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由于其毒性较大,不可生用,故在汉以前有"治半夏"的炮制法.汉唐时代主要有汤洗、姜制、水煮、微火炮,宋代有制曲、矾制、姜矾制、姜与罗卜制、姜与甘草制,明代有酒姜制、皂角与矾及生姜制,清代有姜、青盐制等炮制方法,现代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炮制品.  相似文献   

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mata(Thunb)Breit的干燥根茎。半夏的传统炮制有姜制、水煮、微火炮、制曲、矾制、姜矾制、姜萝卜制、姜甘草制、酒姜制,法制半夏等,《中国药典》收载有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等。现将半夏不同制品的临床应用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半夏的历代炮制方法进行探讨。半夏炮制方法经历了多样化的历史时期,自《黄帝内经》出现治半夏后相继出现净制、切制、熬制、姜制、煮制、药汁制、火炮、焙制、麸制、浆制、半夏曲、灰制、醋制、矾制、米制、炙制、炒制、生用、泔制、油制、酒制、面制、煨制、制炭、胆汁制、盐制等一系列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沿用至今并被广泛使用,但不同时期半夏炮制品的炮制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等有较大差异,其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半夏具有镇咳、祛痰、止吐、解毒等作用,但因它的炮制工艺不同,功效有别。有关半夏的炮制,工艺众多,代有发展;现将它的炮制的历史沿革、应用和实验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一、半夏炮制品的沿革历代有关炮制的170余种书籍,其中有145种记载了半夏的各种炮制品。早在汉代临床就开始应用清半夏、汤洗半夏;至唐代又有姜制半夏,醋制半夏。迨至宋代对半夏有麸炒、姜汁制、雪水煮、半夏曲等炮制品。到了元、明时期,除对半夏增添了矾甘草皂荚制、萝卜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硫酸-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按照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半夏生品及其六种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顺序为:法半夏(石灰甘草制)>姜半夏(姜矾煮制)>清半夏(矾煮)>清半夏(矾泡)>生半夏>贵州法半夏>姜半夏(姜炒).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0.01或P<0.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有关文献的考证,认为半夏汉代时主要是水洗生用;唐代时才用姜制,煻灰炮,水煮等法炮制;宋代至清代炮制方法渐趋复杂,炮制用辅料品种也增多。结合现代研究结果,笔者认为:①水洗是不能除毒的。②姜、矾,石灰等辅料及炮,炒、焙等方法制半夏是科学的。③建议临床上用生半夏或炮、炒制半夏。辅料制半夏也应改变现行的一般工艺,采用新法。  相似文献   

7.
半夏姜制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检测,半夏中含有的麻黄碱成分含量为0.00344%,经炮制后,半夏5种炮制品中麻黄碱含量的顺序依次为:姜矾半夏>生半夏>姜浸半夏>姜煮半夏>矾浸半夏。矾水浸和单纯加热对麻黄碱的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半夏炮制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中医的常用药,生品对咽喉有强烈的刺激感,传统列为毒药之一。因此半夏入药多采用其炮制品,至今沿用的炮制品有九种之多,而国家药典收载的有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三种炮制品。目前各地区对半夏的炮制工艺还不统一,常用的辅料除矾;姜、矾;矾、甘草、石灰外,还加用皂角、朴硝、姜黄、陈  相似文献   

9.
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的姜半夏中微量水溶性成分鸟苷的含量,对半夏的其他姜制炮制品中鸟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鸟苷含量接近,与生半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他炮制品的鸟苷含量则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正交法”和药典法炮制的姜半夏没有明显区别,浸制工艺对鸟苷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半夏和天南星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半夏主流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其混淆品由跋为天南星科虎掌P.pedatisecta Schott.的幼苗或磨芋属植物等,今已不再入药;历代天南星的主流基原有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I.,天南星A.erubescens(Wall.) Schott.和虎掌P.pedatisecta。半夏历代推崇山东齐州所产者,近代以来湖北荆州一带成为另一道地产区。天南星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半夏的炮制沿革,秦汉时期采用热水处理的方法以减毒,并多与姜配伍使用,自魏晋时期逐步发展为姜制,宋代以来出现加入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以及制曲的炮制工艺并被沿用,最终形成生、清、姜、法4个规格。经典名方中标为汤洗的半夏药材,建议采用与之接近的清半夏制法。天南星自唐代提出加入生姜、石灰等辅料炮制,宋代辅料种类进一步增加,出现胆汁制南星与白矾制南星,明代发展出姜矾等多种辅料共制的炮制方法,形成生、制、胆3种规格。  相似文献   

11.
药典法姜半夏与正交法姜半夏药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皓  吴利平 《中成药》1998,20(4):16-18
通过两种不同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对动物刺激性、镇咳、胃排空、肠蠕动、催眠诸项药理实验比较表明:药典法姜半夏和正交法姜半夏的各项药理作用基本一致,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就炮制工艺而言正交法姜半夏有炮制时间短,辅料用量少,工艺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5,(7)
目的:研究蒸制姜半夏炮制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优选蒸制姜半夏的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包含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及性状外观指标的质量综合评分为指标,对白矾姜水浓度、浸泡时间及蒸制时间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研究,从而得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矾姜水浓度6.8%,浸泡时间68 h,蒸制时间140 min。结论:实验结果可靠,方法可行,根据最佳炮制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可很好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半夏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但是由于炮制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尽相同。清半夏用矾制长于化湿痰;姜半夏善于降逆止呕;法半夏用甘草和石灰制偏于寒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确定姜半夏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姜半夏中有机酸、生物碱和白矾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结果白矾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生姜用量影响不显著,优选的炮制工艺为:每100 g半夏用生姜25 g,白矾12.5 g,煮制5 h。结论优选得到的炮制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姜半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 半夏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但是由于炮制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尽相同。清半夏用矾制长于化湿痰;姜半夏善于降逆止呕;法半夏用甘草和石灰制偏于寒痰。  相似文献   

16.
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薄层层析法测定半夏5个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单纯加热后的姜煮半夏含量最低为0.0180%,生半夏最高0.0572%。以重量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姜矾半夏含量最高,姜煮半夏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半夏制法多样,工艺复杂,是中药最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有工艺记载始于汉末,根据炮制的辅料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多种炮制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发现在保证中药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蒸制法炮制姜半夏的得率比药典法炮制姜半夏要高出约10%,辅料用量、劳动强度小,避免了炮制中的焦底、糊化现象,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a.的块茎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是有毒中药之一 ,内服必须经过严格炮制。半夏所含成分 β-谷甾醇 ,具有止咳、抗癌抗炎及降低血中胆固醇等药理作用 ,可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方法炮制的姜半夏与蒸制法炮制姜半夏所含成分β-谷甾醇的变化 ,为姜半夏蒸制提供实验数据。1 样品制备《中国药典》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中国药典》1 995版半夏项下姜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广东法姜半夏 :取生半夏适量 ,按照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姜半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化竹沥半夏炮制工艺,为竹沥半夏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分析,以浸出物、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竹沥半夏辅料用量、炮制时间、干燥温度等3个因素,对竹沥半夏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同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竹沥半夏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g姜半夏,鲜竹沥15 g,炮制时间1 h,干燥温度44℃。结论 该工艺简易可行、竹沥半夏质量稳定可靠,为竹沥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