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记录预后情况,分析影响ICU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APACHEⅡ评分高、MAP值低、ALD水平低、PLT值低均是导致ICU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MAP、ALD水平、PLT均可能会影响ICU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建议临床积极采取对应治疗措施,以调节MAP、ALD、PLT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以控制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预后的比较,探讨此类危重患者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下合适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内48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三组,急诊手术组、内镜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三组ICU住院时间、ICU内死亡率及90 d生存率.结果三组患者中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死亡率药物保守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14.3%,16.7%,P<0.05),90 d生存曲线分析急诊手术组与内镜治疗组生存率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05).结论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行急诊手术或ERCP解除胆道梗阻,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时,首个7d液体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首个7 d液体治疗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7 d累积液体平衡量预测死亡率的价值.以7 d累积液体平衡量最优截断值行亚组分析,比较其2...  相似文献   

5.
外科感染性休克的严重度和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外科感染性休克40例,其中死亡17例,病死率42.5%。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年龄、休克时间、损伤脏器数目、感染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用这些指标建立判别函数能够判定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早期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初步探讨美托洛尔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03—2017-07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42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初期是否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分为美托洛尔组和非美托洛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来源、临床预后、心脏标志物、住院病死率及28d病死率。根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28d死亡组和28d存活组,比较两组间患者救治初期的临床危重度、心脏标志物以及美托洛尔使用情况等。结果:①整个研究人群住院病死率为28.5%,28d病死率为35.7%。美托洛尔组的住院病死率和28d病死率(分别为22.7%和35.0%)低于非美托洛尔组(分别为27.3%和4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8d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肌钙蛋白T(cTNT)均明显高于28d存活组[分别为(28±5)vs.(21±3)分,(1760±370)vs.(1250±230)pg/ml和(323±75)vs.(228±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28d死亡组比较,28d存活组在初始治疗中采用美托洛尔方案的患者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病情危重,NT-proBNP、cTNT水平明显升高者预后更差,美托洛尔可能降低其住院病死率和28d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黄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16-117,123
目的研究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组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随着治疗开始逐渐降低;存活组患者入ICU后0、6、12、24及48 h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死亡组患者入ICU后48 h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再次升高;存活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死亡组。结论预后不良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多处于较高水平,入住ICU后6 h的乳酸清除率较低的患者预后也相对更差。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休克是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也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肝病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 ,我们对本院近 2年来肝病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2 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肝病住院患者共2 185例 ,发生医院感染者共 16 1例 ,发生率为 7.4%,其中有2 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 ,发生率为 1.0 %。其中男 17例 ,女 4例 ,年龄 2 3~ 70岁 ,平均年龄 46岁。包括慢性重型肝炎 10例 ,肝炎后肝硬化 3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2例 ,急性重型肝炎1例 ,药物性肝炎合并肺结核 1例 ,急性无黄疸…  相似文献   

9.
宁守国 《中国康复》2005,20(5):297-298
目的:研究老年性休克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老年休克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起病急骤,实验室检查多项异常,X片表现为肺炎,心电图示肺心病变化。治疗以抗菌素为主,辅以超短波。结论:早期确诊,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加强预防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休克40例药敏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张玉梅 《临床荟萃》2006,21(17):1258-1259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低血压休克,是各科均可发生的临床危重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如能早期认识到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加以积极防治,则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通过对感染性休克40例的临床分析,旨在探究感染性休克近年来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98例CAP患者,男69例,女29例,(75.1±6.7)(65~91)岁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病死率为12.2%,单因素分析发现卧床、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发生意识障碍、血白蛋白<30 g/L、尿素氮>10.35 mmol/L,PSI和CURB-65评分系统较高均为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PSI和CURB-65评分系统可以评估CAP预后;而意识障碍及尿素氮>10.35mmol/L为其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2008-01~2010-03收入我院ICU的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所有纳入患者均行PiCCO监测,收集首次PiCCO监测指标,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iCCO监测指标的差异,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后判断的PiCCO监测指标.结果 9例患者好转存活(存活组),15例病情恶化死亡(死亡组),置管后首次PiCCO监测指标中,存活组的心脏指数(CI)高于死亡组(P<0.05),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PVPI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间的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I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5.45[95%CI(1.46~20.34)].结论 由于心功能差、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更为复杂,CI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病原菌分布方面特点,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HCAP住院病例,并以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病例作为对照,总结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HCAP患者构成中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比例最高,占50%;HCAP较CAP平均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肺炎患者的家庭跟进式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老年卧床肺炎出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35例(研究组)给予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分别评估对比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康复依从性、卧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血管加压素(VP)分泌调节异常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5例,测定其输注3%氯化钠溶液(高渗盐水)前后血钠及血清VP水平,以△VP/△Na≤0.5 pg/mmoL为无反应组,>0.5 pg/mmoL为有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以及28 d病死率、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存活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VP的预后价值。结果无反应组30例(占54.5%),有反应组25例(占45.5%)。两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压(CVP)、血压、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输注高渗盐水前后血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反应组基础VP水平显著低于有反应组(ng/L:10.66±1.57比17.13±5.12,t=6.091,P<0.001),输注高渗盐水后VP水平仍显著低于有反应组(ng/L:11.65±1.74比22.50±5.31,t=9.758,P<0.001)。与有反应组比较,无反应组血乳酸(mmol/L:3.04±0.55比2.28±0.38,t=-5.881,P<0.001)、CRP(mg/L:117.9±23.0比94.9±17.0,t=-4.143,P<0.001)、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剂量〔DA(μg·kg-1·min-1):14.8±3.9比8.9±1.6,t=-5.725,P<0.001;NE(μg·kg-1·min-1):0.96±0.42比0.40±0.09,t=-5.625,P<0.001〕均明显升高;28 d病死率明显升高(66.7%比40.0%,χ2=3.911,P=0.048);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差异(d:5.8±1.9比6.1±2.3,t=0.384,P=0.704);存活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9.9±2.3比6.7±1.7,t=-4.04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VP/△Na为0.5 pg/mmol作为判定预后的标准,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64.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95%可信区间(95%CI)为0.722~0.934。结论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基于渗透压调节的VP分泌障碍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其评价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6年我科 6 0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临床资料。结果  14 5例老年人CAP ,男 10 6例 ,女 39例 ,年龄 6 2~ 91岁 ,平均 (77 75± 6 6 4 )岁。多数有基础疾病 ,约半数无发热 ,总病死率 10 3%。结论 老年人CAP表现不典型 ,合并症和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应强调早期诊断并及时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为防治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不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救中心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3月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6例,运用REF-1^TM右心功能监测仪和HP监护仪,结合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射血分类(RVEF)、右心室室壁应力(RVWS)、充盈早期最大流速(E)与晚期最大流速(A)之比(E/A)充盈早期最大流速减速时间(Dte)、平均肺动脉压(mPA)、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中心静脉压(CV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心排指数(CI)、肺动脉嵌压(PAWP)。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RVSWI)和右心室作功指数(RCWI)的变化。结果:休克早期患者即出现轻度右心室功能不全,表现为RCWI、RVSWI、RVEF、E/A、Dte的下降及RVWS的增加;随着休克病情的恶化,RCWI、RVSWI、RVEF、E/AD Dte的进一步下降及RVWS的进一步增加;而休克纠正后,RVEF和RVWS基本恢复正常,RCWI、RVSWI、E/A、Dte及RVWS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右心室功能减退,晚期出现右心衰竭;随着休克的纠正,右心室功能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与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48例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3、5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CRP、DD、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对APACHEⅡ评分与PA、CRP、DD水平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后第1天PA[(164.33±23.32)、(163.51±32.54)mg/L,t=2.315,P>0.05]、CRP[(93.25±27.67)、(94.37±30.81)mg/L,t=2.013,P>0.05]和DD[(917.60±17.09)、(918.07±23.78)μg/L,t=2.51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第3、5天和最后一次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118.4±34.7)、(91.7±12.5)、(69.8±21.4)mg/L与(165.3±12.8)、(172.6±11.3)、(189.1±32.6)mg/L,t值分别为2.422、2.557、2.906,P均<0.05],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09.5±30.1)、(121.2±31.7)、(133.6±35.1)mg/L与(83.0±45.2)、(67.6±21.6)、(13.1±3.3)mg/L,t值分别为2.061、2.843、3.519,P均<0.01],DD水平也明显高于存活组[(1138.0±22.8)、(1312.6±2 8.5)、(1830.3±36.2)μg/L与(860.7±38.7)、(651.8±25.6)、(490.6±13.4)μg/L,t值分别为2.576、2.823、3.371,P均<0.01],P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31,P<0.01),CRP及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7、0.651,P<0.01).结论 PA持续低水平、CRP和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CRP和DD对评估肺炎并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住院的老年CAP患者86例、非老年CAP患者69例,取合格痰标本行多重PCR检测,同时进行痰培养检测。结果 PCR检测发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占33.7%,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占19.8%;痰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占9.3%;病原体混合感染占43%。老年CAP患者发热患者占20.9(18/86)%,伴消化道症状、低氧、肺部啰音的患者分别占62.8%(54/86)、34.9%(30/86)、73.3%(63/86),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链球菌是老年CAP最常见的致病菌;病毒在老年CAP中占据重要地位;混合感染不容忽视;老年CAP临床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DNA浓度对急诊重症监护室( EICU )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012-06~2013-12期间入住我院EICU休克患者共69例,分别于入室0、24 h采取外周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浆DNA浓度,同时测定血乳酸,以及24 h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另选取3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随访28天生存率,比较28天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不同时相点血浆DNA、乳酸浓度以及24 h APACHEⅡ评分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患者入室0 h血浆DNA浓度7.66×105(1.61×105~2.06×106) pg/mL和24 h血浆DNA浓度3.91×105(3.47×104~3.88×106)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09×103(4.77×103~8.97×104)pg/mL,P<0.05]。入室0、24 h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DNA浓度分别为2.85×105(7.20×104~9.35× 105)pg/mL vs 1.91×106(7.81×105~4.60×107)pg/mL、5.74×104(1.12×104~5.97×105)pg/mL vs 3.82×106(1.66×106~9.27×10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0 h的血浆DNA曲线下面积为0.822 ( 0.707~0.937),特异度为71.9%,敏感度为75%,最佳截断值为8.11×105 pg/mL;入室24 h的血浆DNA曲线下面积为0.861(0.759~0.963),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80%,最佳截断值为1.39×106 pg/m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血浆DNA和24 h血乳酸分别是预测休克患者28天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室24 h血浆DNA和24 h血乳酸可作为判断休克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血浆DNA预测价值明显高于乳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