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吴鞠通医案》中吐血案的整理与分析,着重从病机,脉诊,治疗用药,饮食、情志调摄等方面探讨吴鞠通治疗吐血的特色,从而为临床诊治吐血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瑭,字佩珩,号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江苏淮阴人。吴氏少习儒学,后因父、侄病亡而发奋学医,专事方术,终成一代医学巨匠。其著作主要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其中《温病条辨·解儿难》在小儿生理、病理方面及诊断、治疗、调护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温病治法对新发传染病有辨证论治、保护脏器、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解除病原体毒素、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治疗上的优势.同时准确的辨证和施治又是提高温病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完善了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扩大了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范围,创制了辛苦寒、辛苦温、辛苦热、辛苦淡法治疗脾胃疾病的方剂,发展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感温病”首倡者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汪机为“新感温病”的首倡者。而在汪机《伤寒选录》中并没有发现支持这些论断的充分依据,书中既没有直接提出“新感温病”的名称,也没有明显突出这一学说的陈述。经查得知,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对汪机《伤寒选录》原文的错误引述,是将“新感温病”首倡者误判为汪机的根源,多数学者沿袭其说,竟致以讹传讹。其实早在南宋时期,郭雍即已提出“新感温病”说,汪机是“新感温病”首倡者的说法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6.
《眼科阐微》系清代著名眼科医家马云从撰写的一部中医眼科专著,全书共分4卷。该书阐幽发微,论理透彻。治法与方药多切合实用,较之以往的眼科著作均有突破,非一般眼科医籍互相抄袭所能比。本文就其主要学术特色,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温病条辨》苦辛配伍法为治疗湿热类温病确立了一大法则。邪在上焦,以轻苦微辛法清泻热邪、轻开肺气,以三仁汤、银翘马勃散、宣痹汤治之。邪在中焦,多用苦辛寒法泻热燥湿、调畅气机,以黄芩滑石汤治之;苦辛温法燥湿温中、宣开中焦,加减正气散、加减小柴胡汤治之;苦辛通法通络开窍、清热利湿,以宣痹汤、新制橘皮竹茹汤治之;苦辛淡法清热宣气、淡渗利湿。邪在下焦,多用苦辛淡法宣湿清热、淡渗利湿,以宣清导浊汤、茵陈白芷汤治之;苦辛温法温阳散寒、下气除满,以术附汤、温脾汤治之;苦辛寒法辛开苦降、调气行血,以加减泻心汤治之。湿热在上、中焦多用轻苦微辛法,湿热在中、下焦或弥漫三焦均可用苦辛淡法分消上下,以杏仁石膏汤治之。  相似文献   

8.
神昏指昏迷、澹妄、昏蒙等意识异常的表现,是温病常见的急危重证之一。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关于神昏的论述甚详,至今不失为辨治的规范,对指导临床有一定的价值,兹略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一书探讨了叶氏治疗胃病的特色,认为该书中主要体现出其注重疏肝理气、安胃止痛;化痰涤浊、活血祛淤、斡旋气机。苦辛泄降;温中补阳、通补为用以上四法治疗胃病,并对其常用方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温吴氏《瘟疫论》中"邪留血分,解以发斑"之治则,通过对古今医家对"血分发斑"认识的解读,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邪留血分,解以发斑"有两层含义:①斑疹向外透发,邪气有外达之机;②通过对已露斑疹的辨别,可以测知邪气外透的程度、轻重深浅以及邪正盛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以图邪解病愈。"发斑"之法,固然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而其关键在于宣通气机。  相似文献   

11.
章静  涂楚云  纪任 《安徽医学》2012,33(4):494-49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的护理要点,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68例患者治愈63例,死亡5例(均死于多脏器衰竭),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对老年ACST患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胆道疾病本身的护理外,对其并存病采取有针对性的细致护理措施,是老年ACST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24 h相比,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患者生存率为62.5%(75/120),合并重症肺炎、急性肾损伤、消化出血等多器官损伤者死亡风险更大.结论采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天士著《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治法特点。方法:列举三个方面,一是首分胃阴虚/胃阳虚而治,达胃气和顺之效;二是治肝安胃,以肝郁犯胃,肝气犯胃,肝浊犯胃所致疼痛;三是久病入络,根据病因不同,分别治之。对久瘀病深者,用虫类搜剔。结果:叶氏治胃脘痛,机圆法活,辨证准确,用药精巧,效若桴鼓,为后人所推崇。结论:叶氏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多有独创,辨证论治,立法处方条理井然,实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A组,39例)和肠外营养组(B组,39例),在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糖(GLU)、血电解质浓度,肝、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Alb)等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并判断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lb明显增高,ALT和GLU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79.49%(31/39),而B组的有效率为51.82%(20/39),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轻营养底物不足,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情况的出现,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救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敏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3):242-243
《松峰说疫》为清代医家刘奎代表作之一,此书上承《内经》运气学说,下宗吴又可《温疫论》等疫病名著,不仅论温疫,且论杂疫与寒疫。在治法上有其鲜明特色,本文通过对《松峰说疫》中治疗方法的介绍,试探讨其治法渊源及特色。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ACST的特性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5年经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治愈5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9%。结论老年ACST患者器官功能衰退,术前合并症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加强围术期处理可提高治愈率,有条件时可选择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7.
老年咳喘,类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清气化痰丸来源于明代医家吴昆所著《医方考 .痰门》,由黄芩、瓜蒌仁、杏仁、胆南星、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组成。功能清气化痰、下气止咳。主治痰热阻肺证。笔者采用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老年急、慢性咳喘,疗效满意,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柴胡运用规律及特色。方法:采用自行研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柴胡的运用从症状、病机、方药等方面,采用频次计数法挖掘整理。结果:检索出相关医案49则,涉及症状有46种,主要为脾胃病证、肝胆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妇科病证等;病机总频次为74次,主要与脾胃病证有关和肝胆病证相关;与柴胡配伍的药物有80味,主要为当归、甘草、白芍药、人参、陈皮、白术、茯苓等。结论: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柴胡的特色是:柴胡可配伍芍药、当归、白术、茯苓等药物疏肝胆以调和肝脾;柴胡配升麻可升举下陷之清阳,具有升提中气之效,在案中用于便后下血,中气下陷坠肛而痛、久泻等证的治疗;柴胡可以通过疏肝解郁、补益中气而用于内伤发热的退热。并在《温热论》中在小柴胡汤和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创立和解凉血祛瘀、和解温里、和解行气等法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室证。  相似文献   

19.
《泊庐医案》是一部能充分反映汪逢春先生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医案类著作,该书收录汪逢春先生普通门诊方案之有效者141例。其所录医案疾病多样且病证复杂;处方详载药用部位、产地及炮制要求,胶囊、中成药及鲜药使用次数颇多;暑湿温病的治疗亦颇有章法,辨证讲求舌色脉症互参,所用药物多为轻香宣解的轻灵之品;治病注重既病防变及病后调养。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大型听神经瘤的微侵袭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型听神经瘤的特点、围手术期处理与微侵袭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2例老年患者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采用显微微创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监测与治疗,术后结合放射治疗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总结其预后。结果:12例老年患者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时间最短3 h,最长5.2 h,平均手术时间4.1 h。肿瘤全切3例中面神经保留2例;近全切除8例和大部切除1例中,面神经全部得以保留。术后死亡1例(肿瘤全切患者)。8例患者进行了γ刀补充治疗。11例患者得到1.5年以上随访,肿瘤控制率为100%。结论:对于老年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治疗应采用微创理念,强调保留术前神经功能,保证生存质量,不应以牺牲神经功能为代价强调全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