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 《现代养生》2011,(6):13-14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家兼道教学者孙思邈的代表作,有关气功的论述集中在该书的《养性》卷中。按:"养性",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情绪调摄,《千金要方》提倡的养生方法很广,除道德涵养外,还包括气功锻炼、饮食调理与药物等。本文试析其与气功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养生格言】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生命和健康长寿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养生著述中,有关饮食与健康长寿的言论比比皆是。若计  相似文献   

3.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家兼道教学者孙思邈的代表作,有关气功的论述集中在该书的《养性》卷中。按:养性,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情绪调摄,《千金要方》提倡的养生方法很广,除道德涵养外,还包括气功锻炼、饮食调理与药物等。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长寿是世人的共同愿望,也是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古代名医对于养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存在着共性。纵观他们留下的医学典籍中对养生的论述,总结出养生需要注重以下五个要点。性情古代学者曾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本"。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强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  相似文献   

5.
孙清廉 《家庭医学》2007,(17):50-50
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是唐代著名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乡。孙思邈少年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著有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氏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之上,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在孙家源的药王山上,后世立有一百多块石碑,其中一方刻有孙思邈所著“养生铭”,是养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6.
民谚谓:“每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古代流传于民间的《三叟长寿歌》中一位百岁寿星亦唱诺:“量腹节所受,定能得高寿。”这都是说,少食可使人健康长寿。 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强调“食饮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把节制饮食放在养生大法之首。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巧用水蛭 孙思邈(公元581-682)不但是唐代著名的养生学家,享年101岁的寿星,且是杰出的医学家、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下面小事一桩,足见他医术之高、药学之精。  相似文献   

8.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对自己的长寿经验都有总结,并各有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魏武帝曹操为求健康长寿,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密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  相似文献   

9.
“天人相应”是我国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由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或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千金要方·养性》引列子之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说明人与自然气候相关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海南的生态环境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更加注重养生,认识到摄生养性、防病延年的重要性。早在两个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则有“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之说。中国古代的养生观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保健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谈海南的环境与养生。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在养生方面颇有造诣,特别是对房中补养,独辟蹊径,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晋代炼丹家葛洪说过:“长生之要,其在房中”。孙思邈根据前人的养生经验,总结出一套房中补养法,收录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孙思邈认为,男女性反应的时间有差异,要求性交时男方要善于等待,并切忌粗暴。他说:“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必须先徐徐嬉戏,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是唐代著名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乡。孙思邈少年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著有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氏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之上,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在孙家源的药王山上,后世立有一百多块石碑,其中一方刻有孙思邈所著"养生铭",是养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3.
文星 《健康向导》2009,15(5):42-42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长寿经验都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  相似文献   

14.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对自己的长寿经验都有总结,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是唐代著名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乡。孙思邈少年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著有不朽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思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之上,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在孙家塬的药王山上。后世立有一百多块石碑,  相似文献   

16.
曹慈山,字廷栋,号六圃,浙江嘉善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颇负盛名的文苑俊秀,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养生学家。他幼年体弱多病,但他一生博览群书,留心养生之道,步入晚年后更重视细节养生,寿至90余岁。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养生重视,珍惜生命,将养得法,调理有术,即可健康长寿。曹慈山在75岁时,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撰写了《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一书。本书从日常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7.
药王箴言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有药王之称。他活了101岁,对老年养生很有研究,著有《千金要方》等医作,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孙思邈少时多病,为使自身健康和救百姓疾苦,他立志学医,寻求修身养性之方。师长们告诉他说:修身德为本,养性善为先。性自为善,百病不生,此养生之大经也。孙思邈亲身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健身方法。他说:“走路要走鹅王步,语作含钟声,眠作狮子状。”这样坚持下去,必然身强体壮,百病不生。孙思邈利用为民看病  相似文献   

18.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有人说他活了145岁,有人说他活了120岁,总体来说大家都认为他活了超过100岁,在古代,能活100岁以上,实属奇迹。《大医精诚》出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为后代著名医学大家所推崇。其实人们对他的长寿秘诀更是好奇,有关他的长寿方法传播甚广,比如目前较为流行的“孙思邈导引13法”就是其中一些养生方法的总结。孙思邈养生不仅采用导引方法,他也很懂得服食养生。  相似文献   

19.
言为心声,话从口出。不少老年朋友喜欢聚在一起唠嗑,这是一件好事。然而,话说得过多,未必对养生有益。历代养生家大都主张节言少语,以此促进健康长寿。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说:"言语谈笑,能行不妄失者,可延年益寿。"他强调"亲故邻里来相访问,宜量力谈笑,简约其趣,得欢适,不可过度耳。"金人李东垣有《省言箴》一文,其中说:"气乃神之祖,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并特别重视清心与养生的研究。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