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海岛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超声造影前后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海岛地区IDC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32例乳腺病灶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二维图像特征、能量多普勒血流形态及造影增强特点,同时应用ACQ分析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32例超声造影病灶中无造影剂信号进入的7例,其余25例病灶造影剂的明显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比周围组织早,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较周围正常组织高。结论超声可成为诊断海岛地区IDC的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结合超声造影可提高超声对ID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常规超声(CUS)、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TIQ)、声辐射力成像(VTI)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参数在术前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的乳腺癌患者,共91例患者94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US、VTIQ、VTI、CEUS检查,术后完善病理结果。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为Alder血流分级、增强速度、最大剪切波速度(SWVmax),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95%CI:0.568~0.795)、0.643(95%CI:0.520~0.754)、0.681(95%CI:0.559~0.788)。基于以上三个超声特征参数建立预测模型方程Y=-6.903+2.100×Alder血流分级+1.790×增强速度+0.423×SWVmax,该预测模型AUC为0.814(95%CI:0.703~0.897),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78.05%。一致性检验(Kappa=0.625,P=0.002),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检验中高度一致。结论:CUS、VTIQ联合CEUS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各特征性影像表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2018-01至2019-12两年内收治的 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影像特征、体检自检发现率以及淋巴结转移与病变大小、位置的相关性。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91.11%)、边界不清楚(64.44%)、血流信号(44.44%)、微钙化(37.78%)、纵横比>1(17.78%)、后方回声衰减(15.56%)超声诊断指标,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具有相关性;(2)与其他三个象限相比较,内上象限浸润性导管癌更容易被患者自检发现,占自检发现病例的34.93%;(3)内上象限及外上象限的浸润性导管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内上:25.53%,内下:0.00%,外上:64.70%,外下:11.76%);(4)对<3 cm的浸润性导管癌,其大小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没有相关性。结论 超声表现以形态不规则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发生率最高,且在早期病变中即表现出来;乳腺病变的自检检出率、乳腺癌淋巴转移率均与乳腺病变的大小和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MRI测量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大小,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术后病理确诊为IDC的42例病人的MRI资料,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0~71岁,平均(51.68±10.24)岁。用MRI测量肿瘤病灶的大小,具体参数包括肿瘤长径、短径、长短径比率和最大截面面积,通过手术标本检测肿瘤MVD,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肿瘤大小和MVD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肿瘤大小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组织学Ⅲ级IDC肿瘤长短径比高于组织学Ⅰ~Ⅱ级(P<0.05),肿瘤长径、短径、最大截面面积及MVD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学Ⅰ~Ⅱ级肿瘤长径、短径及最大截面面积分别与MVD呈正相关(分别为r=0.440,P=0.008;r=0.572,P<0.001;r=0.579,P<0.001),其中肿瘤最大截面面积与MVD间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而肿瘤长短径比与MVD无相关性(r=0.023,P=0.896)。组织学Ⅲ级IDC肿瘤的最大截面面积、肿瘤长径、长短径比、短径与MVD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809,P=0.002;r=-0.783,P=0.003;r=-0.694,P=0.012;r=-0.596,P=0.041),其中最大截面面积与MVD的负相关关系最明显。结论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时,IDC大小与MVD相关性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IDC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时血管生成和肿瘤增殖活性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误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且病理证实为IDC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对患者进行分组,超声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C类及以上类别视为结果一致者,设为A组(n=108);超声诊断BI-RADS 4A类及以下类别视为结果不一致者,设为B组(n=17)。比较两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在年龄分布、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边界、形态、高回声晕环、微钙化、血供情况及可疑淋巴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块超声声像图缺乏恶性特征是IDC误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50岁.发现乳腺肿块20余天.查体: 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3.5cm ×3.0cm的肿物,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尚可,压痛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2.5cm ×2.0cm的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及皮肤无凹陷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照乳腺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比较研究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 研究组为我院病理确诊为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41例,对照参考组为病理确诊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常规及超声影像特征比较,我们发现乳腺硬化性腺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Alder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灶表现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乳腺肿块建议二维超声与CDFI结合诊断,其中Alder分级及部分超声影像学指标在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造影形态学增强模式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该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7个浸润性导管癌中,造影增强显示病灶形态不规则49个(73%),边界不清51个(76%),周边穿入或扭曲血管50个(75%),内部对比剂分布不均匀58个(87%),其中可见局灶性充盈缺损21个(31%).超声造影增强前、后病灶的平均大小分别为(23.3±9.9)mm、(26.1±9.5)mm,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P<0.01).对比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1.9±4.5)e、(20.1±4.6)s、4.9±2.8.本组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为82%(55/67),低于常规超声的诊断率91%(61/6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大多具有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但部分呈低增强模式而易导致误诊,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未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从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等方面进行诊断。结果: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12例T1WI等信号,48例低信号;15例T2WI等信号,45例高信号;57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30例呈边缘环状强化,15例呈分支状强化,9例呈均匀强化,6例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33例,Ⅲ型21例。54例早期增强率〉80%,6例〈80%但〉60%。结论:依据MR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增强率可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术前X线摄影、超声、MRI表现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结果:乳腺X线摄影阳性率为90.0%,准确度53.3%;超声检查阳性率为50.0%,准确度13.3%;MRI检查阳性率为100%,准确度93.3%。3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阳性率为100%,准确度为96.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超声及MRI表现各有特征性,联合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包括病灶边缘、强化方式、T2WI信号、TIC类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包括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中,病灶边缘、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状、强化方式、T_(2)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中,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肿块型IDP与IDC的MRI表现有重叠,病灶的边缘、TIC类型、ADC值、峰值信号强度以及TIC曲线达峰时间、斜率、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对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特点,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模式,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间的相关性。结果 (1)30例患者中,29例病灶出现强化,强化病灶直径3~57 mm(平均25.20 mm,中位数23 mm);1例未出现强化。(2)29例强化病灶中,非肿块样强化20例(段样强化12例,其内部均表现为成簇小囊状或轨道样强化;导管样强化3例;线样强化2例;区域样强化1例;多中心性强化2例),肿块6例,小点状强化(直径<5 mm)3例。(3)动态增强模式:曲线类型包括Ⅰ型曲线8例(包含未强化灶)、Ⅱ型曲线15例、Ⅲ型曲线7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8例(包含未强化灶),早期中度强化7例,早期快速强化15例。(4)动态增强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0.017、0.02;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无相关性(P=0.324)。结论乳腺DCIS的MRI形态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动态增强模式,可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及患者预后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分析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乳腺癌手术前诊断水平。方法:23例住院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回顾分析其乳腺钼靶X线表现,结合其病理学基础与生物学特性,总结其相关规律,发现提高钼靶X线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的方法。结果:23例浸润性导管癌中,钼靶X线表现:约70%为边缘模糊肿块。而同时出现2—5个恶性征象者有20例,占87%。结论:乳腺钼靶X线成像是目前诊断乳腺癌有效的手段。结合临床体查,特别是触诊,同时,熟悉及掌握各种乳腺癌钼靶X线的直接与间接征象,对提高乳腺癌术前正确诊断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8例GLM与89例IDC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GLM组病灶的边缘毛刺或蟹足征、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的检出率低于I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液性无回声和周边高回声晕的检出率高于I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在伴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血流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M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伴液性无回声及周边高回声晕的超声检查征象与IDC有所不同。故超声检查对GLM和IDC的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面积比法与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对68例女性患者76个经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4类的乳腺肿块行VTI与VTQ检测,获得肿块VTI弹性图、肿块内部VTQ值,计算病灶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VTI面积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找出VTI面积比和VTQ值诊断乳腺BI-RADS 4类恶性肿块的截断值。结果:BI-RADS4类乳腺恶性肿块的VTI面积比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VTI面积比1.56为截断值,诊断BI-RADS 4类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90.2%;肿块内部VTQ值的截断值为3.75 m/s,敏感度为77.1%,特异度为87.8%。2种诊断方法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1,P> 0.05)。结论:VTI面积比法与VTQ技术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trA2/Omi与L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普外科乳腺病区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3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DC患者的病理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trA2/Omi与Livin在63例IDC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HtrA2/Omi与Livin在ID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A2/Omi的表达与肿瘤脉管侵犯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TNM)、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分子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ER、PR、C-erbB-2、Ki-67、分子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DC组织中HtrA2/Omi与Livin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IDC患者中,HtrA2/Omi及Livin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Livin可能与IDC细胞增殖相关,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miR-146a表达的差异,评价其的价值.方法:qRT-PCR检测50例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与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分析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与癌旁正常组织miR-146a表达差异,探讨癌组织miR-146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miR-146a在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常规超声征像的差异。方法 收集因乳腺肿物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疗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超声典型征像及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分型及病理组织学分级间的超声征像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1)五组分子分型病灶的超声征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三阴型多表现为肿物回声均匀(47.2%,17/36),病灶后方回声增强(58.3%,21/36);少表现为回声衰减(5.6%,2/36),微钙化(27.8%,10/36)等。HER-2阳性(HR阳性)多表现为微钙化(77.8%,35/45)伴病灶后方回声衰减(48.9%,22/45)。Luminal A型多表现乏血供(62.2%,46/74)。(2)不同组织学分级病灶的超声征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分化组病灶多表现为边缘毛刺征(70.0%,133/190),高回声晕(60.5%,115/190),病灶后方回声衰减(42.1%,80/190);低分化组病灶超声征像多表现为富血供(84.3%,43/5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分布及肿块后方回声特点是超声影像学辨别低分化组IDC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辨别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程度,为乳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采用3.0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病灶的MRI信号强度、形态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17例1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表现为肿块型,T_1WI呈低信号影(8/17)或等信号影(9/17),T_2WI呈高信号影(14/17)或等信号影(3/17).形态学表现:病灶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占82.4%(14/17);病灶边界不清楚(12/17)、边缘不光滑(15/17),其中毛刺征或星芒征7例.病灶增强后多表现为不均匀性显著强化(10/17)或环形强化(5/17);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上有82.4%(14/17)的病灶周围可见血管纠集征.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所有病例早期强化率均>90%;88.2%(15/17)的病灶强化峰值<3 min;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Ⅱ、Ⅲ型为主,Ⅱ型35.3%(6/17),Ⅲ型58.8%(10/1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