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又称血管周细胞瘤,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椎管内硬脊膜下髓外HPC。1病例资料女,47岁,因背部持续性胀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乏力10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第7、8胸椎棘突及椎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肌力Ⅲ级。入院后胸椎MRI检查示:胸8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可见一大小约1.17 cm×1.64  相似文献   

2.
眶内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女 ,43岁。因左眼球波动性突出 6个月入院。 4年前 ,有过颅脑损伤伴昏迷 12小时病史 ,伤后左眼睑持续水肿。体检 :一般情况好 ,左眼睑红肿 ,眼球突出 ,听诊 :吹风样血管杂音。左眼球向外、向下运动障碍。CT示左眶内下外方有一 35mm× 40mm和左颧突直径 15mm阴影 ,眼球被推向内上方。血管造影 :显示左眶内肿瘤为一血管极其丰富肿瘤 ,侵犯颧突。动脉期肿瘤早期染色 ,可见动脉血流呈线团状。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分支眶下动脉 ,与颈内动脉无关。然后用真丝线段注入眶下动脉 ,此时血流缓慢 ,肿瘤着色暗淡 ,立即停止一切灌注。检查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治和预后,提升对该病的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 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全切,9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随访到12例,随访11~131个月(平均57个月),有9例术后行普通放疗,有5例死亡,其中2例发生转移,其余7例存活目前生活自理。5年存活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7.5%,37.5%。结论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为恶性肿瘤,手术应尽量全切,术后建议行放疗。鉴于其易复发和转移,经积极治疗的患者术后仍应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性,5岁11个月,因反复呕吐1月余,加重伴左下肢乏力12d入院。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右侧顶叶可见高密度巨大类圆形占位,边界清晰,周边水肿明显,与硬膜呈广泛基底相连,CT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MRI示右侧顶叶可见略低信号巨大类圆形颅内占位,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54岁,主因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后10年,枕部肿物6个月并间断性头痛3个月,于2015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0年前因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首次入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增强扫描显示,上矢状窦中1/3旁占位性病变,呈不均匀强化,周围脑组织水肿不明显(图1a)。临床诊断为上矢状窦中1/3旁脑膜瘤,行开颅肿瘤切除术,达Simpson切除标准Ⅲ级  相似文献   

6.
血管外皮细胞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血管外皮细胞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其易复发和转移而预后不良。本文介绍26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处理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999年6月华山医院收治的26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其中5例为复发肿瘤,l例为术后残留。结果26例中24例病灶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21例症状好转或不变,4例加重,1例手术后死于并发症。18例术后放疗。18例获随访,随访期1~58个月,其中15例恢复良好,2例发现肿瘤转移,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死亡。结论手术全切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放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 4岁 ,因头痛、头晕 1个月加重伴呕吐 5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 :左额叶内一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形态不规则 ,边界尚清 ,周围见片状低密度影 ,成指状 ,中线结构向右移位 ,侧脑室体部受压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呈明显环形强化 ,动态CT扫描呈持续性增强。术中见肿瘤单发 ,位于左额顶部 ,约 4 .0cm× 3.5cm× 3.5cm大小 ,具有菲薄而完整的包膜 ,表面有丛状血管网 ,肿瘤外观呈暗红色 ,质地较脆 ,瘤内血管丰富。全部切除肿瘤组织 ,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CT扫描复查示肿瘤被完全切除。曾建议行放射治疗 ,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8.
例1 男,42岁.因“间断头痛头晕伴反应迟钝4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反应迟钝,左侧提睾反射较右侧弱,双巴氏征阴性.MRI示:右颞后岩上大小约6.9 cm ×5.8 cm×5.1 cm肿物,T1WI等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见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光整,与右颞骨岩尖基底部及小脑幕连接区脑膜关系密切(图1a).  相似文献   

9.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是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MHP相当罕见,在大样本脑膜瘤病例中,其发生率在2%~4%之间,即远不足颅内肿瘤总病例的1%。MHP的诊断主要是与脑膜瘤之间的鉴别。但由于两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部位及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术前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很多MHP病例在术前、甚至手术后均误诊为脑膜瘤,只是当肿瘤发生颅外转移或复发后,才重新被认识。因此,两者的鉴别主要依靠标本的组织学分析。MHP的治疗应尽可能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软组织血管肿瘤,发生于颅内者较少见,以前将其归类于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它与脑膜瘤在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上均不相同,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和放射治疗是主要处理方法,预后较脑膜瘤为差.本文参阅有关文献,就病理、电镜、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ioma , 简称 H P C) 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治疗及预后加强了解。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 回顾我科近6 年手术治疗的8 例 H P C。结果肿瘤全切6 例, 近全切2 例, 术后随访4 年6 个月, 5 例复发, 其中2 例死亡。结论 颅内 H P C 预后不良, 即使全切局部复发率也很高, 放、化疗对残存或转移的肿瘤可能有短期缓解。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6岁.因颈枕部痛、右侧肢体麻木3个月、左上肢麻木无力2个月入院.体检:颈枕部痛觉过敏,左侧躯体痛温觉正常,右侧躯体痛温觉明显减退;左上肢肌力Ⅳ级弱、肌张力略高;左上肢腱反射略亢进.MRI:颈2~3椎管内占位,增强扫描明显欠均匀强化,颈髓受压明显.  相似文献   

13.
颈胸椎管内多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 ,48岁。因颈后及胸背部疼痛伴左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入院。查体 :左上肢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Ⅳ级 ,肌张力增高 ,踝震挛( ) ,左霍夫曼氏征 ( ) ,左巴彬氏征 ( )。MRI检查示颈C6 7及T4 5椎管内硬膜外分别 3cm× 4cm× 5cm和2 5cm× 2 5cm× 3cm肿瘤 ,边界清楚 ,短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 ,其中C7处病灶中心有斑块坏死。胸片、B超、血化验及全身同位素骨扫描均未见异常改变。诊断为C6 7、T4 5椎管内多发性肿瘤。手术在全麻下行C6 7、T4 5椎管探查 ,术中见C6 7、T4 5部位分别有 3cm× …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51岁.2年前左眼视野缺损、视力减退,9个月前左眼球突出伴头痛并逐渐加重.查体:神清,左眼球突出,左下睑外翻,双瞳不等大,左瞳光反射迟钝,左眼球固定,视力:左眼光感,右眼1.O.眼部B超:左球后实性占位,双玻璃体及右侧球后组织未见异常.CT示眼球后额颞侧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稍高于脑实质,内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多发小片状低密度改变.肿物大小约39 mm ×53 mm,与周围脑实质分界清晰,向颅内侵犯生长,向前侵犯额窦后壁,视神经受压移位,眶后壁蝶骨大翼受侵骨质吸收,视神经管结构消失.MRI示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内部见多发小囊样改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囊性灶不强化(图1).诊断:左侧颅眶沟通脑膜瘤.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发生率较低,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9%~1%[1],但是由于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侵袭性,有潜在的恶性趋势;具有远处转移的能力[2];同时由于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血供极丰富,手术中出血凶猛,故对HPC术前诊断成为顺利手术切除肿瘤的关键,本文总结2005~2006年手术证实的颅内HPC 3例,并对颅内HPC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相似文献   

16.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jopericytoma,HPC)又名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身体各部位软组织中,以肺、骨骼最多见,其次可见于肾、肝脏和皮肤,很少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颅内HPC占颅内肿瘤不到0.5%[1].HPC可以复发,并且可以远处转移,颅外最常见转移至骨、肝、肺,也有报道转移至肾上腺、肾、乳腺等多发转移[2].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于2000年12月在我院术前诊断为"小脑幕脑膜瘤",术后病理:恶性脑膜瘤;2008年9月在我院行头、颈部MRI检查提示后颅窝等T1等T2信号影,增强明显均匀一致强化;C5~6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等T1等T2信号影.在我院行后颅窝及颈部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血管周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Vimentin(+),NF(-),CD34(+),CD99(+),EMA(-)".HE染色(HE×100)光镜下所示如.患者于2009年8月因腰部疼痛行腰部MRI检查提示L3-5椎体不均匀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提示椎体血管瘤可能性大;头部MRI检查提示颅内多发占位病变.最近患者因左小腿疼痛行X线检查提示小腿骨病变,不除外骨瘤.患者治疗期间曾行颅内病变伽玛刀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全切除和辅助放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01—2014-12我院17例颅内HPC病例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患者确诊年龄在19~71(46.2±9.3)岁,男12例(70.6%),女5例(29.4%)。大部分肿瘤位于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17例均行开颅手术,其中全切10例(58.8%),近全切7例(41.2%),12例(70.1%)接受术后辅助放疗。术后随访12~106(69.18±5.72)个月。局部复发率41.2%(6/17),无远处转移。结论对于初次手术患者,要尽量做到全切肿瘤,术后辅助放疗能降低血管外皮瘤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瘤临床较少见,症状多以头痛为主;MRI可见血管流空影;术后病理检查示CD34(+~+++),EMA(-),Vimentin(+),GFAP(-);需与脑膜瘤鉴别;术后需进行放疗。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于术后1~3个月进行放疗,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瘤容易误诊,需根据影像学资料和病史仔细诊断,最终由病理结果确诊,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是首选治疗手段;术后需随访观察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6岁。因胸背部疼痛3年,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余,加重并伴小便费力1周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脐下约5cm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病理征未引出。MRI检查示:T_12~L_2硬膜外梭形异常信号影(图1),病灶呈稍短T1长T2改变,病灶呈不均质强化。术中所见: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外,呈暗红色,质地较软,边界清楚,与硬膜稍粘连,血供一般,给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图2)。  相似文献   

20.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见于全身各部位软组织中,多发生在骨骼肌肉系统和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此前我科曾报道过26例HPC病例[1],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我们再次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HP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