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同时可保留子宫,及进行盆底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2例有不同缺陷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应用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悬吊,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结果全盆底悬吊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0 m in,出血量平均为80 m l。12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无院内感染发生。未观察到其它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9 d出院。术后随访平均6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89例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应用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重建,并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70.20±9.88)min,术中出血量(60.87±19.40)mL;术后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纠正;无院内感染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随访5~21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可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保留子宫同时可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盆腔器官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52例盆腔器官脱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子宫脱垂病例均行改良保留子宫全盆底悬吊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进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合并阴道壁膨出患者部分行阴道壁修补术。手术前后做好心理护理、排尿功能的观察和护理及出院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指导。结果: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全部治愈,2例子宫脱垂术患者术后复发。术后排尿困难3例,臀部小血肿2例,排便困难1例。结论:积极严谨的护理配合是保证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手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2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根据子宫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2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尿失禁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随防1-14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均无阴道肿物脱出,增加腹压时无小便溢出。结论保留子宫的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微创、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全盆底悬吊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根据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4例患者手术全部经阴道完成,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在保留或切除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聚丙烯补片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传统盆底手术后复发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治157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资料,其中9例为盆腔器官脱垂传统盆底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对其采用聚丙烯补片行盆腔悬吊术,随访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9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57.8±26.4)min,出血(111.1±54.6)ml,术后随访1~4年,患者盆腔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无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 盆腔器官脱垂传统的盆底手术复发率高,采用聚丙烯补片进行盆腔悬吊术对阴道壁脱垂治疗效果肯定,为治疗阴道壁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前壁修补术及阴道后壁修补术。但术后容易复发且使阴道缩窄影响功能。当今的手术策略为恢复解剖及功能,微创。手术原则为解剖的维持或缺陷修补,结构重建及替代物的应用。本文对其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解晓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38-1539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pelvicfloordysfunction,FPFD)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慢性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川。近年来随着盆底解剖、修复和重建新概念的提出,以及手术移植物材料和器械的发展,FPFD从针对症状的局部手术治疗转变为整体盆底结构的重建和修复,以期达到盆底整体功能的恢复。本科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rolift—A系统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DF)又称为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cts)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ree,SUI)等疾病。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盆腔器官脱垂即POP,它与压力性尿失禁也有密切关系,对POP的诊治是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PS)的基本内容。近年来关于盆底解剖、修复和重建的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是对传统认识和手术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方法行全子宫切除术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5例,行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照组(B组)22例,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分析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例术后无阴道顶端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发生.对照组22例术后一年有ll例阴道顶端脱垂,4例张力性尿失禁,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于盆底重建,防止术后盆腔脏器脱垂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静  罗军  方超英  程卫  舒楚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97-2299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POP病例应用网片行盆底修复术,9例患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同时行无张力性尿路中段悬吊(TVT-O)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疗效随访。【结果]44例手术疗效好;TVTO术尿失禁缓解率100%。术中膀胱损伤发生率为2.3%(1/44),尿潴留发生率为2.3%。术后随访25个月,22例全盆修复术中复发率9.09%(e/22),40例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7例前盆修复术后复发率为35.3%(6/17)。网片侵蚀发生率9.09%(4/44)。【结论】①应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行盆底修复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②单纯行前盆修复术术后复发较率高。③盆底修复术同时行TVTO术不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中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女性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诉及妇科检查对手术前后脱垂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者手术全部经阴道完成,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得到纠正,平均随访(4543±7.14)个月,网片侵蚀发生率10%,复发率6.67%。结论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种微创而又有效的手术方式,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Prolift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11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本院近3年来使用经阴道Prolift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1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2个月~3年,100%症状缓解,1例(0.9%)出现性生活满意度较前下降,1例(0.9%)出现局部感染并抗炎治疗,无一例损伤膀胱、直肠,无一例出现网片侵蚀.结论:经阴道Prolift全盆底悬吊术可用于纠正盆腔器官脱垂,安全可行,但作为一种新方法,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全盆底悬吊术后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行全盆底悬吊术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方法对80例POP-Q分期II度及以上的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行全盆底悬吊术。根据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性生活质量问卷、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短表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制作全盆悬吊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来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F=1 837.685,P0.05)。结论全盆底悬吊术可明显改善POP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庄秋英  刘佳 《护理研究》2012,26(27):2571-257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盆底重建术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全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5例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以全盆底为主的各种盆底重建手术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生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结果经术后随访,55例患者均为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全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手术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的观察、导管护理、并发症、合并症预防护理、会阴护理及出院后的自我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Prolift系统行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9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Prolift系统从3个水平行全盆腔重建,观察术后治愈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应用POP定量分度法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生活调查问卷评价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性生活恢复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治愈率达100%,术后1例发生急迫性尿失禁,7例发生肛周疼痛,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大出血、膀胱及直肠损伤;术后随访患者解剖结构得到较成功恢复,其阴道后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点较术前减小(P〈0.05);性生活恢复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动态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鑫  王文艳  有慧  刘冬  朱兰  冯逢 《磁共振成像》2010,1(3):204-207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患者在行盆底修复手术后又进行了同样检查,因此对共计46例盆腔动态MRI检查测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6例盆底动态MRI中,43例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经Kappa检验,κ=0.862。动态盆腔MRI检查与临床测量对盆底前部、顶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0.520);对盆底后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差(r=0.290)。结论动态盆腔MRI可以全面评价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可作为临床有效的盆底功能评价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46例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临床应用。方法本科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6例采用改良盆底补片重建术治疗临床疗效。结果4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患者全部经阴道完成手术,手术中无一例膀胱、直肠、尿道损伤及血管损伤;术后未出现感染、阴道血肿、亦无补片侵蚀或机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无一例手术后脱垂复发。结论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创伤小、耐受性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s prolapse,POP)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解除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2010年我院采用聚丙烯合成材料对5例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