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88-91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救治的静脉溶栓AIS 患者78 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由家属护送入院接受静脉溶栓的AIS 患者84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卒中急救时间[发病至溶栓时间(ON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DTI)、入院至获得检验结果时间(DTE)和DNT≤60 min 比例]、临床疗效及预后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NT、DNT、DTI 均短于对照组,DNT≤60 min 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E 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率为14.1%,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可有效缩短AIS 患者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化救治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150例AIS患者,将2020年7月1日应用数字化救治平台前收治的70例AIS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数字化救治平台后收治的80例AIS患者作为干预组。干预组通过数字化救治平台后台导出救治过程中的数据,对照组使用院内自制救治流程记录表进行手工记录,比较两组IVT流程中各环节所需时间和救治效果。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到院至CT时间(door-to-imaging time,DIT)和到院至IVT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AIS患者通过数字化救治平台可提高IVT的时效性,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起病形式、发病特点(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语言改变)评估患者是否具有阳性体征、起病时间前循环小于4.5小时、后循环小于6小时,怀疑或证实为AIS,立即进入绿色通道。观察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数量、溶栓患者数量的变化、溶栓后患者症状改善率(NIHSS评分)、DNT时间、死亡率、出血率等。结果:急诊科协助入院绿色通道患者显著增加,2012年20例,2013年30例,2014年50例。溶栓人数2012年4例(20.00%),2013年7例(23.33%),2014年30例(60.00%)。2012年、2013年、2014年DNT平均时间分别为89.4±1.2min、73.3±2.2min、58.2±2.7min。2012~2014年溶栓治疗患者共4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由绿色通道就诊,溶栓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模式CT指导下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多模式CT指导下行静脉溶栓治疗,记录、比较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BI值。结果:本组患者有21例(50.0%)的责任血管完全再通。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I值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BI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有2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多模式CT指导下行静脉溶栓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为溶栓治疗提供良好指导,有效缓解病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司文兰 《甘肃医药》2022,41(3):281-282,288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对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I,时内或6小时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应用于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NIHSS评分为(6.15±0.63)分,低于对照组的(13.29±1.76)分,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吕梁市人民院神经内科的80例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多学科团队干预组各40例,对比2组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结果 2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多学科团队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2组NIHSS评分较治...  相似文献   

9.
赵桂林 《中外医疗》2010,29(9):110-110,1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53.23%;治疗组患者,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0.95%;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χ2值为10.9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否则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最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是有选择地进行溶栓治疗.tPA是唯一经FDA批准用于临床的溶栓药.自欧、美两个大型试验[1,2]证明该药治疗AIS有效以来,tPA治疗AIS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又有了较大进展.笔者复习近年有关文献,综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PA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团队工作模式的应用对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12月佛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应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流程模式,研究组应用团队工作模式,对比两种不同模式对患者就诊至报告出具、就诊至...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联星 《广西医学》2003,25(3):403-406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一是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 ,二是保护缺血脑组织 ,减轻 (或避免 )各种继发性损害。为了获得理想的疗效 ,必须设法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 ,消除血栓 ,使闭塞的血管早期再通 ,及时恢复供血。因此 ,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最佳方案〔1〕,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溶栓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许多大样本研究的结果不完全相同。因此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诸如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药选择及给药途径等方面尚存在争议。现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开展品管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过长的原因,确定重点改善环节,制定并实施对策。选取我院2016年3~4月实行品管圈前的15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5~8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32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溶栓病例的DNT,比较并优化急诊、化验、沟通三个关键环节多耗时。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DNT平均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过110 min的病例5例,观察组超过110 min的病例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处置、血标本化验和沟通签字三项平均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规范脑卒中急诊救治流程,缩短急性缺血性患者DNT。  相似文献   

14.
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72h内早期溶栓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起病3h内给尿激酶50万u静滴,20min滴完,起病3-6h用尿激酶100-150万u静滴,30min滴完。对照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针剂5000u皮下注射,第1天2次,以后每天1次,共用7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痊愈62.5%,与对照组基本痊愈23%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起病6h内给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多模式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静脉溶栓治疗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70例AC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CRP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血管再通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74.2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在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ACIS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和评价24 h和3个月时的预后,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病时的临床特征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未早期好转者相比,早期好转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较小[(62±13)岁vs(65±11)岁]、病情较轻(NIHSS,8±4 vs 15±6)、较少合并心房纤颤(18%vs 32%)和溶栓后出血(9%vs 33%),而且溶栓后3个月时较易得到良好预后(85%vs 24%)。早期恶化组的短暂性缺血性发作(18%vs 3%)、心房纤颤(45%vs 24%)、溶栓后出血(50%vs 1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早期恶化组,3个月时得到良好预后的比例明显低于非早期恶化组(14%vs 55%)。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95%CI:0.413,0.254~0.762)、NIHSS评分〉15分(OR,95%CI:0.156,0.081~0.469)、合并出血(OR,95%CI:0.246,0.117~0.846)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难得到早期好转。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R,95%CI:8.432,1.377~48.064)和出血(OR,95%CI:4.384,1.174~11.592)的患者发生早期恶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年龄〉70岁、NIHSS〉15分和合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宜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后要密切观察,防止和控制溶栓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发病时间<4.5h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其中溶栓组33例,未溶栓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24h,30d和90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终点30d和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  相似文献   

20.
苏敏 《中外医疗》2010,29(36):6-7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行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溶栓组31例,对照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C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3d、7d及14d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于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结果溶栓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Rt-PA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3h)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