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炯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静卧吸氧、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26例气胸患者痊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疼痛程度轻、置管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短。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陈小萍我院1990年4月至1995年10月,用细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男25例,女5例。均经X线摄片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40例自发性气胸积极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1次成功置管,留置引流时间3~9 d。23例经单纯引流治疗治愈,15例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痊愈。发生少量胸腔积液1例、轻微皮下气肿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导管阻塞、气胸、继发性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2例治疗9 d后无效,分别予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肺复张完全,能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硬膜外导管在腰部蛛网膜下腔外引流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腰部蛛网膜下腔外引流术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导管,试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在两组之间比较下列指标:置管操作与手术时间的间隔、首次腰穿时脑脊液性状(总蛋白含量、白细胞∕红细胞比值)、置管后改善情况(发热消退时间、脑脊液白细胞好转时间、脑脊液皮漏好转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每日引流量、置管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置管操作与手术时间的间隔、首次腰穿时脑脊液性状、置管后改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每日引流量这些方面,两组类似.两组病例均无脑疝、颅内血肿、颅内积气发生.神经根刺激症状两组类似.但硬膜外导管的堵管率、连接脱落率均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和硬膜外导管均是有效、安全的腰部蛛网膜下腔外引流方式,但中心静脉导管不易堵管、连接脱落,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抽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积液、积血的病人如积液、积血量较多,不能自行吸收,临床上多采用胸穿针胸腔穿刺抽液.反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2003年4~9月,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抽液8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与脓毒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2):117-118
中心静脉导和引起脓毒症临床上较为常见,且诊断困难,容易发生处理不当。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其诊治,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21例肝胆系统癌性腹水及广泛腹腔种植转移病人采用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作持续腹腔引流及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效果较好.此方法既可有效解除病人因腹压导致的呼吸困难,又可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了病人反复腹穿的痛苦,而且置管期间不影响病人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中严密观察置管前、中、后病情变化,确保导管固定牢固和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应用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3例心包积液患者实施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时间6~15 d,均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内继发感染、气胸及腹部器官损伤等并发症。除1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外,其他患者术后引流通畅,症状均获明显改善。复查B超或X线胸片,证实心包积液基本吸收后予以拔管。结论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13.
陈伟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6,(2)
中心静脉导管引起脓毒症(CRS)临床上较为常见,且诊断困难,容易发生处理不当。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其诊治,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1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方法、临床应用、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PICC具有穿刺简便、成功率高、安全、由护士独自操作等优点,宜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静脉营养疗法、血液标本采集等。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穿刺器械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胸的治疗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2000年3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更微创的中心静脉穿刺器械行胸腔闭式引流6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183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近5年来,我们对183例常规动静脉内瘘难以建立或因病情需要紧急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