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经冠状切口结合口内切口治疗复杂面中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中部复杂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面中部诸骨形态不规则,骨质薄弱,骨缝多,当遇到较大的外力打击时,常发生严重移位的多处骨折,导致面部明显的畸形和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1]。传统的面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时,由于切口小,视野暴露不清楚,常导致复位不准确,固定不可  相似文献   

2.
梁健 《广东牙病防治》2000,8(4):297-297
面中部复杂的多发性骨折,过去常采用多个局部小切口或非手术牵引方法进行复位固定,但效果不十分满意。自从Tessier将头部冠状切口的手术方法引入颌面外科领域后[1],为颜面中1/3部位的陈旧性、复杂性骨折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肯定[2,3]。作者近几年来采用经头部冠状切口入路治疗面中部和颧区多发性、复杂性骨折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在19~23例之间;骨折部位均包括上颌骨、颧骨、颧弓、眶外侧壁、眶下壁,其中8例为双例颧骨、颧弓骨折,7例合并鼻骨骨折,4例合并有脑挫…  相似文献   

3.
颧上颌骨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翔 《口腔医学》2004,24(6):379-379
目的 探讨颧上颌骨骨折手术切口、固定部位和骨折复位的时机。方法  4 2例颧上颌骨骨折 ,通过口内前庭沟切口、颞部发际切口结合下睑下缘切口和眉弓外 1/ 3切口暴露骨折线使其解剖复位 ,采用微型钛板在颧牙槽嵴、颧额缝及眶下缘处坚固内固定。骨折复位后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 ,恢复功能和外形。结果 本组病例经半年随访 ,2例颧弓区轻度外凸 ;1例眼球凹陷改善不明显 ,其余病例的功能和外形均较满意。结论 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口内外联合切口复位骨折 ,坚固内固定 ,并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 ,可有效地治疗颧上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4.
<正>颧弓在颌面部的位置比较突出,颧弓骨折移位后易导致面部的不对称畸形,并可能压迫咬肌、颞肌,影响冠突的运动而导致张口受限。头皮冠状切口曾经是治疗颧弓骨折复位的方法,因其易导致头皮切口瘢痕处秃发、头皮感觉迟钝、术中出血多等缺点,现已经逐步被其它方法所代替。内镜辅助颧弓骨折复位与固定可以避免类似于冠状切口这种大切口的缺点,但却能达到颧弓良好的解剖复位,尤其在颧弓的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单齿钩经皮肤复位法治疗单纯颧弓M型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单纯颧弓M型骨折,颧骨体常无移位,其典型症状是面侧方V型凹陷和张口受限。手术复位颧弓多经口内切口或颞部切口甚至冠状切口进行开放复位,切口至骨折的路径长,手术创伤大,术后容易感染,且因复位用力方式不便往往复位不全[1~3]。我们采用单齿钩皮肤穿刺的闭合复位法,对12例单纯颧弓M型骨折进行复位,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面中1/3骨复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的逐年增多 ,颌面中 1 / 3骨复合骨折成为颌面外科的常见病 ,此类骨折类型复杂多样 ,咬合关系错乱 ,面部畸形严重 ,如果采用传统的面部小切口及手法复位外固定 ,则暴露、复位、固定骨折困难 ,且术后留有瘢痕 ,面形恢复不佳 ,疗效不甚满意。作者从 1 999~ 2 0 0 2年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联合睑下缘切口 ,口内前庭沟切口治疗面中 1 / 3骨复合骨折患者 2 7例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术式特点是恢复咬合关系准确 ,面形恢复理想 ,手术瘢痕不明显 ,使患者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大大提高。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7例均经拍片…  相似文献   

7.
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ZCF)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骨折.颧骨位于面部中1/3的外侧突出部位,与额骨、蝶骨、上颌骨和颞骨相邻,骨折时常伴有邻近颌面骨的损伤,形成以颧骨为中心的邻近多骨骨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颌面部骨折的18% ~ 40%[1-2].近年来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在ZCF治疗中采用颌面部小切口手术径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临床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8.
颌面部骨折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1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颌面部骨折开放复位 ,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开放复位 ,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其中颧骨颧弓骨折 3例、上颌骨LefortI型骨折 3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 10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2例。结果 :18例颌面部骨折病例手术后均达到解剖复位 ,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外观及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微型夹板在颌面部骨折中进行坚强内固定 ,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 ,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下睑缘切口在眶下壁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下睑缘睫毛下约2mm处平行于下睑缘作弧形切口,于眼轮匝肌深面与眶隔浅面之间向眶下缘分离,暴露眶下壁骨折部位,解除骨折线内嵌顿软组织,复位后用弧形钛板固定,细线缝合皮肤.结果:103例眶下壁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复视和眼球内陷等并发症.89例切口瘢痕平整、隐蔽、无缺陷;5例轻度下睑外翻,9例局部小皱褶.结论:下睑缘切口在眶下壁骨折内固定术中切口隐蔽,操作简便,创伤小,术野清晰,便于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10.
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面中份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面中份复杂骨折手术切口设计和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面中份复杂骨折病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和坚固内固定,术后对骨折复位、面形、咬合关系、张口度、面瘫等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运用该方法治疗面中份复杂骨折86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面部外形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张口度全部恢复正常,X线或CT复查骨折段均达到解剖复位。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隐蔽安全,不影响美观,术野暴露清楚,便于直视下操作,坚固内固定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面中份复杂骨折的一种理想切口。  相似文献   

11.
冠状切口在面中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经冠状切口行面中部复杂性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50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行复杂性面中部骨折解剖复位,钛合金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结果:除4例出现暂时性神经损伤症状,2例出现头皮麻木和感觉异常,1例感染外,其余的病例均一期愈合,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处对位良好。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坚强内固定技术,可在直视下开放复位,较好地暴露颧骨、颧弓、上颌骨连接处骨折,使面中部解剖结构得以重建,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颧骨复合体 (Zygomatic Complex,ZC)也称颧上颌复合体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ZMC)或眶颧复合体 (Orbitozygomatic Complex,OZC) ,该区的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非常多见 ,其发生率在1 8% - 40 % [1] 。由于该区骨缝较多、结构复杂、骨折发生率高 ,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所以在过去 30年里ZC骨折及其治疗一直是众多学者注意的焦点。近年来 ,人们多数主张广泛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 ,而对闭合式复位和骨间钢丝结扎等局限性方法日趋冷淡 [2 ]。本文对我科 1 0余年中治疗 ZC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评价坚强内固定技术及冠状切口在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中的11例进行了保守治疗,对45例进行了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治疗,固定的顺序先下、后上、再中间。结果:11例保守治疗中良10例,差1例;45例手术复位的优34例,良9例,差2例。结论: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遵循先下、后上、再中间的原则,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能有效地恢复患者面部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颌面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正确复位和良好固定.坚固内固定技术采用微型钢板或钛板作骨间固定,坚实可靠,其最大的缺点是存在应力遮挡作用,破坏了骨的正常压力模式,妨碍初期骨痂的迅速形成[1],骨折愈合后,一些患者有异物感.我们使用自身增强型昆旋聚乳酸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颌骨骨折4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横切口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横切口治疗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例多发性或粉碎性超过一侧的下颌骨骨折病例。选择距甲状软骨上缘1.5cm的颈上线作切口,由中线向两侧延伸直至双侧下颌角。翻开颈阔肌瓣,清理、暴露以及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断端。术后随诊6个月-1年。结果:骨折断端暴露、复位、固定良好,术后获得了良好的功能及美学效果。结论:单一的颈横切口能够最大限度地暴露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的各个部位,是一种下颌骨多发性骨折较好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 :根据颧骨骨折临床研究计划 ,本文对 1996 .1~1999.8收治的 40例颧骨骨折临床资料 ,着重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中 36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 36例中 2 9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 ,7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及其与钢丝骨间栓结联用占76 .4% (2 6 / 34 ) ,单纯钢丝骨间栓结为 14.7% (5 / 34 )。结论 :早期手术复位固定者达 90 % (36 / 40 ) ,较陈旧性颧骨骨折二期复位容易、效果好。坚固内固定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总结经验。方法 :对2011-03—2014-04期间收治的87例颌面部骨折病例,采用口内切口或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并联合面部皮肤小切口,应用穿皮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穿皮操作技术的可行性。观察术后有无面神经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87例病例中,81例采用口内切口,6例采用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经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手术均顺利完成。穿皮操作未发现有面神经分支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等症状。采用口内切口中有5例术后伤口有渗出,伤口延期愈合,其中3例术后反复感染。术后1~3个月复查,X线检查发现1例髁颈下部骨折错位固定,87例患者面部外形对称,面部小切口瘢痕不明显,张口和咬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技术为颌面部某些骨折内固定提供了可行的垂直手术通道,该方法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面部皮肤美观。  相似文献   

18.
经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治疗复杂面中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行复杂面中部骨折坚强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8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行面中部骨折解剖复位,Mini或Micro钛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均一期愈合,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面神经的损伤。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的坚强内固定技术大大减少了传统的面中部复杂骨折治疗所带来的复位不准确、固定不可靠、术后遗留面部畸形等并发症,使面中部解剖结构得以重建,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部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颖  姚晨  戴中华  李铖 《口腔医学》2007,27(10):558-559
目的总结采用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自2006年2月—2007年3月间应用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根据X线片、CT三维重建图像、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30例患者术后创口全部I期愈合。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恢复良好。X线片、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端愈合良好,骨折断端及钛板均无移位。结论经半冠状切口联合口内龈颊沟切口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1/3骨折稳固性良好,感染率低,效果确切,是治疗面中1/3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颌角骨折患者62例,经口内切口行骨折复位,用小型钛板固定。术后1周及1、3、6个月随访,检查患者面形、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X线全景片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面形均恢复正常,张口度大于3cm,咬合关系恢复良好;X线全景片示骨折处钛板固定良好,钛钉无松脱。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未发现异常。结论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