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育龄雌性恒河猴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方法建立PCO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卵巢局部PAI-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恒河猴卵巢PAI-1mRNA的表达主要存在于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模型组表达强度超过正常组,中药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PAI-1mRNA异常表达,补肾活血方具有改善这种异常表达作用,可能是其促进卵巢排卵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2,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育龄雌性恒河猴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方法建立PCO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卵巢局部MMPs-2,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卵巢中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发育良好的卵泡膜细胞中均可检测到MMPs-2mRNA和MMPs-9mRNA的杂交信号。模型组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MMPs-2,9mRNA表达强度明显均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可明显降低其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结论: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MMPs-2,9mRNA异常高表达,补肾活血方具有改善这种异常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卵巢排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育龄雌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建立PCO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卵巢局部MMP-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卵巢中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发育良好的卵泡膜细胞中均可检测到MMP-9mRNA的杂交信号;模型组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MMP-9mRNA表达强度上超过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MMP-9mRNA异常高表达;补肾活血方具有改善这种异常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卵巢排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方对PCO大鼠瘦素、胰岛素和睾酮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PCO)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孕激素加HCG进行造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补肾活血方干预后的PCO大鼠进行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和睾酮(T)的测定。结果:用药后,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低空腹血清INS水平,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降低血清Leptin和T水平上,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肾活血方能有效降低PCO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瘦素及睾酮水平,用药后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结论:补肾活血方可对PCO大鼠Leptin、INS及T等激素进行良性调节,此可能是其临床治疗PCOS高INS血症、高T血症和高Leptin血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索补肾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靶点。方法:采用颈椎前路置入螺钉的脊髓型颈椎病动物造模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中药组给予含药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分别于15、30天后,分批处死动物,留取病变部位组织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测定标本中VEGF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VEGF及其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调节脊髓型颈椎病VEGF及其mRNA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因子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Ataya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60只DOR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000 9 g·kg-1),补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3,16.5,8.25 g·kg-1),同时另设正常组,每组12只;各组相应药物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观察初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总卵泡数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中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卵巢组织中VEGF,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VEGF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Caspase-3下降,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且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更加接近于正常组。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地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数量增加。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活血方通过增加卵巢组织中VEGF的表达有关,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调节Caspase-3的含量,最后促进卵泡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Ang/Tie-2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孕前导法给药调控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组织血管生成的助孕机制。方法 阴道涂片HE染色法观察,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健康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动情前期时入组,分组给药并合笼,于妊娠第5天处死,腹主动脉采血后,迅速剖取子宫并制片,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VEGF、FLK-1表达水平及螺旋动脉数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ng-1、Ang-2、Tie-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ng-1、Ang-2、Tie-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组能明显改善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并接近空白组水平;模型组大鼠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螺旋动脉数量、VEGF、FLK-1及子宫组织Tie-2蛋白表达、Ang-1mRNA、Ang-2mRNA和Tie-2mRNA表达等均较空白组降低(P < 0.05);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妊娠第5天子宫组织VEGF、FLK-1、螺旋动脉数量、Ang-1蛋白、Tie-2蛋白及Ang-1mRNA、Tie-2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 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孕前导法给药,改善肾虚血瘀-胚胎着床障碍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促进子宫组织血管生成,改善组织血瘀状态,促进胚胎着床,可能与其提高大鼠子宫组织VEGF、FLK-1、Ang-1、Tie-2表达水平,并维持Ang-2正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RSA)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影响,探讨其降低流产率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RSA小鼠模型,将40只RSA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6.53、13.06、26.13 g/kg) 4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妊娠小鼠作空白组。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对应剂量的补肾活血方颗粒剂水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收集样本。观察各组小鼠胚胎丢失情况及蜕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sFlt-1、HIF-1α、TGF-β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蜕膜组织VEGF、sFlt-1、HIF-1α、TGF-β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胚胎丢失率、血清HIF-1α、sFlt-1及蜕膜组织HIF-1α、sFlt-1 mRNA水平升高(P<0.05),蜕膜组织VEGF、TGF-β mRNA及血清VEGF、TGF-β水...  相似文献   

9.
补肾活血方对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四川中医》2009,27(1):15-16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方对BPH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实验研究采用SD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法复制BPH模型,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各组前列腺组织的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实验各组前列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可以缩小增生前列腺腺体的体积,并抑制VEGF、bFGF的表达。结论:补肾活血方用于治疗BPH,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作用机理是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bFGF的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摘除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模型中肾脏组织的Smurf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研究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制备骨质疏松症的模型,应用补肾活血方干预模型大鼠,以戊酸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组,以正常大鼠及假手术组作为标准的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Smurf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空白模型组中Smur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12周后,各用药组Smurf1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模型组显著上调(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雌性大鼠中Smur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对骨质疏松症起到防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扶正固本方对大肠癌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对大肠癌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中药组、模型对照组3组,每组20只。模型中药组、模型对照组裸鼠移植人大肠癌组织造模。模型中药组:每天灌喂扶正固本方混悬液,剂量为0.3ml/20g;造模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天灌喂同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MDR-1mRN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模型中药组、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中药组、模型对照组MDR—1mRNA阳性表达均高。模型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MDR-1mRNA阳性表达较高。结论:扶正固本方能降低大肠癌组织中的MDR-1mRNA阳性表达,对大肠癌化疗耐药基因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3种补肾方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Wnt通路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龟鹿二仙胶组、二仙汤组、补肾活血组、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0天进行相应的给药实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rosslaps)、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含量;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用RT-PCR检测右侧股骨髓LRP5、Wnt2、β-Catenin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RP5、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β-Catenin mRNA、LRP5 mRNA、Wnt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β-Crosslaps 浓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中药组骨密度、血液PINP浓度、LRP5 mRNA、β-Catenin mRNA、Wnt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血液β-Crosslaps浓度显著降低(P<0.01),补肾活血组骨密度及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补肾方剂组。结论:补肾方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而改善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组方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的表述,揭示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补肾中药防治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具有补肾壮骨益精作用的补肾中药(高、低剂量)对实验大鼠治疗12周,以骨疏康颗粒剂、盖天力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假手术组作为标准对照组,模型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并与补脾中药作疗效的比较.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正常大鼠肾组织中存在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空组Smu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肾组织中明显降低.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比较,补肾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可明显上调Smurf2 mRNA和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其中补肾高剂量组上调幅度大于补肾低剂量组.结论:①正常大鼠肾组织中Smurf2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②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与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异常变化有关;③补肾中药通过调控肾组织中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对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助孕胶囊对多囊卵巢(PCO)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卵巢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造模法制备PC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O模型组、PCO模型组+助孕胶囊组(中药组)、PCO模型组+克罗米酚组(西药组),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光镜观察卵巢、卵泡发育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LIF的表达水平。结果助孕胶囊可使PCO大鼠的颗粒细胞层增厚,卵泡膜细胞层变薄,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明显下降,E2、FSH水平上升,并上调卵巢组织LIF的表达(P〈0.05)。结论助孕胶囊能够降低PCO大鼠血清中T、LH水平,升高E2、FSR水平,上调卵巢组织LIF的表达,从而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Histostain—Plus)法对30例无排卵功血患者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中bFGF、VEGF含量的测定。结果:无排卵功血患者无论其子宫内膜呈单纯增殖症或是复杂性增生改变,其子宫内膜bFGF、VEGF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1),经中药治疗后,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减少,导致血管生成障碍,可能是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生机制之一。补肾活血中药增强子宫内膜bFGF、VEGF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可能是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养精颗粒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动情周期正常的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补肾养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简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干预结束后,计算卵巢性腺指数;ELISA检测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卵巢组织HIF-1α、VEGF、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卵巢性腺指数显著下降(P<0.05),闭锁卵泡数量明显增加;血清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FSH、LH、R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卵巢组织VEGF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HIF-1α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将CBA/J雌鼠与DBA/2J雄鼠2∶1合笼饲养建立RSA模型,同时将CBA/J雌鼠与BALB/c雄鼠合笼饲养建立正常妊娠作为正常组,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妊娠第1日起,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方灌胃,西药组予地屈孕酮溶液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13 d。计算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HE染色观察蜕膜及迷路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蜕膜组织透明质酸合成酶(HAS)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蜕膜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检测血清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升高(P<0.001),蜕膜细胞碎裂,血管数量减少,迷路滋养层细胞增生肥大,胞浆广泛空泡化,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蜕膜组织HAS-1、HAS-2、HAS-3 mRNA表达和VEGF、V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动态观察模型大鼠肾功能、肾组织中HGFmRNA的表达变化及补肾活血方对其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UUO术后3、7、14、21、28d观察造模大鼠血肌酐、尿素氮的动态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造模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变化及补肾活血方对其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呈进行性增高,P〈0.05或P〈0.01;HGFmRNA表达于UUO术后第3天开始增加,于第14天达高峰,P〈0.05或P〈0.01,随后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渐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功能改善,P〈0.05或P〈0.01;各时间点HGFmRNA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功能;可以提高肾组织中HGFmRNA的表达,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淋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大鼠模型Caspase-3基因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保列治组、补肾活血通淋方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余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睾丸后连续注射丙酸睾丸酮30 天的方法建立模型。在造模的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0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Caspase-3蛋白阳性平均灰度值,采用RTPCR法测定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aspase-3蛋白阳性平均灰度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补肾活血通淋方高剂量组高于保列治组和补肾活血通淋方低剂量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淋方可以上调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模型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不同质量分数的补肾活血方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轴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对KOA大鼠模型骨重建及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依托考昔片组,补肾活血方中药小、中、大剂量组6组,每组8只。采用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法制备KOA大鼠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依托考昔片组给予依托考昔3.125μg/g混悬液灌胃,补肾活血方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0.52,1.04,2.08 g/kg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1d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对KOA模型鼠进行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组织学分级评分(Mankin′s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检测关节软骨内MMP-3、MMP-13、OPG、RANKL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KOA造模后大鼠膝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各治疗组药物治疗后,评分有所下降(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MMP-3、MMP-13及RANKL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而OPG mRNA有所下降(P0.05);经依托考昔及中药治疗后,MMP-3、MMP-13及RANKL的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大剂量组与依托考昔片组相近;经依托考昔及中、大剂量补肾活血方治疗后,OPG mRNA表达有所上升(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提高模型鼠膝关节软骨内OPG的mRNA表达,降低MMP-3、MMP-13和RANKL的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通过调节关节腔内的骨代谢平衡来改善关节软骨损伤、延缓骨关节炎病情进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