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并发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后并发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穿刺针型号、穿刺次数、发病时间、发病时INR等)及治疗方法(包括甘露醇脱水、冷敷、筋膜切开减压、截肢和植皮)。结果穿刺针型号和穿刺次数对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发病后4例患者经治疗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患者24h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1例发生左前臂Volkmann挛缩,1例因左拇指和食指坏死而截指。结论正确选择桡动脉穿刺针、避免反复穿刺可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良好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88例AMI患者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经验,即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188例患者除2例择期冠脉搭桥治疗,余186例患者均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杨华  尹培荣  邢维平 《贵州医药》2000,24(8):492-493
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关键方法,如术后并发感染则影响治疗效果.收集我院1989~1999年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行切开减压术14例.其中8例术后感染,感染率57.1%,现针对其发生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2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8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208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07%,PCI成功率96.15%,术后6例发生前臂或上臂肿胀,1例拔管压迫时出现迷走反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90例手术成功;10例未成功,其中6例改为左桡动脉入路,4例经右股动脉成功。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8例,前臂血肿2例,术后桡动脉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损伤小、痛苦小、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7.
经皮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创伤性小、安全、疗效肯定、成功率高,传统上的股动脉途径主要缺陷是术后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发生率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进步,器械的改进,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广泛在临床中应用,总结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本文就采用途径手术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传统的方法是,经桡动脉穿刺不成功或桡动脉异常的情况下而选择经股动脉进行穿刺行介入治疗,但采用股动脉途径时发生周围血管和出血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增加了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在经桡动脉穿刺不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60例对象为某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经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观察组用经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记录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术后稳定康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诊治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穿刺途径将其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间无明显差别,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更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曾快速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也逐年增加。经桡动脉穿刺PCI治疗因桡动脉血管位置浅,且周围无其他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术后压迫止血方便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经桡动脉穿刺。但经桡动脉穿刺行PCI也发生出血、血肿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早期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极其重要[1]。最新PCI护理实践指南建议护士在术后评估穿刺点周围皮肤张力、有无血肿、渗血,穿刺侧肢体有无肿胀,末端皮温皮色;穿刺桡动脉者观察桡动脉搏动及穿刺侧手指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必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387例观察其成功率。结果经桡动脉完成冠脉造影376例,成功率97.2%,经桡动脉完成介入治疗192例,成功率100%。发生桡动脉痉挛29例,短阵室速25例,室颤3例,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肘窝血肿1例,全部处理成功。结论县级医院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郝清凡 《安徽医药》2013,34(6):836-83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护理防治对策。方法选择54例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并与54例股动脉穿刺患者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对评价其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迷走反射、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后5 min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正向评分和负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负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向评分和负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并发症少,不论何种入路一旦发生术后并发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熊宁  王强  周美灵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66-246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34例患者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结果126例桡动脉穿刺成功,成功率94.0%;1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8.9%。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患者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活动不受限,住院时间短,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583例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干预,580例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占99.5%。适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为176例,占30.19%。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占2.06%,并发症包括前臂肿胀3例、血肿3例、桡动脉搏动减弱和痉挛6例。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和不良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穿刺部位及血管及并发症、心理状态及发生不良情况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例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例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25天的治疗及护理,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只留下轻微后遗症。讨论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正确指导饮食调护及工能锻炼,及时采取措施是改善预后或避免不良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017年,共计纳入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40/40)和100.0%(40/40),比对照组患者的87.5%(35/40)和85.0%(34/40)明显较高,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室壁破裂等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反应性低血压、顽固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出血、心源性死亡等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比对照组患者的15.0%和12.5%明显较低,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且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1例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例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例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25天的治疗及护理,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只留下轻微后遗症.讨论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正确指导饮食调护及工能锻炼,及时采取措施是改善预后或避免不良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桡动脉作旁路材料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探讨移植物桡动脉的制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等问题。方法: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9例,以改良Allen试验和/或超声多谱勒检查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肘窝以远3cm至腕关节线内2cm弧线形皮肤切口,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脂肪组织一并游离。避免夹镊桡动脉本身并少用电灼器。其制取桡动脉19根,移植血管20支。远端多吻合至后降支及钝缘支,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筋膜室综合征或手部功能障碍发生,无围术期心肌梗死。结论:桡动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安全。“免触”制备技术和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是保证其良好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