例,发生率2.19%;穿刺部位感染4例,发生率1.75%;皮肤过敏3例,发生率1.32%;穿刺点渗血2例,发生率0.88%;导管脱出2例,发生率0.88%;导管回缩2例,发生率0.88%;导管断裂1例,发生率0.44%。结论: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前要详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并作为重点病人进行随访,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在导管维护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80患者实行了PICC术,通过加强PICC置管前后的健康教育,导管的维护和正确使用,置管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化疗顺利完成,8例长期输液患者达到治疗效果,80例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愈来愈深刻的体会到娴熟的置管技术固然重要,但置管后的护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简便有效的输液途径.对于化疗患者不可避免地面临休疗期携管居家的护理问题,在居家环境中的管道维护非常重要.通过对休疗期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休疗期PICC导管维护认知程度和依从性及导管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明显减少了PICC携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梅 《首都医药》2013,(18):49-4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PICC置管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患者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较明显,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经PICC置管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85例患者资料,并通过开展强化护理培训、规范PICC置管操作流程、积极处理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①干预前两年间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14%,并发症例次构成分别为导管堵塞27.68%、穿刺点渗血21.43%、置管处感染16.96%、静脉炎13.39%、导管移位9.56%、导管脱出7.14%、导管破裂3.57%,非正常拔管构成比为18.82%。②干预后半年内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07%,并发症构成分别为穿刺点渗血36.36%、导管堵塞27.27%、静脉炎22.73%、导管移位9.09%、导管脱出4.55%,非正常拔管构成比为7.14%。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是减少PICC置管化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必要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留置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5例患者出现PICC置管的并发症,即为对照组;并对105例未出现并发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即为观察组。分析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采取护理对策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有导管材质因素、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30.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其原因较多,经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患者从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探索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总结63例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情况,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结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PICC的护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管,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的肿瘤患者、危重患者抢救及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问题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PICC导管留置时间10~228 d,置管成功率98%,患者满意度99%.结论 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途径,术前详细评估患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处理出现的问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可以使PICC发挥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带管出院患者优质院外护理服务。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出院的30例PICC带管院外维护患者每周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心理问题、带管期间注意事项、家属的重视程度、导管维护情况、有无并发症、感染预防等。结果健康教育后,PICC带管患者自我维护意识增强,26例能够保持置管处的清洁无污染,按照要求每周到基层医院维护导管,4例不能按要求每周冲管1次,2例在院外出现了可来福接头脱落和脱管现象,电话随访能够一定程度降低PICC带管患者院外维护的不良行为。结论加强对PICC带管患者院外定期随访和护理健康教育,对预防感染和控制并发症,消除院外带管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置管患者的带管时间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3年因治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均无法在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血管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89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运用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结果 8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其中80例一针成功,9例2针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采用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显著减少了机械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有效的解决了肿瘤患者多次化疗后外周浅静脉血管很差,无法直接行PICC导管穿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护理体会,为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长期静脉通路。方法169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长期性和临床效果,分析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预防措施。结果169例患者应用PICC置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04%,留置时间7~18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48天;其中7.1%出现静脉炎,4.73%出现穿刺点出血,2.36%出现导管堵塞,未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具有安全、简便、操作成功率高的特点,PICC置管操作人员的技术、置管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对患者的宣教是降低并发症和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PlCC置管是肿瘤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路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探讨置管前、中、后相关护理方法以及置管化疗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60例行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给予置管各阶段相关护理措施,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穿刺点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1例,导管阻塞1例,导管滑脱1例,通过处理好转,其余54例均于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 PICC置管化疗可以有效减轻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痛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科学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池燕平  张莹娟  叶凌霞 《海峡药学》2008,20(10):125-126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人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20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后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及健康指导,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超声引导PICC置管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行PICC置管的5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置管的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管成功率92.3%,平均置管时间29.6 d,并发症发生率13.5%,其中出现了导管堵塞4例,出现出血3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治疗肿瘤患者,给予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促进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