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2009年6月48例AMI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 IRA共48支.置入支架54枚.置入支架后所有IRA残余狭窄<30%,48例术后均达到TIMI血流3级.所有病例术中无冠状动脉穿孔破裂,置入支架后无急性再闭塞、无需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降低死亡率,治疗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振香  李晔 《当代医学》2010,16(17):266-267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PCI)术前及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巴米尔对凝血功能和术后1年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方法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43例,术前均服用氯比格雷300mg与巴米尔300mg,术后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和巴米尔100mg/d共12个月。观察患者服药期间出血(轻微出血、严重出血)及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例患者因自行停用药物发生再梗猝死,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牙龈出血,142例患者经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急性心梗PCI术前及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及巴米尔可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9例接受PCI治疗并于PCI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18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71例(无再狭窄组),测定入选患者PCI术前和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并分析其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再狭窄组患者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较无再狭窄组高(P<0.01),且术后PAPP-A,hs-CRP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后期内径丢失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PCI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6年,再发劳累后胸闷、胸痛2周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患者6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于右冠状动脉(RCA)植入2枚金属裸支架,术后3个月因支架内再狭窄,于RCA再次植入4枚药物涂层支架.此后患者一般活动下无明显胸闷、胸痛.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无糖尿病和吸烟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性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功进行DES植入术患者2734例和BMS植入患者216例术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其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或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病死率,分析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年时DES组ISR发生率均低于BMS组(9.58%vs 18.98%,18.32%vs 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CABG或再次PCI治疗率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1年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支架直径≤3 mm、吸烟和年龄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中,DES的远期疗效优于BMS,但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球囊扩张后在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降低PTCA术后的再狭窄,并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用于PTCA的急性血管夹层闭塞.我院自2008年4月~2009年7月,共为43例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中置入了79支不同类型的血管支架,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原因。方法分析4例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血栓形成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急性血栓1例,亚急性血栓1例,迟发晚期血栓2例。4例均再次行PCI术,再通血管,症状消失。其发生与多重危险因素、复杂病变、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有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再次PCI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33例急诊PCI成功,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94.29%,平均住院12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无心绞痛及死亡病例,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对于胸痛12~24小时,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后1年、头昏1个月于2008年7月15日入院.2007年8月因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不规则狭窄(狭窄程度约为75%~80%)、左颈动脉窦部斑块伴管腔狭窄(狭窄程度约为50%~60%)于本科行左颈动脉窦及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残余狭窄为20%~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检查,并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接受PCI治疗的38例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时行MSCT冠状动脉检查及CAG检查。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冠心病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MSCT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6.30%、97.23%、90.00%、96.09%、94.78%,MSCT评估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为80.00%、94.73%、88.89%、90.00%、89.65%;MSCT与CAG在冠脉狭窄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MSCT能较好的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也可对冠脉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情况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可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冠脉PCI术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替罗非班对支架内急性血栓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在急诊PCI时冠状动脉内有急性血栓的DM患者,分为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组(18例),对照组为术中未应用替罗非班组(5例),比较两组用药20 min后冠状动脉造影情况,随访术后即刻及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后造影示,梗死血管TIMI 1~2级3例,对照组8例(P=0.026),术后1个月替罗非班治疗组心血管事件3例,对照组8例(P=0.026)。结论:DM患者急诊PCI时急性冠状动脉内血栓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迅速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术后即刻冠状动脉狭窄率及术后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与穿刺相关并发症及脑出血等其他并发症,能明显减少DM患者急诊PCI后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进行了一侧颈动脉闭塞病变再通术;1例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行了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动脉闭塞,对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时置入支架的时机.方法入选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时,有28例在球囊扩张后未置入支架,23例于两周后复查冠脉造影观察梗死相关动脉是否需要置入支架.结果本组病例约15.6%的患者不需要置入支架.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时应采用必要性支架置入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脉内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及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心脏收缩时血管狭窄75%~95%,病变长度为10~22mm。8例并发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5例为心肌桥以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1例为单纯心肌桥。)行吉威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及部分患者心肌桥处。结果:术中即刻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闭塞处及置入支架的心肌桥压缩影像消失,血流恢复,TIMI3级,管腔无残余狭窄。随访3~18个月有3例再发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有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支架置入治疗,但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病例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架血管技术治疗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置入支架,术中12例进行球囊预扩张、15例均应用脑保护装置.结果 15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13例(10~18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明显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一直是困扰医师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可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不稳定心绞痛等。本文报道1例PCI术后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通过此例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行PCI手术的冠心病合并T2DM老年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PCI术后支架内未狭窄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未狭窄组,将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再狭窄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再狭窄组中吸烟、支架直径≤3.0 mm的例数占比高于未狭窄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支架直径≤3.0 mm、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是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与吸烟、支架直径、空腹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故临床上针对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有吸烟史、PCI术中应用支架直径≤3.0 mm的患者时,应提高重视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置入国产紫杉醇涂层冠脉支架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81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9.73)岁,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置入国产紫杉醇涂层冠脉支架.结果 共置入支架123枚,79例术后即刻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成功率97.5%,1例左主干远端闭塞患者术后死亡.结论 国产支架用于AMI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