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吸烟量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吸烟量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55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A组,无冠心病患者142例;B组,冠心病患者213例),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吸烟量等级,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等多重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严重程度评分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冠心病的OR值95%可信区间(CI):吸烟与不吸烟比较为1.629-2.598,P<0.05;吸烟3级时与不吸烟比较为1.260-3.907,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等级,性别,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相关,年龄与冠心病基本,各吸烟级别分别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1级时与冠心病无关(OR=0.948,P=0.959),吸烟3级的冠心病风险OR为3.519(P=0.003,95%CI:1.538-8.053);吸烟2级以上(2+3级)与2级以下(0+1)比较,OR为2.094(P+0.027),3级与3级以下(0+1+2)比较OR为3.463(P=0.002)。以上病例分为3组;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用多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吸烟对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风险OR为0.803(P=0.112)。结论 吸烟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越高。吸烟级别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无独立相关,此外,年龄,性别,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含量的变化,探讨D-D和UA含量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85例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D-D和UA水平。结果 各种类型CHD患者的D-D、U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D-D含量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P〈0.05;UA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增高明显,而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浆D-D水平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浆U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与不稳定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将D-D和UA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5至1989五年累计2 990 816人群中的冠心病猝死(SCHD)发生率及其与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SCHD总发生率为12/10万(按1964年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为9.5/10万,按1982年人口计算标化率为11.1/10万)。SCHD与人群平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体重指数、吸烟率、ECG异常检出率、心血管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0.79~0.99,P<0.01);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1,P<0.01)。  相似文献   

4.
不同胆固醇水平人群吸烟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同胆固醇水平人群中吸烟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Cox模型前瞻性分析西安某工厂1976年健康检查的1696名职工(男性1124,女性572)中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吸烟等因素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随访的终点时间为2003年1月31日。结果该队列冠心病死亡人数为59人(男性45、女性14),占总死亡人数的15.6%,总随访人.a为41827。在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收缩压及甘油三酯水平后,在正常胆固醇水平组(TC<5.20mmol/L)吸烟致冠心病的死亡风险RR为2.04(95%CI:1.01~4.48),而在高胆固醇血症组(TC≥5.20mmol/L)的RR为2.36(95%CI:1.00~6.05)。分层分析显示,在胆固醇水平<4.24mmol/L、4.24~4.88mmol/L、≥4.89mmol/L组中,调整RR分别为1.97(95%CI:0.62~6.25),2.02(95%CI:0.66~6.17),2.54(95%CI:1.02~6.29),且发现吸烟与胆固醇水平可能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在高胆固醇水平组中吸烟者的冠心病死亡风险升高。结论无论人群中总胆固醇水平高低,吸烟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人冠心病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技术对河南地区2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河南地区的健康人群对照进行比较,分析其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CAD)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抽取360例CAD患者,包括180例早发CAD(观察组)、180例非早发CAD(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危险因素、预后.结果 ①对比两组临床危险因素:观察组高血压、遗传史、吸烟史等发生率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双亲冠心病史与子代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7例冠心病患者的子女和双亲无CHD病史的对照进行了CHD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发现双亲具有CHD病史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舒张压水平和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惯、体育锻炼和血脂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CHD患者与其子代间的Lp(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健康体检人群甘油三酯水平与肥胖类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甘油三酯(TG)在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引起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主要与甘油三酯增高引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增多,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以及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物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本文通过分析健康体检资料,观察甘油三酯与肥胖类型、血压、血脂其他组分及空腹血糖的关系,旨在探讨甘油三酯增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病家族史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 (CHD)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多因素疾病。冠心病家族史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但现有的研究提示 ,其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家族史的独立作用和危险因素的家族聚集而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1,2〕。由于各研究所选择的人群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 ,我们以病例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冠心病患者家族史与主要危险因素及发病年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病例组来自 1992年 3月至 1997年 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人群中腹部肥胖指标——腰高比(waist—to—heightratio,WHR)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对安庆及其周边地区在1995—2005年间参加前期流行病学研究的队列人群进行健康回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探讨腰高比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结果纳入分析18963人,中位随访时间为6.3年,共发生371例脑卒中,经年龄、性别(分析总人群时)、吸烟、饮酒多变量调整后,总人群中腰高比每增加0.1,发生脑卒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比(hazardratio,HR)分别为1.75(95%CI:1.47—2.09)、2.18(95%CI:1.59~2.99)和1.67(95%CI:1.20~2.30),男性中对应的HR分别为1.69(95%CI:1.32—2.16)、2.35(95%CI:1.50~3.68)和1.60(95%CI:1.03—2.48),女性中对应的HR分别为1.86(95%CI:1.45—2.38)、2.09(95%CI:1.34~3.26)和1.82(95%CI:1.12~2.97);进一步调整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后,在总人群中,腰高比每增加0.1仍能增加50%的脑梗死发病风险,对应的HR值为1.50(95%CI:1.08—2.09);而分别在男女性别中,腰高比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人群中,腰高比的升高增加脑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风险,但是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血压的影响,在总人群中腰高比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职业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现状,评价个人生活方式与HP感染的关系并对HP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制定上海地区职业人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0月在华东疗养院进行HP检测的上海地区职业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1 045例)和阴性组(3 203例),比较两组间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生活方式间的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探讨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4 248例职业体检人群中,HP阳性检出率为24.6%,其中60~65岁年龄组HP感染率最低,仅为16.3%,各年龄组感染率不同(〖XC小五号.EPS;P〗=4.757, P <0.05)。有吸烟史(〖XC小五号.EPS;P〗=32.819 ,P <0.001)、饮酒史(〖XC小五号.EPS;P〗=8.499 ,P <0.05))的职业体检人群HP感染率显著高于未吸烟饮酒人群。HP感染阳性组中体质指数(BMI)( t =3.610, P <0.001)、收缩压( t =3.254, P <0.05)、舒张压( t =4.113, P <0.001)、空腹血糖( t =2.648, P <0.05)、胆固醇( t =2.112, P <0.05)等指标均高于阴性组。logistic回归显示,工作中的体力强度( OR =1.206,95% CI :1.034~1.406)、经常请客应酬( OR =1.161,95% CI :1.015~1.329)、吸烟史( OR =1.236,95% CI :1.124~1.359)、体质指数(BMI)( OR =1.026,95% CI :1.003~1.050)、空腹血糖( OR =1.084,95% CI :1.012~1.161)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60~65岁年龄组( OR =0.520,95% CI :0.332~0.814)、常吃水果( OR =0.902,95% CI :0.818~0.994)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上海职业体检人群HP阳性率24.6%明显低于我国平均水平;HP感染与生活方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讨CHD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213例,其中冠心病组126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87例,检测其Hp水平;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Hp阳性率(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p阳性率(64.71%)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3,P<0.01),但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对照组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CHD发病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感染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云  马业民 《现代保健》2012,(32):96-9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检测血清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在外科和骨科住院的普通疾病患者97例及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用生化类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12h静脉血3ml,采用钒酸氧化法并应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计算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普通疾病组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及提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2].血尿酸不仅是痛风诊断治疗指标之一,而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正受到临床关注.为探讨血尿酸与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对延吉市社区人群健康体检中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中华糖尿病学会(CDS)诊断标准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NCEP-ATPⅢ)的诊断标准在无锡人群的适用性及异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社区20岁以上人群10 833人进行现况调查。分别采用三种标准诊断MS的患病率和一致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锡市社区人群IDF、ATPⅢ和CDS的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7.33%、35.78%和20.33%。IDF标准诊断的MS患病率女性(20.90%)高于男性(17.03%)(P<0.05),ATPⅢ标准男女没有差异(P>0.05),而CDS标准男性(15.76%)高于女性(12.02%)(P<0.05)。以IDF与ATPⅢ符合率较高为91.46%,Kappa值为0.81。结论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出发,采用ATPⅢ标准更易早期发现心血管病、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高尿酸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明确高尿酸血症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应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笔者对1839名健康体检者血尿酸与血脂、血糖、血压、年龄、体重、腰臀比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确诊为冠心病和45例CAG检查结果正常的病人进行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家族史、吸烟、高脂饮食习惯和年龄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冠心病家族史的优势比(OR)为5.82,占诸危险因素的首位.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家族史合并出现时,冠心病的OR值显著提高.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分析均提示,冠心病家族史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德州市城区参加社会保险健康查体职工98 800人的查体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21,410.00,P<0.01).分层危险度估计表明,高尿酸血症组女性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是男性的3倍(男性OR=1.218,女性OR=3.712).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x2=68.764,P<0.01).结论 冠心病构成比与血尿酸水平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深圳是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饮食、吸烟、工作紧张、体力活动减少等生活方式的变化,代谢综合征(MS)成为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感到MS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快速增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在IT行业人群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现代社会饮食过度、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超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流行。所以,我们对深圳市815名IT行业人群MS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相关危险因素对该群体的影响,进行前瞻性干预,减少对高智力型劳动力人群和创新型经济增长的影响。降低M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