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庞战军  陈瑗 《免疫学杂志》1999,15(4):245-248,252
为揭示云芝多糖作用与巨噬细胞M-CSF表达与分泌的关系,采用活性测定,斑点杂交等方法,将云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CSF表达及分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腹腔注射云芝多糖可以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CSF活性,并使巨噬细胞M-CSF mRNA的含量增加;应用mRNA合成抑制剂及蛋白合成抑制剂的研究发现,actinomycin D及cycloheximidef均能阻断云芝多糖对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胞内M-CSF及其受体在肝癌SMMC 7721细胞的表达与性质,探讨胞内M-CSF对SMMC 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高表达M-CSF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1细胞)为模型,以免疫组化、流式细胞计数、反义技术与蛋白印迹等方法观测胞内M-CSF对SMMC 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结果: M-CSF 及其受体主要在SMMC 7721细胞的胞质、胞核中表达,胞内的M-CSF的相对分子量为20 000,M-CSFR的相对分子量为120 000;免疫共沉淀分析证明M-CSF在细胞内与M-CSFR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M-CS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反义寡聚核苷酸能抑制SMMC 7721细胞的增殖、下调cyclinD1/E的表达和上调p16的表达,且M-CSF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联合使用能进一步加强对SMMC 7721细胞抑制作用和增加下调cyclinD1/E和上调p16的表达幅度。 结论: SMMC 7721细胞受M-CSF胞外自分泌和胞内自分泌的双重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肿瘤抗原触发的M-CSF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的巨噬细胞对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机理。方法将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经尾静脉回输治疗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小鼠,经治疗后于荷瘤后第17天处死小鼠,计数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结节数并观察其长期存活期,用51Cr4小时释放法检测体外诱导的CTL活性,采用未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联合基因转染后治疗组的小鼠长期存活率为16%,加用肿瘤抗原触发后的治疗组有33%的小鼠长期存活。小鼠脾细胞经体外诱导的CTL对野生型B16.F10细胞的杀伤活性,在经肿瘤抗原触发的M-CSF和IFN-γ联合基因转染巨噬细胞治疗的荷瘤小鼠最高,与用未经抗原触发的联合基因转染巨噬细胞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经肿瘤抗原触发的M-CSF、IFN-γ联合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过继回输疗法是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的一种有效免疫治疗手段,机体的CTL在该疗法的抗肿瘤作用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偏振等技术,以细胞膜流动性、细胞显微形态及细胞活力为指标,观察了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引起过氧化损伤的条件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单核/巨噬细胞系U937及J774、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M-CSF可以使单核/巨噬细胞所受tbOOH引起的过氧化损伤减轻,表现在维持细胞膜较高的流动性,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Tang S  Du X  Chen G  Rao Q  Geng Y  Wu K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2):111-114
目的 探讨异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和性质。方法 采用ABC免疫酶标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计数,蛋白免疫印迹和反向酶联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研究了4株人白血病细胞系(J6-1、J6-2、K562、HL60)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SF的分布、表达及其分子大小。结果 正常人外笛血单个核细胞示见M-CSF的表达,经植物血浆素刺激后有低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7.
Tang S  Chen G  Rao Q  Geng Y  Wu K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40-244
目的 探讨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ABC免疫酶标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计和蛋白免疫印迹研究了4株人白血病细胞系(J6-1,J6-2)来源于人粒-单型白血病,HL-60为来源于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髓样细胞系,K562为来源于人慢性白血急变期胸水的髓样细胞系)和正常人外周单个核细胞及正常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CSF-R的分布,表达,分子大小及其作用。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见M-CSF-R的表达,经PHA刺激后有低水平的表达;4株人白血病细胞系都高表达M-CSF-R,分布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J6-1,J6-2,K562和HL-60细胞质和胞核M-CSF-R(M-CSF-cnR)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2.3%,44.3%,28.0%,65.3%;胞膜M-CSF-R(M-CSF-mR)阳性率分别为78.9%,72.0%,54.9%,58.0%;高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HL-60细胞质和胞核中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的M-CSF-R分子;4种白血病细胞表达的M-CSF-cnR的半衰期分别高于正常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PHA诱导表达的M-CSF-cnR的半衰期;J6-1,J6-2,HL-60细胞表达的M-CSF-mR的半衰期亦明显延长。抗M-CSF-R单抗和人重组的M-CSF-R可溶性受体均能使4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阻断在G0/G1期,并能抑制其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的能力。结论 M-CSF-R在人白血病细胞系的表达呈异质性;胞内M-CSF-R的蓄积可能是白血病细胞M-CSF-R降解速率下降的结果,也可能是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内源信号;M-CSF-R介导的信号是HL-60细胞增殖的重要和必要信号。  相似文献   

8.
氧化剂对RAW264.7细胞M-CSF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揭示氧化应激对巨噬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氧化剂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对RAW264.7细胞M-CS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tbOOH(1.5×10-4 mol/L)能够诱导RAW264.7细胞M-CSF mRNA表达,且随tbOOH浓度的增加,其对M-CSF mRNA的诱导作用增强;另外,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及acetovanilone可减弱tbOOH对RAW264.7细胞M-CSF表达的诱导。结论:tbOOH可诱导RAW264.7细胞M-CSF mRNA的表达,且作用在转录水平,该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合成及内源性活性氧产生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10.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具有谱系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其受体c-Fims是原癌基因c-fins的表达产物,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近年来对M-CSF及其受体c-Fims表达调控以及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研究日益增多,在M-CSF与骨代谢疾病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以家蚕表达的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预先处理细胞,再接种不同病毒,观察rhMCSF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rhMCSF在人胚皮肌细胞上对所观察的单纯疱疹病毒1和2型、流感病毒A3型、鼻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腺病毒6和11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推迟或减轻细胞病变的发生;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乳兔肾细胞的实验中能使子代病毒滴度降低100倍以上,TNFα、IFNα和γ的中和单抗均不能阻断这一作用,而TNFβ的中和单抗却能部分阻断这一作用,提示MCSF的抗病毒活性与诱生IFNβ有关  相似文献   

12.
Tsogoev AS  郑刚  吴景兰  王红梅 《解剖学报》2001,32(1):68-71,T017
目的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效应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研究了针刺对小鼠巨噬细胞中c-fos mRAN ppENKmRNA,iNOSmRNA及iNOS活性的效应。方法 20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成2组;a.用5Hz电针处理的针刺组;b.未用电针处理的对照组。针刺或牵拉前后用钾离子渗透法检测痛阈。实验采用原位杂交,NADPHNBT组织化学,RNA斑点印迹及蛋白质斑点印迹技术。应用TLC扫描仪扫描斑点印迹信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杂交信号和iNOS活性呈现蓝紫色,信号均定位于巨噬细胞的胞质。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的所有印迹信号均增强,P〈0.01。针刺组中c-fos mRNA,ppENKmRNA,iNOSmRNA的表达及iNOS的活性与提高的痛阈呈正相关。此外,c-fos mRNA与mRNA与ppENKmRNA之间的变动呈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基因,并在大肠杆菌宿主系统中高效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hCNTF蛋白。方法从人外周神经组织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编码人CNTF的全长cDNA片段,此片段经回收和纯化后克隆进PGEM-5Zf(+)质粒载体,并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然后进一步亚克隆进T7启动子表达载体,用IPTG在大肠杆菌宿主中诱导hCNTF蛋白表达,并以体外培养的鸡胚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测定了重组hCNTF蛋白的神经营养活性。结果成功克隆了人CNTF基因,含重组CNTF质粒的大肠杆菌经0.4mmol/LIPTG诱导3小时后,靶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25%以上。结论hCNTF基因的克隆和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功能关系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鼠注射猪苓多糖和氢化考的松7天后,取其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化学的定性及定位;并用 MPV-2型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应用氢化考的松后,细胞内的 AcPase、ATPase 和 ANAE 活性下降,多糖含量减少。注射猪苓多糖以后,ATPase、AcPase 和 ANAE 活性增强,多糖含量显著增多。猪苓多糖和氢化考的松同时注射,酶活性及多糖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受损周围神经施万细胞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用硅管套接切断的大鼠坐骨神经,在受损神经局部给予重组CNTF,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S100蛋白(S1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磷酸化酪氨酸(PTyr)、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的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修复侧远段神经的分布和相对含量。结果CNTF组修复侧远段神经相应区域S100、GAP-43、PTyr、STAT3阳性物质的含量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重组CNTF能上调受损神经施万细胞S100、GAP-43、PTyr和STAT3的表达,提示重组CNTF通过强化受损神经施万细胞JAK-STAT途径,E调其S100和GAP-43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陆璐  曹铮 《解剖学杂志》1999,22(3):205-208
实验通过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人骨髓巨核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β神经生长因子DNA探针与其互补的mRNA杂交后应信号存在于各级不同发育的巨核细胞胞浆中。原巨核数量很少,较难发现,杂交后反应阳性的胞浆很少,呈线状。幼巨核细胞阳性胸浆较少,杂交反应产物分布较为均匀。颗粒型巨核细胞胞浆丰富,杂交反应产物深浅不一,常见较为细小的阳性颗粒,成就型巨核细胞体积很大,胞浆  相似文献   

17.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克隆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人扁桃体组织中扩增人VEGF165 cDNA完整编码区,并构建成pcDNA3.1( )/VEGF165(简称pcDNA/V)重组体;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V体外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TT法检测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家兔下肢缺血模型,注射重组质粒pcDNA/V,pcDNA3.1( )空质粒作对照,选取不同时间点,行血管造影。结果 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V的酶切电泳分析和测序表明结果正确。pcDNA/V转染HUVEC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血管造影显示,术后基因治疗组远端动脉充盈早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目也明显多于同时期对照组。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VEGF165基因,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体内外生物学活性研究证实,重组质粒的表达产物具有刺激HUVEC增殖和促进缺血肢体侧枝循环建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选用富含有血红蛋白特征面无核的正常小鼠网织红细胞,与小鼠淋巴瘤细胞株融合,对杂交细胞基因产物血红蛋白进行联苯胺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抗体和生化测定。结果与电镜和流式细胞光度计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珠蛋白基因产物血红蛋白住杂交细胞中,能够表达并成为融合细胞的标志。联苯胺阳性细胞数在HAT选择性培液筛选后数量增加。BW×R胞质杂交细肥在传代过程中,仍继续出现血红蛋白。文中对杂交细胞血红蛋白表达及其在传代过程中,在一部分细胞中丢失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热休克蛋白(HSP)、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mR-NA表达的效应。方法将24只昆明小鼠腹腔注射无菌石蜡油后,随机分为3组:电针(EA)组、对照1(C1)组和对照2(C2)组。将3组收集的腹腔巨噬细胞制备成玻片和硝酸纤维素膜(NCM)两种标本,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化学及斑点印迹技术检测HSP70、iNOS及iNOSmRNA。结果HSP70定位于巨噬细胞的胞质和胞核;iNOSmRNA及iNOS均定位于巨噬细胞的胞质;3组的iNOSmRNA、iNOS、HSP70的斑点印迹的扫描数值均为EA组>C2组>C1组(P<0.01)。结论电针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HSP70、iNOS及iNOS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对青春期小鼠睾丸内分泌功能及精子发生过程的调节作用,并推测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SF-1在不同年龄小鼠睾丸中的细胞分布,进一步分离有SF-1阳性表达信号的青春期小鼠Leydig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用反义转染方法抑制细胞内SF-1蛋白质的表达,检测细胞的睾酮分泌量及睾酮生成酶P450scc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 1.SF-1在青春期Leydig细胞核有表达;反义抑制细胞内SF-1蛋白质的表达,则细胞的睾酮分泌量及P450scc 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2.SF-1在青春期小鼠睾丸B型精原细胞及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核中也有表达。结论 1.SF-1参与调节青春期睾丸Leydig细胞中P450scc基因的转录,影响睾酮分泌;2.SF-1作为一种核受体,可能也是生精过程中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调节B型精原细胞向初级精母细胞分化及初级精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转录过程,从而影响青春期小鼠精子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